護漁?減碳?就該保護珊瑚生態!
釣魚台撞沈事件引發國際爭議,台灣漁權的弱勢成為焦點,漁民的生計也引起比往常多的關注,而攸關漁業永續與否的珊瑚生態,卻也幾乎在同時被欠缺規劃的政策改變敲上喪鐘!我們一邊嚷著維護海上漁權,一邊卻毀了漁場的健康,如此護漁,能真的維護漁業的發展嗎?!
農委會上月底開放了九十六艘珊瑚漁船就地合法,且未對漁具、漁法有任何規範,更沒有對珊瑚的株徑大小以及總採捕量有任何限制或規劃,也就是一旦開放完全放任,沒有規則,沒有監測管控回饋修正機制,更無從預防或彌補因此帶來的後遺症。這完全與今年國際珊瑚礁年的保護潮流背道而馳。對於不斷在倡議節能減碳、造林抗暖的台灣,更是個天大的諷刺。
地球暖化所引發的海平面上升、極端氣候的天災、糧荒水荒、以及健康威脅等問題,已經成了全球政府戰戰兢兢必須與時間競賽的最大難題。海洋是地球吸存碳,減少溫室氣體的最大碳匯(carbon sink),珊瑚本身以及其所維繫的龐大微型生物群的外骨骼,是海洋中固定碳的密度最高的一環。偏偏海水溫度上升改變了海水酸鹼值與二氧化碳濃度,已經影響了珊瑚的生長與鈣化速度,甚至導致嚴重的白化問題。一旦珊瑚生態系瓦解,海中被固定的的碳大量釋放,將造成如同熱帶雨林毀滅的效應一樣,使溫室氣體的增加走向幾乎不可挽回的局面。
不只碳吸存的功能如同熱帶雨林,珊瑚礁所形成的豐饒生態系也是全球漁業維繫的基礎。據估計,珊瑚礁生態系的消失,將造成50萬種生物消失,海洋漁業將完全崩盤,許多攸關醫療研發與生產也將因物種消失而付諸闕如。珊瑚採捕漁業焦點放在深海域的珊瑚,我們對其生物多樣性的瞭解雖不比淺層珊瑚礁,但隨著深海採集技術的發達,屢屢有驚人的發現,其牽一髮動全身的效應絕對不容輕忽。
有人說,上等珊瑚比鑽石還貴,珊瑚加工產業帶動的產值不低,但珊瑚生長極為緩慢,長得最快的分枝珊瑚平均一年長7-10公分,其他更多的珊瑚一年長不到1公分,無節制破壞性的採補,將只是竭澤而漁!1990年代南方澳珊瑚王國急速凋零的殷鑑不遠。各國也因為珊瑚生長緩慢且難以恢復的特性,對珊瑚漁業都嚴加限制,同時有科學的監測以便進行總量調控,兼具穩定價格的功能。目前台灣慣行的沈石底拖網漁法,對海洋底床的破壞不小,早已被先進國家的珊瑚漁業淘汰,如此對海洋資源帶來的後遺症,減損的產值恐怕更多更無法彌補!
有人說,海洋生態很重要,漁民生計也不能不顧。正因為不能不顧漁民生計,所以更要保護珊瑚!想像海平面節節上升,卻無魚可補,許多平靜的海岸還失去環礁的保護,想發展浮潛或潛水的觀光產業卻如同海底墳場…,這樣划算嗎?
你希望僅存的珍貴的珊瑚生態,留在海中幫助我們減碳保命,維繫我們明天餐桌上還有魚可吃;還是只用來當作客廳供放的飾品,耳上掛的墜子?珊瑚保衛戰,又是一個M型社會的拉踞?!
這絕不是保育人士或專家的事!即使是政權轉移過程的失誤,也應該緊急擬定配套措施來彌補即將引發的浩劫!更多關心請看:
海洋碳匯功能減弱 全球暖化加速 http://www.coolloud.org.tw/node/2772
全球暖化下 台灣需要島嶼型的思維 http://e-info.org.tw/node/34062
禁採深海珊瑚 尊重珊瑚礁生存權 http://e-info.org.tw/node/34768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