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父母心 濃厚嫁妝情
【記者曾建勳報導】跟著老阿嬤的步伐,緩緩走進三合院,昏暗的燈光下,滿佈蜘蛛絲的裁縫車擱在角落,陪伴她渡過七十年歲月的嫁妝品,對她來說,每一樣「寶貝」的背後,都蘊藏著許多回憶和道不盡的故事。
鞭炮聲震耳欲聾,媒人婆伴隨前導樂隊,後頭轎夫抬著花轎,一行人浩浩蕩蕩走在菁寮庄頭小路上,牛車上滿滿的嫁妝品,沿途更是吸引眾人目光。臺灣傳統婚嫁習俗中,女方家長必須替出嫁的女兒準備嫁妝,希望嫁出去的女兒爾後能夠衣食無虞。儘管身處農業社會物質缺乏、生活條件普遍不佳的年代,他們還是會盡力替女兒挑選結婚物件,籌辦豐富的嫁妝。
民國四十時代的北勢街,街道上擠滿了辦嫁妝的人潮,鄰近農民拉著牛車,來到這兒採購婚嫁用品,舉凡臉盆架、棉被、收音機,腳踏車,甚至木製衣櫥等大型傢俱,都是他們考慮採買的對象,但對於這些種類繁多且難以運用人力搬運的物品,平日賴以生活的牛車,無疑成為載運嫁妝的最佳幫手。
「台南人嫁女兒,嫁妝一牛車。」形容早期台南人婚嫁禮俗的排場一點也不為過,有錢人嫁女兒的嫁妝甚至到兩、三台牛車之多。女方家長為了做足「面子」,讓自家女兒能夠風光出嫁,就連嫁妝之一的腳踏車也是斤斤計較。從事八十年「自轉車」生意的黃協成回憶,曾經有人委託他的車行向日本進口一輛價值台幣兩千圓的「富士牌」腳踏車當嫁妝,如此高價位的消費,跟其它只要五十圓的腳踏車相比較,簡直就是腳踏車界中的「黑頭車」,可見他們對女兒婚事的重視。不過,買得起高檔嫁妝的人畢竟是少數,對於處在困苦年代的庄民來說,任何與生活相關的生財工具都可當作嫁妝。
早期菁寮盛行藺草編織,因此掄草用的工具-「石輪」也成了當地特有的嫁妝。二十歲從隔壁庄嫁到菁寮的阿嬤杜敏說道,年輕時即在家中從事草編工作,基於石輪的實用性,於是出嫁時就順便把它帶過去當作家庭副業,藉由平日空閒,幫忙軋藺草製作手提袋販賣,替夫家累積財富。
隨著生活用品與消費型態的改變,台南人嫁妝一牛車的畫面已不復見,比起以前繁多且複雜的嫁妝種類,現代已經簡化許多。基於保留菁寮地區嫁妝文化,成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張珩表示,規劃團隊初步構想有意搭配「嫁妝產業活化」計畫成立「嫁妝博物館」,未來甚至考慮擴大以「嫁妝聚落生活博物館」的形式呈現。
昔日菁寮婦女們賴以維生的石輪和不再轉動的裁縫車,這些見證歷史的文物早已功成身退,靜靜地躺在倉庫內。滿佈皺紋的雙手拿起抹布,老阿嬤杜敏毫無遺漏地輕拭每樣嫁妝上的灰塵,像是寶貝似呵護著。對於他們來說,嫁妝不再僅是無生命的物品,而是昇華成為對父母濃厚情感的寄託。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