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開設放牛藝術課 傳授牧童文化

2013/06/25 16:38
1,851次瀏覽 ・ 1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subtitles off, selected

      以下報導源自公民記者 世新Online
      原始報導連結:
      開設放牛藝術課 傳授牧童文化
       

      0624 公視中晝新聞

      稿頭

      許多生長在都市裡的小孩,缺少跟大自然接觸的機會,在新竹有一位藝術家李春信,開設了很特別的「放牛藝術課」,讓小朋友變身成為牧童,希望喚起水牛在人類心中的重要性,也強調人與牛地位同等的概念。

      內文
      放眼望去,綠油油的稻田盡收眼底,這裡是藝術家李春信與四頭水牛的家。李春信在新竹開設放牛藝術班,傳承牧童文化,也希望人們從牛的身上收穫滿滿。

      訪問 家長 高太太
      其實是在都市的小孩很少去碰觸大自然 尤其是牛 我想說讓他體驗一下。

      訪問 牧童藝術家 李春信
      讓現代小朋友透過跟牛親近  來學習藝術  來學習土地 來學習大自然的元素

      為了方便水牛的豢養,李春信選擇鄰近溪流的新埔鄉,當地有新鮮的牧草可供牛隻食用,他也和大家介紹接近牛群的小秘訣。

      訪問 牧童藝術家 李春信
      那其實牛滿喜歡人家幫牠按摩的這樣子  你可以按摩任何地方 基本上牠都滿喜歡的

      曾經在英國留學的李春信,回國後一面從事創作,一面推廣牛耕文化,他以大地做為畫布,重新體會人與牛之間的微妙關係。

      訪問 牧童藝術家 李春信
      牛很倔的時候  這條牛繩非常的緊  牛吃飽的時候  這條牛繩非常的鬆  其實就是一條畫線的概念  當你有這樣的概念的時候  你就去體會說每當牽牛的那種感覺  然後再把這種感覺運用到畫畫上面   就開始有牽牛系列的素描作品

      一整天的活動過去,其實李春信想要傳遞的訊息,就是想要喚起水牛在人類心中的重要性,也強調人與牛地位同等的概念,希望透過人與牛之間的互動,聽見更多這片土地上的美麗故事。

      公民記者 楊佳穎 葉思妤 林立婷 新竹報導


      你可能也會喜歡

      ▶︎ 01:28
      ▶︎ 01:51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