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有」商「機」-關係消費者與生產者的驗證

文字-A A +A

【記者王耀億/嘉義報導】

  有機農產品千百種,消費者要怎樣選擇。消費者基金會於2007年三月抽樣檢驗出含有農藥殘留的假有機芭樂,不禁讓消費者擔心,花了比平常多好幾倍的錢買有機農產品,會不會成了冤大頭。

  為了避免這種類似的案例再發生,立法院於民國九十六年頒布「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此法規定,未經過四家有機驗證機構驗證過的農產品,不得以有機農產品的名義在市面上販售,此法也准許兩年的緩衝期,於民國九十八年開罰,這項法律的催生,改變了有機農產品驗證的環境。

層層的驗證過程

  在驗證過程中,驗證單位對於需要驗證的農地,會採土壤、水質、農作物做農藥殘留以及重金屬的檢驗。而對於驗證管理法頒布後制度的改變,在於驗證單位是否有對農民做相關的技術輔導。

  以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為例,在驗證管理法頒布之前,會輔導對有機轉型有興趣的農民相關的技術。而新法定制後,便將輔導取消,慈心有機農業劉偉仁說:「驗證就像裁判,輔導像教練,取消對農民的輔導,是怕會有教練兼裁判的嫌疑。」

驗證難處

  而由慣性農業轉型為有機農業,必須經過三年的轉型期才能正式稱為有機農業,三年內雖然使用與有機農業同樣的栽種方式與花費,但卻不能貼上有機標章。付出得不到同樣的回報,這三年轉型期,是有機農戶最難捱的一段日子,自家生產農產品已通過驗證的黃慶國說:「當初一起在同一個驗證單位驗證的農戶,現在已經有三分之二放棄有機這條路,可見有多辛苦。」劉偉仁表示,現在正在向農委會建議,農產品在這三年內可貼上「轉型期」的標章,雖然不能跟真正的有機標章相比,但至少可以與一般的慣性農業農產品區隔開來。

右邊為有機驗證單位的標章。

記者王耀億/攝影

  認證的費用不是每個小農都負擔的起,有機農作物的成本本來就比慣性農業要來的高很多,每次檢驗土壤水質,要自費四、五千塊,每年也必須花費一萬塊來做驗證,這些費用完全由農民自己負擔,沒有一定的耐力是撐不過去的。

  而農委會實施的有機標章OTAP,結合有機驗證與產銷履歷制度,兩項都有通過的農產品,才能貼上這個標章。劉偉仁表示,這個標章的精神在於農產品的各項資料是可回溯性的,而通過有機認證的農產品本來就有做資料上的紀錄,加上產銷履歷制度後,只是多出了將這些資料放在網路等公開空間的程序,消費者也不會有興趣去網路上檢查,這不但增加農民的負擔,也沒有什麼多出的效益,產銷履歷制度到底需不需要,還需要再評估。農民每天下田工作,還要處理工作日誌或學習如何使用網路。有機農官水楯說:「這幾個大家一起耕田的農夫,年齡加起來都不知道有幾百歲了,怎麼可能懂得如何填寫資料或使用網路,如果沒有農會裡的人幫忙是處理不來的。」農委會雖然推動有機標章保障有機農產品的品質,但規定的內容卻不一定適合每個有機農民的情況。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08.03.13

中正E報

加入時間: 2008.03.13
4,534則報導
2,203則影音
578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7:49

守護北門牡蠣 台南蚵新氣象

2024-06-17
瀏覽:
5,108
推:
44
回應:
0
9:08

特殊生入班 融合教育的挑戰

2024-06-17
瀏覽:
3,472
推:
2
回應:
0
6:01

融合傳統與創新 新港開臺媽祖會

2024-06-17
瀏覽:
2,259
推:
2
回應:
0
9:43

山豬吊禁用? 保育與文化的拉扯

2024-06-10
瀏覽:
10,950
推:
4
回應:
0
8:20

理髮旋轉燈 帶你進入美髮摩登

2024-06-10
瀏覽:
4,202
推:
1
回應:
0
10:00

歷史轉身 蔗田間的軌道記憶

2024-06-10
瀏覽:
4,149
推:
1
回應:
0
2:45

眠月線 沉睡於山林的秘境

2024-06-04
瀏覽:
8,028
推:
3
回應:
0
2:54

視障按摩師 超越偏見的自立之路

2024-06-03
瀏覽:
4,165
推:
0
回應:
0
2:21

走進社區大學 與在地緊密連結

2024-06-03
瀏覽:
4,184
推:
0
回應:
0
3:01

美麗建築成蚊子館 無人管理挑戰

2024-05-27
瀏覽:
5,759
推:
1
回應:
0

自然「有」商「機」-關係消費者與生產者的驗證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8,913篇報導,共12,903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8,913篇報導

12,903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