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紀錄三冠王 資深記者何榮幸
【記者盧姮倩/嘉義報導】
記者經歷超過十五年的何榮幸,現任中國時報採訪中心主任,一九九四年投入媒體改革運動,曾任台灣新聞記者協會創會會長,也曾在2005年獲得三大新聞獎(吳舜文新聞獎、曾虛白新聞獎報紙評論獎、卓越新聞獎新聞採訪報導獎),是現代媒體界改革新推手。
「對我來說,過去十五年記者生涯的原點,是從很小的時候,母親鼓勵我寫出一篇篇作文,投稿到「王子」雜誌和國語日報開始。」何榮幸說。從小,何榮幸的母親常常帶著他到離家最近的圖書館借書,甚至坐很遠的公車到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大開眼界,進而養成何榮幸閱讀的習慣,也嘗試寫作及投稿。
大學畢業後的何榮幸,更在母親的支持之下,投身於記者行業,為的就是替弱勢發聲,報導社會真相。何榮幸表示,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自由時報,當時的自由時報還是個名不經傳的小報,遞名片給人的時候,對方甚至是連看都沒看就收進口袋,就因為他不是中國時報或聯合報的大記者,但是他仍不放棄自己的記者夢,反而更懂得督促自己,持續進步。何榮幸談到,擔任記者初期,主跑社會運動線,其中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目睹採訪車遭到襲擊,起火燃燒,還遭到鎮暴警察驅離。而何榮幸也在社會關懷這個區塊默默耕耘,陸陸續續撰寫了相關文章及專題,「記者讓我習慣觀察別人的人生,進而去深入了解。」 何榮幸說。
何榮幸談及目前的媒體環境。
圖片來源/張祐瑄提供
民國九十四年,何榮幸製作「休耕啟示錄──農地休耕政策的破敗與出路」專題,為農民發聲,此專題獲得卓越新聞獎新聞採訪報導。而此專題也讓他付出最多心血,完全不懂農業的他,多次請教學者專家,也和社運團體和主跑農業線的記者深入討論,甚至多次到農地與農民做深度訪談,何榮幸表示,《無米樂》這部紀錄片讓人們深受感動,但是《無米樂》尚有田可耕,目前的農民則面對著農地受到汙染、休耕,甚至廢耕,他認為,此專題只是一個起點,希望各界能將看完《無米樂》的感動,化為關懷農村的具體行動。
但是記者一職,卻讓對工作抱持熱忱的何榮幸常感到無力感,甚至出現職業倦怠,「台灣傳播的生態越來越惡劣,新聞工作者的專業尊嚴不斷下降。」何榮幸表示,在這樣的環境下,他曾試圖在體制外媒體改革運動尋找出路,像是參加媒體改造協會等,但記者能改變的程度有限,而對自己無法改變媒體界這項事實感到無奈,「這個時候,我就會寫寫部落格會是寫些評論的文章,至少,還是有人願意給予回應與支持。」他認為,人生最重要的不是獲得了什麼東西,而是自己的選擇有沒有意義。只要基本價值和信念依舊存在,最初的熱情就不會消失。
出版過《學運世代》、《五年級同學會》,及收錄四篇專題報導(其中三篇囊括2005年重要新聞獎獎項)的《媒體突圍》,何榮幸表示,將會有再出書的計畫,希望能出版有關運動的散文,對於自己的生涯規劃,他則是希望,能在當很久的記者。「儘管人生挑戰複雜多變、新聞工作更是載浮載沈,但我相信,對於人生目標與新聞理想,永遠可以回到最初的原點重新思考。」何榮幸說。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