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後山水荒慌

2007/05/24 10:48
3,756次瀏覽 ・ 4次分享 ・ 2則留言
PeoPo推 4
檢舉

本集(5/24)討論的主題是「後山水荒慌」,當乾旱季節來臨時 ,大家都避免不了缺水之苦,尤其現在正是一期稻作的孕穗期,需要足夠的灌溉水,否則將會影響今年的收成,這樣缺水的狀況在後山花蓮特別明顯,花蓮今年受到暖冬現象,加上梅雨季不明顯,數月以來全區缺乏足夠的雨水量,當地的農民叫苦連天,因為從花蓮中區以南,包括玉里富里兩大稻米產區超過7200公頃的水田現在都面臨了缺乏水源灌溉的難題,許多田地不再覆蓋著清水,取而代之的是乾硬龜裂的土層,目前只能採用抽取地下水和截取溪流水來分區輪流灌溉的急救辦法,但如果老天仍然還是不下雨,他們,該怎麼辦?  

此一水荒問題,也讓花蓮當地的主要河川秀姑巒溪及其支流,面臨了河床乾涸、生態破壞的嚴重浩劫,就因為農田水利會採取了截斷溪流水供作農業灌溉之用的策略,以怪手築提引走所有的溪流水,讓河床滴水全無,許多原本在溪水中的魚兒來不及逃命,在乾裂的河床上受烈日曝曬變成一尾尾魚屍,這樣的操作手法不但改變河川溪流生態,也使當地溪流水族面臨生存威脅及棲地被破壞的問題,一旦生態的食物鍊遭到改變,對整體自然生態亦會產生不良影響,到最後問題還是會落在人類的身上。,無疑是上天給人類最好的禮物,水利萬物而不爭,但在沒有水的時候人們卻要開始爭奪它了,而對於水資源國家公共財,到底誰能優先使用? 是農業還是生態最迫切需要被供應?現行的水利法的規範又是如何 ?水利署副署長楊偉甫即在我們的節目中提到,台灣目前水利法仍是沿用民國23年國府來台前所制定之法,乃是以人為本、以農為先的用水思維,然而這是否符合現下的時空背景呢?有沒有值得反省和調整的空間呢?        面對枯水期,以及近年來氣候的異常對我們居住環境的改變,水資源的分配利用成了極具迫切性的課題,從東台灣的水荒事件延展到全台的應變乾旱對策,我們該如何來關心?如何來解決?在節目中我們均邀請到公部門相關單位經濟部水利署、長期關注自然生態的學者專家,還有,遠從花蓮富里而來的有機米產銷班農民,讓每個人都能藉由親身參與現身說法,透過充分的意見表達、討論與相互對話,帶領大家共同來關心和了解這樣的問題,而節目的精采討論內容,請您鎖定星期四晚上1017頻道的「村民大會」。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蘇菲 (未驗證) ・ 2007/05/25 13:27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蘇菲 (未驗證) ・ 2007/05/25 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