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彭梅涵深耕有機農業 期修復人地關係

2007/05/19 12:55
4,905次瀏覽 ・ 3次分享 ・ 1則留言
PeoPo推 3
檢舉

照片

【記者黃姿華報導】「農業應該是種既可維持生產,又能達到心理重建的工作。」談到理想的農業,彭梅涵有感而發地說。就讀中興大學農業推廣所的他,目前以生態農業結合園藝治療為志業,期望修復人與土地的關係。

彭梅涵從小就喜歡在庭院裡玩耍,也因父親鼓勵他閱讀,買了許多園藝的書籍。放學後他就到庭院裡做各式各樣的嘗試,從插枝到嫁接,一個人玩得不亦樂乎。「那是種完全沉醉在當下的經驗。」他提到動手的樂趣,有時興起,非得到午夜一兩點才肯上床休息。

彭梅涵大學就讀園藝系,原本想朝景觀設計發展,但大二開始對結合動植物、形成能量循環的生態農業產生興趣。他曾嘗試將兔子養在菜園邊的水溝上,用蔬菜中人類不吃的部分餵食,再將兔子糞便從水溝中舀起施肥。彭梅涵笑著說:「人在田園裡,還是會希望有小動物作伴。」

「現代人一有空就急於逃開工作生活的地方。」彭梅涵認為越來越多人養寵物、做家庭園藝,或往山中找休閒,嚮往寓娛樂於工作的鄉村生活,卻忽略農業也正被壟罩在商業壓力下。獲利變成農人耕作的唯一目的,與農產品僅剩勞務關係,因而不惜使用大量農藥,他不禁感嘆:「種出有毒的東西給人吃,到底是什麼心態?」

今年三月,彭梅涵開始到南投縣中寮鄉的「溪底遙學習農園」實習。每週他都花三天的時間在當地教小學生念書,鼓勵農民參訪有機農家,學習有機農業的種植技術。此外,他也協助農事會議進行,討論栽種狀況、解決方法和行銷等。

在溪底遙,彭梅涵發現農村老化嚴重,平均六、七十歲的老人家對有機農法的接受度較低。但他和溪底遙的工作者們不放棄溝通理念,身為客家人的他,在長時間和當地農民互動下,也漸漸學會台語,他說:「發現自己嘴裡蹦出幾句以前不會說的台語還滿驚訝的。」

「玩植物可以充分發揮創意。」彭梅涵想起高中時,他嫌水泥車庫不好看,便著手種上爬藤類植物,父親還幫他加了塑膠網。後來每逢春天,車庫上就盛開橘紅色的炮杖花,夏秋之際則點綴著軟枝黃蟬的小黃花瓣。「和植物相處讓我對生命和成長有許多體悟。」他接著說:「工作中應該要有這樣的感動。」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SMILE (未驗證) ・ 2007/05/24 09:17

彭同學你好!很欽佩你年輕人對農業有這般的熱誠和關心,時下已不多見!我是一位家庭主婦,日前再自家山上開墾一片花園,想要自己製造有機肥來供應我的耕地種花、種菜等,但是我沒有很好的經驗,在此若能指導並介紹有關有機的相關之事或經驗,我在此感謝你。我住在苗栗大湖的鄉下,也歡迎你來山上爬山,一樣是典型的客家人,希望有機會成為有機農業的生力軍。我的小孩也唸碩士班一年級了,所以阿姨現在可以很自在做自己喜歡的農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