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木逢春
2008.04.08
「枯木逢春」,是嘉義市社區大學「生態旅遊文學」班本週的課程,老師利用帶領學員戶外教學的機會,指導同學撿拾路邊、河床的小枯木,在稍加整理剪去贅枝椏之後,巧妙的將蝴蝶蘭、原生種石斛蘭攀附寄生在枯木上,使原本已經喪失生命力的枯枝殘條重生,學員郭珈伶指出:雖然自己也是在竹崎鄉的山區長大,但從來沒想過散落滿地的枯木枝,也可以是創意生活的主角,吳玉卿學員則表示:從「枯木逢春」的課程,啟示人生起伏卻有無限可能的空間,從戶政機關退休的黃瑞芬說:這堂課其實隱喻枯木可以逢春,但是人生卻無法重來的重大意義,是一堂深具哲理的寓教課程。
課程指導老師陳柏濡表示:除了枯木之外,生活中有很多看似垃圾的廢棄品,其實都可以巧妙的改變它的結構,付予新的生命,如飲水機的過濾棒、枯萎的竹頭、破碎的瓷器、寶特瓶、安全帽等,都可以是創意的一部分,「枯木逢春」的課程,主要是引導學員從旅遊本體書寫旅遊記憶,再者是期盼透過實務操作,增加學員生活情趣,這種旅遊課程的多面向架構,也是在顛覆學員改變國內旅遊的概念,陳柏濡說:旅遊更可以注入文學、記錄、人文導讀等元素,以融合「休憩」的實體價值。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