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三十日,Peopo 六歲生日快樂!
四月三十日,Peopo 六歲生日快樂!
(就像這法國號,聲音雖然低沈卻很洪亮,圖片代表我自己,我是公民記者)
但是每位公民記者的快樂點不同。今天新頭殼莊豐嘉在臉書上提出了有關公民記者的問題,希望大家認真思考,一起來替公民記者這四個字附予新的定義,如果能夠想得出一個更恰當的名稱,記者兩字無須強加到身上。問題,就像是泡芙的內餡,只要存在,遲早都會漏餡。
豐嘉兄談到了『公民記者』這個本來就搞不清定位的問題,公民記者和媒體組織的關係為何?雖然公民記者四個字不是Peopo 專屬獨佔,適逢Peopo生日,所有問題正好可以一次討論。或許新頭殼和Peopo 可以擇期合辦一個討論會。
『是公民也是記者』應該是最普遍的定位,公民毫無疑義,但是是不是記者?記者需要什麼身份或條件?公民記者自稱記者,和職業記者如何區別?有被認同嗎?被排斥嗎?
如果公民記者不要稱為記者,有什麼更好的替代名詞或形容詞,適合用來描述這個沒有身份的身份?讓大家一起想想。
公民記者 謝明海 2013-04-30
莊豐嘉 臉書原文:
最近出現幾個情況,都和公民記者有關,值得討論。重點是,公民記者和媒體組織的關係為何? 在網路媒體登入公民記者,就可以代表該媒體出去採訪嗎?
其一是,有人用新頭殼的logo自印名片,甚至連辦公室地址和電話都照印不誤,然後前往記者會現場採訪,自稱是我們的記者,被人家抓包。
其二是,有公民記者在記者會現場提問,雖沒有自稱代表新頭殼,但主辦單位透過一些象徵事務,認為這就是新頭殼的記者,還發生一些誤解。顯然,連許多大學教授,對於公民記者是否隸屬於固定媒體的問題,一樣不知情,沒有概念。
基本上,我個人認為,公民記者可貴之處,即不隸屬於任何媒體組織,他或許在這個或那個媒體登記為公民記者,但他並不是這個媒體的旗下一員,也不能代表這個媒體前往採訪,因為他是代表自己去採訪。
就像CNN也有公民記者iReport的設計,我相信不會有人因為去那裏登記為citizen journalist ,就變身為CNN的記者一樣。
公民記者多數潔身自好,甚至比一般的專職記者更具有批判精神,也很重視新聞倫理。只是,他們和有組織媒體的關係,看來還需要進行一番辯證才行。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