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價值 (貼心芬蘭系列報導之三)080416

嵌入:
文字-A A +A

芬蘭照護機構的貼心做法

讓老人可以重新肯定自我價值的存在
 

 

    在芬蘭,一些失智失能很嚴重的老人還可以繼續作家事。這些老人突破生理衰退的事實,願意活下去,究竟是怎樣的照顧方式使他們有這樣的晚年呢?過去台灣照顧者一直認為北歐的 "照護比" 比台灣低,是帶來品質的關鍵。事實上,他們也有人力壓力,但採取更積極作為來應對!

     像廚房的工作,也許對年輕時沒做過的老人來說相當危險,但是對於熟悉廚房的人,除了危險較低,還有延續生活經驗...等等協助老人肯定自我價值的用意存在!人的關係相當被看重,以致到了一個地步,訪客分不清誰是照顧者,誰是被照顧者。

       如何分配資源來達成眾人最佳的效益,一直是政治所要面對的重要課題! 社福經費吃緊之後各國日托資源不足,芬蘭照護機構貼心的想法與做法,也許可以讓我們對於 "效益" 這個字眼,有跳脫生硬數字以外的其他想法。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系

活出價值 (貼心芬蘭系列報導之三)
原來讓我們跟身心障礙者直接對話的原因是如此阿,就像影片中的老年人一樣,其實只是行動不便而不是做不到,有很多事情他們自己可以達成,就不要搶著替他們做,一來可以增進他們的成就感預防心理疾病的產生、二來可以使人理資源達到最適當的分配。
就像那天視障的爺爺說導盲設施大部分都是商人在騙錢的,用非視障者的角度去做的設計多少都無法確實達到視障者的需求。影片中小小的地板設計,也是為了不讓老年人有所不適而改變的,我認為像之前那樣直接與首照顧者對話很重要。
其實影片中還提到入住人數的問題,和台灣只想賺錢而超收的情形不同,多少人住就是多少人住,居住品質是不能被犧牲的。我當時在思考設計住宅時,還一直想著如何達到居住人數最大化而不斷縮減設施的想法,顯然是大錯特錯!
只是設計很難達到像影片開頭的,連樓梯多寬這麼細的問題都能提出吧。所以作業是要真的把數值舉出來,還是提出可行的設計思維呢?

49812034

大家都會老,每個人都會希望自己的老年是有品質、有尊嚴的。而芬蘭的老人安養院,能夠提供的不只是高品質、舒適的環境,更按照每個老人的喜好、興趣,打造一個屬於他們的家。其實如果我們想要幫助他們,必須要站在他們的角度,要花很多心思、且不能嫌麻煩。很多小細節必須考慮到,所以要真正能體會他們的心聲,才能打造一個讓他們有歸屬感、舒適的環境。要營造歸屬感其實很簡單卻也很困難。若希望他們過得好、活的健康,就會反應在行為、態度上。他們的感受若被重視,自然就會活得很快樂。

YU-0216

就我過去所見,台灣的失智照護機構對於帶失智者做活動的情形有逐漸增加,但是對於讓失智老人可以實際執行日常生活事務,例如:影片中洗碗的事務,就似乎較少見。不過,確實若能讓失智與失能者持續進行他/她所熟悉且尚能執行的事情,是維持退化與保存剩餘能力的很好方式。

育英-嗶嗶

活出價值,肯定自我,從這部影片中看到每位老人臉上總是充滿著笑容,且互動性也很高,對於晚年生命的想法有所期待與盼望,在這老人公寓裡,不僅能夠有個安心的地方,運用老人的興趣來設計復健的項目,也讓長輩們在老人照護中心有個像家的感覺安心的住在這個家,即使生體衰退但若在晚年還能做自己想做的事,能讓自己有成就感,讓自己活的更有自信原來我還是可以做任何我想做的事!我們要多向芬蘭地護士學習,要對老人有興趣,護士的觀點會影響老年人的想法及生活的氣氛,若我們的想法是正向的那麼身邊週遭的人也會感受的到,也過的比較快樂,這部影片讓我看得如此感動,活出自我價值是人生不可少的東西。

育英-柔婷

要活出生命,也要活出價值,若生命沒有尊嚴與希望,那何嘗浪費了自己的一生與靈魂呢?而看完此影片,讓我學習到台灣與芬蘭長照機構的差別,在芬蘭儘管只是一個小小動作和安全方面,他們都會細心的去安排與檢驗,而他們的長照機構就像家,彷彿活在自己的家中,較無壓力,同時也可減輕自己負擔,把握時間,活在當下。這裡的護士要從心裡對老人有興趣,並且還要共同討論,這些話讓人感動,為之動容,在台灣很少聽到這層面之想法,我們可對芬蘭的護士多多學習與致敬,不但可讓自己開心,更可使老年人的心情變好,活在當下活出價值是相當重要的課題之一。

NKNU-18

看完這部影片,我覺得很感動。老人的生活需要照顧。每個國家的老人照顧制度都不一樣。我的國家對於老人沒有像芬蘭一樣好。
每個人都會老,聖經上面說如果審判日來了的時候,人就會越來越年輕。現在的生活雖然沒有辦法這樣。所以我們應該要注重老人的生活與需要。
我媽媽已經很老了,如果我的國家也有同樣的老人中心,那我就不用擔心了。起碼可以白天時候去認識朋友或是去運動。老人也要運動。因為老人的體力不好,所以更需要不一樣的特別的運動。
可惜我的國家對於老人沒有同樣的中心。
如果我有一天老了,我希望住在那樣的中心裡面。因為大家都一樣老,所以運動也不會奇怪。或是覺得自己很不好,都不行了。有一天我老了,我也要住在那樣的地方。我才不會覺得我好像不行了。
芬蘭是一個好地方。每個國家都要學他們。我的國家也要學他們比較好。

WUC TINA CHUNG

看完了整部十幾分鐘的介紹,芬蘭的社會福利機制真的做的很好,跟我們自己來比我們還真是差強人意許多。害我不禁想在年老時也居住到那樣的環境或是讓自己的父母也居住到那樣好的環境。
假設以台灣人的角度來做有關老人這樣一系列的專題報導,我會想要找還繼續學習的老人來做深度訪問。不管學什麼只要他的大腦還有在思考,只要他對自己的人生還有希望不認老,我都覺得這是一個值得敬佩的精神。假設他們活到60-70歲還會智慧型系列的東西那真的就是超神奇了!!!
其實藉著這種看到他們學習的精神也是要勉勵現在的小孩,不是只有剛好而已,剛好以後還要更好。雖然現在看中的是多元發展..讀書已不在這麼的重要,然而書本知識可以幫助他們學習思考深層問題。
其實老人跟小孩的節目是最難做的,因為在現在這個年紀,我們既不是老人也不是小孩我認為會很難去思考到一些很細膩的東西,也是會站在他們的角度去想但是總是會少了一點什麼。

海

  在芬蘭身為一個老人可以活得如此有尊嚴,甚至活出自己的價值,那對一個老人來說必定是非常大鼓勵。在芬蘭不論是環境設施,還是照護人的態度,真的都非常的親善。然而,之所以能支撐這麼龐大而貼心措施,是因為是芬蘭政府在課稅及罰款上採取依照收入比例制,如此一來在把這些錢用於需要的人上,因此藉由這樣的制度讓社會不至於M型化太過嚴重,並讓弱勢的人可以得到應有的幫助,這樣的社會制度與處事態度真好。

阿權

芬蘭這個國家把老人安養制度健全的呈現出來,有專門的機構,專業的人員,以及一顆顆溫暖的心,如何讓老人覺得窩心,是在場工作人員需要瞭解到的,而我們也很清楚的看到,他們,達到了這種標準。
有錢人跟窮人的分開罰款,所以闖紅燈大家的失落感是公平的,維持了真實的社會正義。

咳

有如此的貼心環境與設備,連樓梯、地板都為了每個住在安養中心的老人們設計或是改變設計,除此之外,重視居住於安養中心的老人們的需求,這樣的精神實在令人佩服。畢竟在台灣,老人安養中心不是環境糟糕、骯髒不然就是像高級的住宅大樓一樣,想要在台灣體驗芬蘭安養中心的貼心服務,大概只有透過灑錢才有辦法做到吧,我家附近有一個很高級的安養中心,環境也像影片中一樣,雖然設計上氣派美觀,但是是不是真的合適居住其中的老人們就不得而知了,不過我聽說要著在裡面,押金要兩百萬(不含月租金),對於平民老百姓而言,遙不可及阿。撇除這種高級安養所,部份社會上的安養中心對於老人照顧就得粗糙而不尊重人,曾經從新聞影片中看到社工粗魯的餵食老人,我總是會默默的覺得老人們很可憐,活到這麼一大把的年紀還被人家這樣對待......沒有家人的陪伴卻又因為失去行動能力被囚禁在安養中心中,沒有尊嚴的等死,真是太可悲了,儒家社會中尊重長者的精神到哪去了?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的口號是喊假的嗎?
在看到類似安養中心虐待老人之類的新聞時,我總在內心想:我千萬不要讓我爸媽晚年變成那樣,我老了也絕對不要成為那樣沒有尊嚴的人,與其沒有尊嚴不如直接上天堂還比較快等等等想法。
希望有朝一日,我們熱愛發放老人年金的政府,可以實際點的替社會上的老人們規劃舒適的晚年生活。

蘇珊

對於老人照護所設計的概念,及對老人照護的態度都很重要,影片中的老人社區對老人所做的安全防護,重視個人需求,滿足需求,使人們年老時仍然發揮所長,使其擁有願意活下去的價值意願.

薰衣草

常想到當我年老時我的殘留價值?甚麼?難道只有帶孫子?(如果要把孫子讓我帶的話)或看電視顧家?如何活出價值?影片中的老人社區除了重視設計的理念,對照護人員而言打從心裡對老人有興趣,使被照護者受到重視才是對老年人最大的"存在價值".

孟

在芬蘭即使是老人,也被看作是個有價值的人,他們仍然有許多事情可以做像是一些簡單的家事、畫畫、手工藝品等,所以不會被看成一個什麼事情都無法做的人,仍活得有尊嚴有價值,而我想會有這樣觀念是因為在芬蘭會注意到老人會做什麼,而不是不會做什麼,這就是他們看待一個人所採取的態度。還有影片中有提到一家芬蘭的照護中心,裡面有提到要營造家的感覺,還有他們會傾聽老人的想法需求,而不是選擇忽略,我覺得這些都很重要,相對於台灣,大部分都只注重生理上的照顧,往往都忽略了心理的照顧,也忽略了他們也是個有價值的人,這些老人並不是什麼都不會做,只能躺在床上的人,我想這是我們可以向芬蘭學習的地方。

小目目

看到這個影片就一直讓我想起住在老人安養院的外公。外公一直以來都需要洗腎,行動也不方便,有時也會因為嚴重的失意或幻聽講出不適當的話。每次去探望他,他就只能一直坐在門口等我們去看他......有時甚至天氣冷也沒穿保暖的衣服。好希望外公也住在像芬蘭那樣完善的養護機構裡!外公說不定可以找到或開發自己的興趣,得到更好的照顧,也不會這樣天天不開心,最後鬱鬱寡歡的過世了......

Ting

其實,很多時候,看到自己的祖父母或是老人中心的老人們,常常會想著60年後的自己會是什麼樣子?會過著怎麼樣的生活?會不會需要別人照顧?還能不能做想做的事?看到影片中的照顧中心,讓我老了以後也好想住進去。在台灣很多老人都很怕被自己的兒女送進安養院,最大的原因應該就是“歸屬感”吧!安養院裡再完善的設備,再健全的醫療體系,還是無法取代家裡的溫暖。而芬蘭的養護中心不僅擁有完善的設備,又存在著如家人般的情感。另外,老人們能在身體功能的退化下,完成很多事,對他們來說,是活著很大的動力。我想,在那兒,讓老人們產生了一個很樂觀的想法就是,就算老了,就算身體不行了,只要還有一口氣在,就還能體驗往後不同的每一天,活出生命的價值。

思宇

看到影片中老人機構裡的老人,是如此被重視,能做些自己喜歡的事情而不是只是躺在醫院裡慢慢地凋零,就覺得芬蘭人很厲害,能夠想出這樣的機構讓老人家活得有尊嚴、有意義。不只是處處替老人著想,連醫護人員本身也都會自省,怎樣對老人家的生活才會是好的,而不是只是想些事情讓老人打發時間,是真心地想要讓老人們活出自己的價值。如果台灣也能有像這樣類似托老所的機構,我想許多老人一定比住在醫院裡更快樂吧!
這不禁讓我想到年近九十的奶奶,奶奶也是失智老人,每次回去探望她,都不記得在她身邊的人是誰,只是像個小孩子一樣一直塞糖果到我手裡,笑得好天真好快樂;自從爺爺過世後,奶奶的生活只剩下看電視、打盹、吃藥、散步。偶爾回老家陪陪她,教她折小時候她教我們折的紙鶴,唱那些日文童謠,這時候的奶奶才會笑得好開心。如果台灣也能有像這樣的機構,或許能讓奶奶在平常我們無法在她身邊時,也可以做些有意義的事情,找到能讓奶奶喜歡做的事。
真希望奶奶每天都能夠露出那樣的笑容。

MINATO

我奶奶在我還沒生出來之前就開始有帕金森氏症
小時候還好,情況不算太嚴重,但是隨著我懂事他的病情也越嚴重
一些很簡單的事情他也漸漸做不到,想起身行走或者拿穩東西都不是簡單的事
他連折垃圾袋都很難完成,這一定令他覺得自己很沒用
一直到現在,他變的很少說話,幾乎就是默默的坐在那
我很希望我奶奶能夠找到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情去做,不要封閉自己
就像影片裡安排的活動,讓他們表達自己,還能享受人生
如果台灣也有這樣的機構,我會很希望我奶奶能進入並找到自己的價值

陳志豪

就台灣人而言,對於養護機構的第一印象不外乎就是老人家被護士和看護照顧,照顧者與被照顧者的角色其實很鮮明;但在影片中,芬蘭的照顧者與被照顧者的身分雖然大多同樣都是老人,但是他們對於彼此的處境很了解,所以會互相努力互相扶持。我想,就算是老人,他們也有選擇自己生活品味的權利以及擴充生命知識的機會,應該要試著盡量讓老人有自己的想法並且去做他們想要做的事,讓他們實現他們的尊嚴,從中得到歸屬感。另外,台灣的老人與安養機構之間,如何有效地做到互相幫助甚至是互相提升彼此的尊嚴與品質,也是我們應該去關注的焦點。

李芷涵

  影片讓在本質上說來,有一個共通點,都是藉由發掘「老人還可以作什麼」來增加他們的生命價值,印象中在「真老吾老」中聽到一個概念,我們容易以還有幾年可以活來區隔人,但我們怎麼不想想他們還可以作些甚麼,發揮其生命意義?換句話說,我們似乎習慣從消極面去想,總是想著要怎麼「照顧」他們,而不去想想如何輔助與鼓勵他們積極地去增加生命價值。讓老人來照顧老人是個好點子,很多時候,相近年齡層的人,會更了解對方需要甚麼,而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會更建立自己的信心,尤其是對自尊心強的老人,他們會覺得自己是還可以幫助別人的。
  另外,影片看下來,我漸漸了解北歐如何能夠以高齡照顧著名,像這影片有大概介紹了芬蘭的制度,人民繳交的稅金有一部分是挪到高齡照顧方面的,從這一點又可看出其政府對這方面的重視。而在實際照護方面,整體說來,就是以「尊重」為核心,他們讓老婦人繼續作家事。到安養院作家事?這如果發生在台灣,不知道這個安養院會不會被控訴?但這其實就是讓老人持續體現生活的意義,她們為家庭洗了大半年的碗,忽然停止,有些人可能會突然無法接受,尤其是全職家庭主婦。我覺得裡面有一個概念很好,把安養院營造成家的感覺,先不要想要為他們作什麼,如果讓他們主動為自己或別人作些甚麼,這樣的反向思考,就建立對生活的自信與尊嚴而言,是比較成功的。

  前項提到尊重,照顧與輔助者的態度,也是一項重點,影片中強調他們只聘用「對老人有興趣的護士」,這句話講得很白話,卻很精闢,所謂有興趣,就包含了很多,是一切動作的第一步,如果只是空口說白話,而沒有動作的念頭,又有甚麼用?很多工作都是如此,興趣可以讓一個人為其領域付出更多,更遠,我想誰也不想看到一個?天擺著一副臭臉,卻又自以為施捨的照顧者吧!

柯姵玟

要活得健康、長壽,就要生、心理健康兼顧。影片中的老人們,除了有基本的生活品質外,能表達意見並得到傾聽,機構也迅速改善,不必看人臉色過活、不用忍氣吞聲的活,活得有自尊。每個人都可以服務別人,都有自己能力所及的家事要做,除了得到歸屬感外,也能肯定自我價值,從中得到被需要的感覺,並不是老了就是個無能等死的人。也依個人興趣,替老人安排休閒活動,給他們運動、表達自己的機會,從中獲得自信。

陳小姐

老人其實需要去做一些他們喜歡做的事情,才能找到歸屬感以及成就感,這就是讓他們找到價值。有同學上星期去到長青服務中心服務老人,例如洗腳聊天等等,同時老人也教同學們怎麼用草編出魚,我想他們也許不想要一味接受別人給他們的,他們也會想要給予別人一些自己會的東西來得到精神上的滿足。我們要讓老人相信我們,才會讓他們有被陪伴的感覺,有家的感覺,因為他們最需要的就是有人可以用真心在陪伴他們,舉個例子來說,外婆特別喜歡我的爸爸,曾有一次去百貨公司時,舅舅自顧自的上手電扶梯,卻把外婆遺忘在手電扶梯前,讓外婆不知該怎麼踏出第一階,老人其實很害怕上電扶梯,但看著舅舅已經在上面一層樓了,外婆不免難過抱怨了一下,她說如果是我的爸爸(她的女婿)就一定會攙扶著她一起搭上去。這種小小的細節,對老人來說就是一種安全感以及歸屬感呀。再者,我們不要逼老人去做什麼去學什麼,而是要讓他們想做什麼想學什麼,也不要說老人不能做什麼學不會什麼,而是要告訴他們你可以做什麼可以學會什麼,這樣他們才不會有被否定、沒有尊嚴的感覺。

miss liu

這是一家芬蘭的老人安養中心,而裏面給人的感覺是被受尊重和被細心對待的。整個房子的動線到電梯都很細心的被規劃以達到零死角的目的,而每個老人身上的安全鈕也都定期檢查,不要其煩的的謹慎態度讓很多老人排著隊等著住進來。
而安養中心很重視人的關係和互動,所以在利用設施健身的時候病人都是互相幫助,而治療師的態度也很親切,讓老人們有了動力和笑容,也會主動找人說話。
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個水腫的老太太拿筆作畫的那幕。雖然她因為病痛導指水腫而身體不便,但是她突破身體和生理的限制,以畫筆表達出內心的想法活出價值。
而這樣好的安養機構肯定要花費不少的金錢,想當然爾這不是每個老人都可以支付的大數目!所以就要仰賴北歐的社會福利制度了,所以說,富翁要是酒駕可能不是被罰以百幾千塊這麼簡單,可能是幾百萬的天文數字!所以說要是台灣日後也有了這樣的機構,這種福利制度是必要好好拿出來討論一下的。

林小姐

終於深刻的了解到為何台灣的療養院老人家不喜歡去 ,因為服務不夠完善跟沒有徹底去了解老人家需要什麼及興趣與真的想做的事。休閒措施做得不夠完善尤其是老人運動方面的器材,在芬蘭不只有原本大家耳熟能詳的器材,更有為老人家量身設計的器材,也包含另類的、有趣的設機,這點就增加了老人家對於運動的新鮮感,同時也非常貼心會有護士跟他們做深度的探訪跟照顧,也會把護士的照片貼在牆上,拉近她們跟老人家的距更代表著一種責任心,這讓我覺得芬蘭的老人家在療養院是快樂的,是真的得到自己需要的。我還喜歡芬蘭的一種制度,就是他們罰金都是按照自己的所得多少來繳納,有錢人就繳多一點,我認為這才是實質的公平,也因為這些金錢的收入,讓芬蘭療養院的生活品質更上一層

張羽汾

?段可貴生命都會有終點的時候,而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年老時,能有舒適的生活環境良好的品質可以享受晚年,沒有人希望自己年老時,被家人嫌棄有時後老人會覺得自己給家人帶來困擾麻煩,這是誰都不願意看到的ㄧ面。畢竟每個人都希望受到尊重。
影片中失智或失能的老人們依然希望自己可以依循自己喜愛的事物,做自己想做的事,他們也願意樂活下去,可是要如何能讓這些老人們感受到還是很多人關心他們,影片中提到“照顧的的氛圍“很重要,例如在裝潢設計上,橫條紋與格子紋的設計有許多的差別,對於老人而言他們看重視覺感,以及在醫生的對待方式上,改變以往刻板嚴肅的態度,讓老人們認為自己是來活動玩樂的,而不是來看病的,這對老人的心理也有很大的作用,心靈上的喜悅,會幫助他們提高行動力以及做事情的意願增高,這會促使他們更願意去做,畢竟沒有人會喜歡去看病的感覺吧。在那裡也強調“個別需求”針對不同的老人,每位護士有特定的關心照顧對象,這是我國值得學習得地方。在復健中心裡,他們住眾以老人興趣設計附件的內容,這個想法我覺得很棒,ㄧ方面可以讓老人做復健,另ㄧ方面更可以提高老人的意願,若可以在上面設計更棒的視覺、樂趣,老人對於復健的設備或許或有更多的改觀。每次看影片總覺得芬蘭的老人們活得相當繽紛充實,並不輸給像我們這樣的大學生,他們選擇做自己想做的事,既然他們想做,那國家應該要多付出心血在此,幫助老人過更好的生活,讓他們快樂享受晚年。

劉宛真

看完影片之後,對於芬蘭的老人公寓設施感到非常的有興趣。我覺得芬蘭所做的高齡政策比台灣周全很多。除了內部設施的貼心小地方建立以外,我覺得讓高齡者運動時的互動感很重要,影片中所給我的感覺像是這些老人們是去開心的玩而不是做例行的運動,這樣子的心情以及效果就明顯的不一樣。這些地方讓高齡者們產生成就感以及信心,做自己有興趣的事情並加以學習,這讓我想到我們看的兩個小紅帽的娃娃布偶,製作的老太太雖然年齡很大了但是她仍然很細心的製作每一個作品,這讓我們也認為高齡者並不只是受照顧者,她們所帶給我們的一些生活經驗也讓我們感受到其價值。另外,這些機構中的護士平時就會充實自己,不斷的學習新知以及溝通的技巧,我認為這對於照顧失智者是十分重要的。因為照顧人的過程中我們常常會不了解他們的想法而產生溝通上的問題,要讓他們產生信任我認為這項能力十分重要。如果台灣能夠參考這些政策並做些改進,相信對於老人的照顧品質會更加提升與周全。

蔡玉庭

看完影片,想起阿嬤因車禍失智送往安養院,第二個禮拜院方要求將她綁在床上,否則自行走動受傷不負責,但阿嬤是因撞擊產生腦淤血而失智,如果因為怕受傷就將她綁著,如果淤血散了,智力好轉,但行動力卻因一直躺著而退化了,這樣的老年生活想必不會快樂。影片中,看見芬蘭有保護跌倒受傷的衣服還有簡潔溫馨的環境,這些都是硬體就能改善的,但就連清新的空氣都是我們的安養院缺少的。我覺得在我們安養院裡看見的護士,大多都是為了生活而工作,或是認為是做功德,這樣的服務其實只是為了自己,芬蘭的護士卻說他們工作的首要條件是「對老人有興趣」,充分的點出最基本的心態差異,如果連心都沒有了,要怎麼去發現別人的價值呢?

林圓舒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住的地方有溫暖、有尊嚴、生活品質好,當然連失智失能的老人也不例外!在芬蘭的老人機構,每個細節都經過精心的設計,住進去的老人還可以做以前會做、喜歡做、有興趣的事,讓他們盡情的發揮表現,不會因為覺得危險而避免讓他們做,大家在健身運動互相幫忙,老人因此更願意跟別人互動、說話!在芬蘭因人的所得不同而稅收與罰款也依比例調整,這在台灣不知道會不會被接受?而這成了芬蘭社福支出來源,讓每個人都享受到相同的生活品質,活得有價值!工作人員定期接受專業課程訓練,增進溝通的技巧,幫助老人們滿足他們的需求!
我覺得台灣的安養機構應該要多多學習,同樣都是老年人口多的國家,芬蘭可以做得這麼好,為什麼台灣不行?雖然台灣有些硬體設備很好,但是工作人員的態度不好,會讓老人覺得沒有溫暖,覺得自己不被尊重,而漸漸的封閉自己不與人互動,而老人最需要的就是有人關心,還有做自己想做的事!

吳孟珊

在芬蘭的老人照護中心,許多失智或是有身體上有缺陷的老人,在這裡不是只有躺著、坐著,而是可以做他們想做的事,一位嚴重水腫的老太太,仍然拿起畫筆繪出彩色的圖案、彩色的生命,與台灣的安養中心有很大的不同…也許是因為制度上有明顯的不同,台灣應該很難做到像芬蘭這樣,所以要從日常生活中改變,讓老人覺得自己有價值、有尊嚴,讓他們做喜歡的事,或者是從來沒有嘗試過的事,給予鼓勵和支持是失智或失能的老人最需要的,不要讓他們覺得自己老了、生病了就沒有用處了,他們還是能夠做自己喜歡的事、想做的事,發展生命的第二春。

wilbur

在社會中的老人越來越多,我們應該要重視他們,他們也曾經是社會的棟梁。老人最需要的仍舊是家的感覺。另外,就是被需要,自己仍然可以依照自己的興趣做事情。其實,人逐漸的老化,反而更需要人們的關懷,他們不是無能,而是需要鼓勵、需要被尊重。我們應該要讓每一位老人都活得有價值,或許我們無法像芬蘭如此的給與相當的協助。但我們卻可以給與一定的幫助,就好比尊重他們,也讓他們獨立讓他們做自己想要做的,別讓他們活得毫無意義。當老人有了陪伴有了歸屬感有了被需要的感覺以及可以自動揮發自己的想象進行自己的興趣,如此一來,老人就會覺得自己活得有意義,更會期待自己活下去的日子,對明天都是充滿著希望。

張慧嬅

我很喜歡活出價值的這個影片!影片中有提到,機構中會聽取老人的意見,而不是機構人員說了算,例如:水果的供給、地板的樣式。我覺得這個在我的文化中很難得,很多的機構人員或專業人員,多仗勢自身的專業,認為他們做的所有都是依循專業是不可冒犯的,他們不願意傾聽他人的聲音,尤其是一個正接受他們幫助的人的聲音。這樣的恃才傲物,我覺得是我們社會中很大的詬病。影片的一開始還提到了,北歐的國家跟我們有一樣的問題:人手不足。但他們卻能將老人的生活品質處理的比我們好,是因為他們有正確的國家政策。最近最常看到的就是因颱風而發生災情或和選舉相關的新聞,接觸到很多北歐的資訊,使我不禁思考:為何我們的政府官員、政治人物,都只能談,或說一些補救的東西?選舉的參選政策發表,有時會聽到說:會增加補助什麼什麼條件的民眾…等等的,我們的納稅錢都拿來補這個、補那個,一直在追趕,追著漏洞跑,這是很可惜的。搶在問題發生前做好預防措施,那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浪費。

杜建志

人為何會突破生理障礙,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呢? 這是一個很耐人尋味的問題,到底是怎樣的動力,能更支持他們繼續下去? 我想,就是無微不至的照顧,及真心的關懷吧!看看芬蘭對老人照護的態度,就知道「用心」可以讓一件事變得盡善盡美,家的感覺,是任何高級硬體設施所無法媲美的環境,人從小時候就渴望歸屬感,當自己快要無能為力時,這樣的感覺更是強烈,芬蘭的安養機構,提供的正是基本需求,不用奢華的設備,而有最貼近人的看照,讓老人們就如同在自己家裡般放鬆,依照自己的興趣,去做習慣做的事;不論大小事,就是因為想做而做,而運動,更是玩樂並非強迫,這樣的氛圍,或許一個人做起來很難,但如果大家一起,就顯得沒那麼困難了吧!是像古人所說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就因為有人力缺少的壓力,才會有更具成效的作為,但也別忘了一個最重要的要素,從「心」開始,才能真正的去貼近老人。tiaoa

Thesis

相信事情有可能改變以及相信改變可以從我開始

vovo741

"我思故我在"...
對長輩而言片段的遺忘叫失智..
請留意我擁有ㄉ....經驗.
記得...一次家訪中遇到一對長年旅居歐洲的老夫妻.
太太失智約15年...不過基本生活還可自理..
當我看到這篇報導時...心中震撼
老先生用著類似的方法照顧著老奶奶
延續生活經驗...重新肯定自我存在的價值

bishop

相信事情有可能改變以及相信改變可以從我開始
是北歐一切照顧服務發展的核心理念
所以
不要覺得很難或說沒辦法
是事情發展的第一步
我已經運用北歐經驗幫助很多人有不一樣的生活
因為我關心他們
因為我想幫助他們
雖然不是豪華版
但至少比以前更有品質
加油
原作者周傳久敬上

= =

我覺得台灣該校法但很難

6

加入時間: 2007.06.20

獨立特派員

加入時間: 2007.06.20
1,320則報導
1,190則影音
0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獨立搬家公告】

2012-12-13
瀏覽:
7,894
推:
0
回應:
0

小小農夫在萌芽

2012-12-13
瀏覽:
5,062
推:
4
回應:
0

幸福‧食在好農

2012-12-13
瀏覽:
4,755
推:
1
回應:
0

牛糞傳奇 田未秧

2012-12-13
瀏覽:
5,467
推:
8
回應:
0
15:22

混障的人生舞台

2012-12-06
瀏覽:
6,785
推:
3
回應:
1
20:49

康家要找家

2012-12-06
瀏覽:
5,967
推:
5
回應:
0
17:37

帶種的女人

2012-12-06
瀏覽:
4,999
推:
9
回應:
0

重要公告,部落格搬新家了!

2012-11-30
瀏覽:
4,342
推:
1
回應:
0
16:19

目標720小時

2012-11-29
瀏覽:
4,234
推:
1
回應:
0
16:43

台東醫療啟示錄

2012-11-29
瀏覽:
4,492
推:
6
回應:
0

活出價值 (貼心芬蘭系列報導之三)080416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952篇報導,共12,790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952篇報導

12,790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