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深耕,傳承在地文化─麻芛嫂人文學堂onTV

嵌入:
文字-A A +A

我們對我們的家鄉了解多少呢?可能小至平常吃的食物,我們都不曾去發現它的特別,幸好有群在地深耕的鄉土文化工作者,重拾這些被人們遺忘的人文瑰寶。在南屯的樂田巷,有一位麻芛嫂林惠敏小姐,帶著滿懷感恩的心,記錄這道伴著她成長的美味。

小時候,早上在家門口看著阿嬤撕著綠綠的麻芛,阿嬤白白的頭髮,背後是紅磚牆,還有綠綠的麻芛,形成一幅美好的畫面。而父親對於南屯地區文史有深厚的興趣,致力於保存犁頭店的文化,因受到父親的影響,麻芛嫂也開始投入地方文史資料的蒐集與編撰。

麻芛是台中特有的一種飲食文化,先人們取用黃麻的纖維製成麻繩及麻布袋,而剩下的黃麻嫩葉,就煮成麻芛湯,成了農耕後最清涼消暑的健康飲品。大陸移民游念四將黃麻的種子帶到了台灣,並在台灣栽種成功,而在日治時期時,因為大量的出口米糖至日本,需要大量的麻布袋,故日本政府有計畫地在全台栽種黃麻。而現在我們吃的麻芛,是台中特一號的改良種,推論因為是在台中改良場研發的,所以先從台中開始試種,成了台中地區特別的一道家常菜。

民國92年開始,麻芛嫂致力於蒐集黃麻與麻芛的文史資料,但過程相當的困難,即使翻閱了許多植物圖鑑或是本土文化的書籍,都找不到相關的記載。幾年下來,不斷查閱特用作物的資料,加上拜訪台中改良場的研究人員,甚至前往大陸昭安探查,一點一滴的記錄麻芛在台灣的足跡。

今年是麻芛嫂人文學堂成立的第五年,是推廣麻芛文化的基地,學堂也是麻芛嫂一手打造的,是源自於小時候對家的記憶。透過讀書會或是義賣園遊會的方式推廣麻芛文化。因為擔心麻芛文化會漸漸地消失,希望保存老祖先的寶貴文化,麻芛嫂總是很謙虛地將這些記載成果歸功於先人們樸實愛物的美德。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leejawjen

這真的是台中特有的,我也吃過,很棒.

8

加入時間: 2013.07.23

Marukochan

加入時間: 2013.07.23
5則報導
5則影音
4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3:52

貴陽街日光計畫 拿起掃把重現台北第一街

2014-07-28
瀏覽:
2,700
推:
91
回應:
1
4:33

在大樹下,我們一起開童樂繪

2013-09-10
瀏覽:
3,003
推:
117
回應:
0
4:30

我們認真「面對」── 社會瘋印。藝文展

2013-08-29
瀏覽:
2,322
推:
36
回應:
0
3:37

中山好融異,生活即藝術

2013-08-19
瀏覽:
2,342
推:
3
回應:
0

在地深耕,傳承在地文化─麻芛嫂人文學堂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7,374篇報導,共12,827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7,374篇報導

12,827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