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馬連任美國總統,將創造美國與世界的新史
奧巴馬的彩虹政治
奧巴馬連任美國總統,創造歷史
美國總統選舉塵埃落定。無論勝負,在一個白人佔絕對優勢(幾近八成)的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超過7成)國家,總統競選在一個非洲留學生後裔和摩門教徒之間展開,2012總統大選就已具有歷史意義。
一位黑人總統在失業率高達7%以上的經濟低迷背景下贏得連任,以前的美國總統幾乎不敢奢望。同時,第一位公開承認自己同性戀身份的民主黨前國會眾議員塔米•鮑德溫(Tammy Baldwin)在威斯康星州當選為國會參議員;與其他四位新當選的女性參議員一道,使得新的參議院女性比例達到20%,創歷史新高。
美利堅的勝利
只要看一看兩位候選人背後站立的人群,我們就不難看出他們是在為誰代言,他們有什麼樣的選民基礎。共和黨的羅姆尼融入的人群經常更像是公司董事會或常青藤大學俱樂部舉行的晚會:上了年紀、上流社會富裕的、男性為多數的、白人佔絕對多數的人群。對於年輕、普通收入、少數民族族裔背景的美國人來說,這裏的門基本上是關著的。
但在奧巴馬總統身後聚集著像彩虹般多彩的政治聯盟:年輕人、女性、少數族裔和中下層美國人都能自然認同和融入。投票後民調顯示,93%的黑人、73%的亞裔、71%的拉丁裔,63%家庭收入在三萬美元以下的選民和55%的女性把票投給了奧巴馬。而59%的白人、52%的男性、和55%家庭收入在25萬美元的選民支持羅姆尼。很清楚,近四成的更有世界主義理想的白人和美國政治權力中的少數(女性和少數民族族裔)結成的"彩虹聯盟"是奧巴馬總統連任的社會基礎。
在討論羅姆尼選舉失敗時,有許多共和黨的評論都指出,當美國愈來愈變成一個族裔多元社會時,共和黨卻變得越來越勻質。這就是共和黨的失敗。
我們必須明白,2010年美國的人口統計顯示,過去十年91.7%的人口增長來自於少數族裔,而白人(排除拉美西班牙裔)只貢獻了8.3%的增長。現在,少數族裔的新出生嬰兒也已超過新出生的白人嬰兒。可以說,羅姆尼是在為捍衛一個快速消失的美國而戰,而奧巴馬卻是在把一個年輕、多元的美國引領進一個進步時代。
如果我們要知道人類的未來,只要注意觀察美國、印度和巴西這些最為多元、複雜的大國,看看他們能否成功地運用民主體制來提升人的尊嚴、改進人的處境和給人類提供新願景。美國顯然已先行一步,她的成功與否不僅會影響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也關乎人類的夢想。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world/2012/11/121110_usa2012_afterelection_comment.shtml
美國的力量
在他勝選後的演講裏,奧巴馬總統指出: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多的財富,但她的富饒卻非因此而來;她有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但她的強大並非由此而生;美國的大學和文化為全世界所傾慕,但並非此故世界各國的人都願意踏上美國的海岸。而真正使美國獨特卓越的是那些把世界上最有差異的民族團結在一起的各種紐帶。
這印證了美國的國訓:合眾為一。而能將世界上最異質的民族統一成一個最強大的民族,奧巴馬總統說,其秘密在於的這個信念:"當我們每一個個人能夠追求各自的夢想時,我們還是一個美國家庭,作為同一個民族和人民,我們俱榮俱損。"只有建立和維護"一個大度的美國,一個慈悲的美國和一個寬容的美國",美國才能維持她的強大。
在經歷艱苦激烈的競選後,政敵和他們的追隨者能夠握手言和,並表達出意願,超越黨派利益為國家尋求合作和共處,也只能在接受和珍惜多元的民主體制下實現。民主不是加深分歧和仇視的手段,相反,它是解決衝突和尋求妥協的機制。
正如奧巴馬總統所說:"在一個三億多人的國度裏,民主會充滿喧囂、變得麻煩和複雜。但我們這些爭吵正是自由的標記。我們不要忘記,在我們說話之際,在遙遠的國度還有許多人民正在冒著生命危險去爭得一個機會,去辯論他們關心的事物,去爭得能像我們一樣投票的機會。"
毫無疑問,羅姆尼和奧巴馬在維護美國民主和自由上基本沒有分歧,但在如何幫助更弱小和掙扎中的同胞們這個問題上,奧巴馬彰顯出更多的同情、慈悲、互助和溫馨。這就是為什麼,即便更多的美國選民相信羅姆尼在處理經濟危機上會技高一籌,但美國人最終選擇了奧巴馬,因為更多的人相信他的慈悲心腸。
這一選擇也顯示出,美國的多數選民寧意付出部分經濟代價,也要維護社會團結和公正等價值觀。美國後物質主義的年輕一代在公平、女權、種族平等、同性戀婚姻等諸多社會問題上已經發出自己的主體聲音,並開始左右美國政治方向。
在美國總統選舉緊鑼密鼓階段,我以為,2008年的金融風暴和2012年的桑迪颶風其實都為奧巴馬的連任成功助了一臂之力。奧巴馬的當選,在我看來,是年輕美國、多元美國、樂觀美國和互助美國的勝利,預示著暴風雨過去後,天空會更晴朗,甚至彩霞當空。
西方童話裏說道,跟隨者彩虹,我們可以找到滿缽金子。奧巴馬的彩虹聯盟可能會讓他的預言成真:"對美國來說,最好的日子還未到來!"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