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特生中心通緝─社大協尋建功

2008/03/18 15:08
3,314次瀏覽 ・ 6次分享 ・ 3則留言
PeoPo推 6
檢舉

2008.03.18

照片

 

日前,特有生物中心對「多線南蜥」發出全面通緝令,嘉義社大旋即起動「蘭潭生態工作坊」的志工夥伴,在蘭潭、仁義潭、牛稠溪畔、八掌溪畔、赤蘭溪畔等地地毯式搜索,結果在八掌溪軍輝橋下發現這群不速之客,社大執行長陳柏濡表示:多線南蜥原屬南亞、東南亞及大陸南島一帶的「多線南蜥」,依據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的調查發現,多線南蜥正擴大到花東、台灣中部,中心因此發出通告,對此一外來物種全面查緝。

 

陳柏濡指出:去年的1127,社大第一次在軍輝橋下的污水排水口,第一次發現多線南蜥的家族,族群約20隻左右,近幾天;社大田調人員又同一地點的沿岸零星發現這種身手矯健敏捷的外來生物。依特生中心研究員林德恩心先生調查指出:入冬後本土蜥蝪要冬眠,入侵的外來種卻不冬眠,加上繁殖力驚人,若任其繼續繁延,台灣原生種保育的小型蜥蝪,如台灣滑蜥、台灣草蜥、蓬萊草蜥等物種,將首當其衝,可能因此遭受滅種之虞,其他原生種蜥蝪恐也難逃其撲殺。


照片

 

 陳柏濡表示:為有效協助特有生物中心查緝多線南蜥在嘉義分佈的情形,社大將儘速成立查報小組,起動更多志工投入協尋工作,並將儘快函文特生中心,社大田調結果,共同維護台灣原生物種的生機。陳柏濡說:多線南蜥雌雄外型相當顯著,在成長後,雄性體色有明顯變化,體背顏色轉為黃褐色,體側由頭部開始有明顯的黃色或橘色斑,此橘黃色斑塊一直延展到體側後段,而雌性個體則與幼體相仿,唯體背有時會有黑色斑點或斷續相連的縱線,基本上來說;是非常容易確認的。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林德恩 (未驗證) ・ 2008/03/19 21:04

感謝嘉義社大志工們的大力相助
若是願意
我很希望能過去與各位交流
就調查、記錄及採樣方法討論
讓各位努力的成果
能更有學術及保育上的價值

再次謝謝各位
也靜候各位的佳音

林德恩
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049-2761331 ext 566
0920-333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