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農復耕計畫 創造健康的明天

嵌入:
文字-A A +A

 

【記者黃涵逸、陳斯穎╱台北市報導】二○○九年的莫拉克颱風重創台灣南部,莫拉克除了造成嚴重農業損失,顯示出國內自然資源被破壞、農村年輕勞動力大量流失,及使用過量化肥污染土地等問題。浩然基金會與台灣農村陣線合作,推動小農復耕計畫,以無毒種植為基礎,試圖與災後重建區的農民一起尋找兼顧生計與當地環境平衡的方法。至目前為止,已幫助南部原住民部落找到更友善大地、符合維護當地自然生態的耕作方式。

 

 

與災民的接觸 促成小農復耕計畫
莫拉克風災的發生,重創南台灣數個原住民部落及農村社區,浩然基金會原本只是眾多前往救災的團隊之一,但透過台灣農村陣線聯盟的介紹,讓基金會的人員有機會接觸到需要幫助的部落,並實際前往村落訪視,並評估災後重建無毒農耕作法的可行性。二○○九後半年,基金會除了持續地幫助受災戶,也和台灣農村陣線聯盟合作,開始推動小農復耕計畫。小農復耕計畫負責人陳芬瑜說,浩然基金會主要是提供相關教學資源及定期到聚落訪查,和我們合作的台灣農村陣線主要負責地方關心和在地網絡的連結。

小農復耕計畫主要希望透過基金會持續的輔導和陪伴,來協助重建區的居民可以轉變為友善土地的耕種法或是產銷管理的轉型。讓受災戶可以同時改善困窘的經濟情況並修復災後的自然環境。到目前為止,這個計畫已經成功地在台東縣金峰鄉歷坵部落和高雄市桃源勤和部落執行,二○一二年初,基金會也把復耕計畫概念推廣到稻榖產量最高的雲嘉南地區,小有成果。今年初,高雄文創產業工作者與基金會接洽,發想在高雄美濃復耕芝麻,營造出在地特色。每個村落、計畫背後都有不同的故事,或許結果不盡相同,但計畫中的農村都發展出他們自己愛護大地的農耕方式。

歷坵部落計畫 找回傳統的智慧
台東縣金峰鄉的歷坵部落是一個僅有八十多戶人家的小村落,是一個較原始和獨立的地方。當地原本主要農作物為小米、洛神花、咖啡、花生和芋頭等,除了小米作為代表當地特色的產品會向外販售外,其他的作物多為自給自足。莫拉克風災後,當地居民損失慘重,基金會與當地居民討論時建議可以種植黃豆來維持地力,而且若能採用無毒黃豆和小米輪耕種植的方式,或許更能產出健康的小米。

剛開始溝通的期間,當地居民覺得難以接受,因為黃豆是他們很少接觸到的農作物,他們擔心沒有經驗會種不好,後來基金會找來有豐富種植黃豆經驗的東部小農來教大家正確的種植方式。老一輩的居民,除了學習新的技法之外,更結合傳統農耕方式,自己手製分隔作物行距的機器,也因為無毒種植方式需要大家花費更多時間在田裡,所以以前廢棄不用的工寮,大家合力把它重整一番,讓他成為大家農後休憩的地方。雖然到目前為止,歷坵部落的生產效益仍舊不高,但透過復耕計畫作為觸媒,將過去老一輩的古老智慧給找了回來,並維持了當地的水土保持。

產業轉型 勤和部落的手製梅子
高雄市桃源區的勤和部落,那裡的居民以種植經濟果樹,如青梅、芒果、夏季蜜桃等作物為主要生計來源。二○○九年的莫拉克風災,重創了南台灣許多原住民部落,勤和部落就是其中之一。在風災之前,當地作物的銷路,長期以來都是依賴盤商收購,農民幾乎沒有議價的空間,因此居民的收入並不多,而風災帶來的農作物損失,更是讓他們的生計處於極大的困難之中。災害過後,農友心疼農作物損失的同時,也意識到了自然環境被人為破壞的嚴重性,於是在小農復耕計畫團隊主動實地探訪,決定協助當地重建時,他們探討的是希望在恢復耕種的同時,也能注意到環境及生態的保護。

由於當地種植的青梅是產量最多的作物,他們決定以盛產青梅作為計畫開始,發展無毒的農產品加工,對於居民來說,將在地種植的青梅加工,不僅能提高青梅的價值,讓作物的銷路不侷限於盤商收購,還能提供當地的婦女及弱勢更多的工作機會。從二○○九年起,當地的居民學習如何將梅子進行加工處理,陳芬瑜說,他們非常幸運遇到一位在六龜開梅子加工廠的老闆,在聽了他們的計畫之後願意教他們梅子加工的技術。就這樣一邊學習,一邊製作毫無添加人工香料及防腐劑的梅子加工產品,透過浩然基金會在資金及輔導陪伴之下,他們從一剛開始只能將青梅低價賣給盤商,到二○一二年可以獨立將梅子加工,有了專屬的品牌「桃源香梅」,並且有固定的買家向他們進貨。

提供經驗再轉移 紀錄片的製作
為了讓更多人了解小農復耕計畫的內容、實際運作的情況及成果,從二○一○年開始,浩然基金會拍攝了小農復耕紀錄片,將農友辛苦堅持的過程一點一滴的記錄下來。目前小農復耕計畫的幾個對象都已經發展出適合當地的無毒耕種方式,他們也都有參與每個月第三個周日,在政大公企中心舉辦的彎腰農夫市集,支持這個「友善耕作,綠色消費」平台。

每年十月彎腰農夫市集都會舉辦兩天一夜的「彎腰生活節」,在這個節日包含講座、音樂會、紀錄片放映等活動,小農復耕紀錄片就會在彎腰生活節時播放,除了讓更多人看到這個計畫,也希望能吸引更多有興趣的人來參與。

 

 

延伸閱讀

台灣農村陣線

彎腰農夫市集

浩然基金會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07.04.03

輔大生命力新聞

加入時間: 2007.04.03
4,158則報導
2,263則影音
705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3:00

排灣族夫妻翻新琉璃珠 荷蘭人越洋來觀賞

2024-03-25
瀏覽:
2,465
推:
0
回應:
0
2:10

不被成衣打敗 日新西服堅持手作

2024-03-22
瀏覽:
2,945
推:
0
回應:
0
2:40

牧羊古道 廢棄半世紀後手作修復

2024-03-18
瀏覽:
6,423
推:
2
回應:
0
2:20

客語走讀楊梅富岡 品味仙草瞭解客家文化

2024-03-15
瀏覽:
5,794
推:
24
回應:
0
2:09

一人裝傻一人吐槽 漫才搞笑暗諷社會議題

2024-03-11
瀏覽:
3,717
推:
0
回應:
0
2:06

張希慈揭露性暴力 從傷痛走向修復

2024-03-08
瀏覽:
6,194
推:
0
回應:
0
1:53

不賣面紙賣腸粉 無障礙餐車推動街賣轉型

2024-03-04
瀏覽:
10,032
推:
2
回應:
0
2:40

登過聖母峰 詹喬愉投入淨山和救難

2024-03-01
瀏覽:
5,919
推:
4
回應:
0
3:04

南方書店邁入七十載 見證時代更迭

2024-02-26
瀏覽:
9,916
推:
6
回應:
0
2:57

放牧雞取代除草劑 林書文打造生態農園

2024-02-23
瀏覽:
14,891
推:
2
回應:
0

小農復耕計畫 創造健康的明天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474篇報導,共12,754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474篇報導

12,754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