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Remaining Time --:-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日本於311福島核災事件後,民問反核團體聲浪一波接一波,除了每星期五固定的集會遊行之外,並且不定期的辦理大型的遊行活動,民眾自發性的參加,而民間團體雖是不同的社團,有著相同的目標,共同反核,團結一致。
此次的公民記者claudia所參加的日本反核活動,是另一波大型的活動,活動地點於日本的國會議事堂,民眾以遊行的方式,自製各種標語,充份表達他們反核的想法。此次活動,最主要是由律師控訴三家製造核電廠的廠商,包含日立,三菱與東芝三家廠商,請這三家廠商停止製造相關的核能設備,並且禁止輸出相關的設施至其他國家,也希望其它國家能共同的抵制核能廠的相關設備進口。
反核活動中,有來自於日本各地及其也國家的團體,當然也包含了來自於台灣的我們,民眾於遊行中,互相鼓勵,交換意見,並且用各種方式,唱歌、音樂、藝術等等,不論是個人或是團體,都是重要的意見表達。因為活動當日,下著大雨,民眾並沒有因此而散去,反核民眾尊守著警方的路線規劃,並且保留通道給一般民眾使用,不影響其他人的權益。下著大雨的同時,日本警方也不斷的向民眾說,請保重,辛苦了,路上小心等等。
我詢問日本的團體,為何他們與警方的關係是彼此尊重的,他們回答我:「反核團體的要抗議的對像是廠商,是議會,並不是警察,而警察是保護人民,當然兩者之間,是互相尊重的」。活動過程中,我更看到婦女朋友與青年朋友的力量,日本的青年也開始關心反核的議題,並且自組團體,辦理聚會討論,而婦女朋友,更是三五好友,共同以唱歌跳舞柔性的訴求方式,一樣能表達想法,還有家庭的部份,我看到不少家庭,夫妻帶著小孩,自製一個小布條,讓孩子從小就參與公共議題的活動,人民不在冷漠,不再莫不關心。
對於環境的議題,不分語言、國籍、性別、身份等、我們都應該站出來,用我們每一個人能展現的力量,參與在這個活動中,這將成為後代子孫的歷史決策過程。公民社會的形成過程,必需每一位公民參與,了解資訊,做出共識的決策,才能與環境自然共存。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