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的政策究竟有多可怕?
據媒體報導,6/13下午超過2千名各地雞農聚集在農委會前抗議,痛批政府圖利財團強推肉雞電宰制度,恐讓30萬名土雞業者失業。只因H7N9禽流感有一國人境外感染的案例,政府就一再以「防疫」為由,強推活禽禁宰制度,非但沒有考量小型業者生計,也缺乏配套措施。有學者更指出,電宰不利特色雞種,當初貿易自由化沒有打倒我們土雞業者,結果卻讓沒有配套的政策毀滅土雞業,這不只是政策不當,更是政策殺人。
錯誤的政策到底有多可怕? 2003年6月,國內某知名雜誌刊登了一篇文章「領導智慧與執行能力—決策錯誤比貪污更可怕」,文內提到:「政府部門的錯誤決策,最容易反映在資源誤用、人才誤用及時效延誤上。試舉幾個大家熟知的例子:(1)興建一個並不急需的大工程,只是為了兌現競選支票;(2)延誤一個重大公共建設的興建,減少了人民生活品質的改善及增加了以後的興建成本……(5)任用不適任的人才,擔任要職;自己則被親信而非人才所包圍,聽到的則是奉順多於直言。」這篇文章發表了整整10年,中間歷經政黨輪替,我們發現台灣的現狀依然如此。
前衛生署署長楊志良出席一場民間公共衛生論壇時砲聲隆隆,直言政府若減少醫療費用,「五大皆空恐變成八大皆空」;更罵政府「笨蛋」,根本的問題是財稅制度不公。他痛批政府財稅制度走偏,造成貧富不均、政府也沒錢建設。楊前署長可不是胡亂放砲,有一篇「稅制不公 台灣逼向財政懸崖」的報導,指出政府稅收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例由1990年的20%,逐年下降至2011年的12.8%;另據《天下》雜誌調查指出,有廿四家台灣獲利超過百億的上市櫃公司,其實質平均稅率僅9.1%,較一般白領階級的個人所得稅率為低,台灣成為企業的避稅天堂。此外,幾年前,政府為怕有錢人出走,也讓資金回流台灣,遺產稅與贈與稅率因而由50%統一降至10%,稅收不增反降。營所稅稅率由25%調降至17%,並沒間接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再者,依據財政部統計,101年最低稅負金額較100年衰退46.7%,財政部說,與證券及期貨交易量萎縮,部分投資公司獲利不佳,且景氣不佳有關。筆者則懷疑,證券及期貨交易量萎縮難道與財政部長強推證所稅無關嗎?日前監委吳豐山與劉玉山調查指出,政府去年三月到七月修法復徵證券交易所得稅期間,造成股市市值蒸發二點二兆元、證券交易稅全年短收五百五十億元。難怪監委也砲轟:「錯誤的決策比貪污更可怕!」但監察院以決策時機沒有思慮周延,有重大怠失,對行政院與財政部糾正,財政部長張盛和似乎不以為意,立委要求他道歉,他還回說「無歉可道」,那些蒸發的、短收的,又該算誰倒楣呢?
借用雜誌上的話:「沒有領導力,怎會有執行力?沒有執行力,又怎麼可能有競爭力?沒有競爭力,台灣人民怎麼可能還有生命力?」其實人民也不要政府官員的道歉,市井小民所求者無非能養家活口,生活安定,請政府在制定政策之前,請多層面、多角度的思考,別忘了政府一個政策的制定,直接間接影響的,是全台灣兩千多萬人民的生計。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