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種籽實小體制外教學 回歸生態

2012/11/06 22:20
3,929次瀏覽 ・ 5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5
檢舉

 「空堂學習」是新北市烏來山區種籽實驗小學的獨有特色,走進校園,傳來學童的嘻鬧聲,種籽實小強調自主學習與親師共學,考量每位學童的特殊性及自主性,希望讓他們在這體制外的學校建立屬於自己的學習方式。

 

照片

▲學生收成的菜,可帶回家煮食。攝影/林睿哲

 種籽實小全名「新北市烏來區信賢種籽親子實驗國民小學」,民國八十三年由一群對教育抱有熱忱的家長,並在創校人李雅卿不斷奔走與政府協助下成立,以「自主學習」、「熱愛生命」、「清明自在」、「真實生活」為教育的核心目標。

 「學校是長出來的」,種籽實小校長黃瑋寧表示,種籽實小希望針對學童的獨特性,設計不同教材,打破現有體制帶給教師的觀念,並重新設想有益於孩子快樂、扎實成長的要件,再利用學校資源量身打造適合他們的學習方式,藉此達到「適性教學」的目標。

自由探索 培養能力

 此概念運作下,「空堂學習」應運而生,是種籽實小的教學特色,如大學一般,除國文與數學二門必修課,其餘課表由學生自己決定,學生可運用課與課之間的空堂,選擇接續上一堂課程的補助教學或自由探索校區各種資源。例如小農夫社團或是由單車教練協助帶領,從騎單車中了解機械原理及身體操控的課程等,藉此從中發掘興趣,進而培養優勢與能力。

 黃瑋寧說明,「我們不稱(種籽實小)學校,我們稱學習場域」,場域內,學生與教師站在同一平面,讓孩子知道「尊重與平等是基礎原則」,成人扮演的角色是孩童遇到問題時從旁協助並能一起討論的人。

 義工帶領 經驗教學

 作為一般教育體制外的新北市烏來山區種籽實驗小學,課程與環境緊密結合,不僅充分利用校園生態池教授自然課程,家長在校開設「小農夫社團」課程,亦為學校特色之一。「小農夫社團」由義工媽媽帶領,採自由選課,學生可擁有自己的田地,學習親手栽種作物。

 「小農夫社團」已有多年上課經驗,今年由至柔媽媽和姿尹媽媽帶領,於每周五上午,在校內特別劃分的範圍,學生以多人組成小組或一人為單位在分配的土地上學習耕作。至柔媽媽表示,每學期會由不同家長上課,因習慣不同,各自教授不同的種植方式。例如這學期便嘗試了「三姊妹法」與「厚土種植法」,至柔媽媽說表示,她並不是非常專業的農夫,只透過自學教小朋友簡易的方法,「我也在實驗厚土種植法」。至柔媽媽驗證了種籽實小校長黃瑋寧所言,他們不稱種籽實小為校園,而是「學習場域」,每個進來的人都在學習。

 今年轉學、目前就讀種籽實小二年級的林翰甫,並非一開始就加入小農夫社團,但義工媽媽表示,他總是認真留到最後。採訪當天,林翰甫在自己農地上除草、施肥外,還因在堆肥中挖到蚯蚓而興奮不已,他表示,這代表著自己的農地可更肥沃些。林翰甫說:「我比較喜歡種籽實小,不像以前上課人多又擠,這裡一班十幾個人很舒服!」

適性發展 維護生態

 至柔媽媽的女兒目前就讀種籽實小,也是轉學生,她表示,女兒曾待過一般教育體制,學業或各方面表現皆十分良好,但至柔媽媽提及,她不希望女兒在「權威價值中尋找答案,而不了解自己」,她不樂見女兒只有單一價值,她說:「我覺得種籽實小最棒的地方是,學生自己選課,因而可能有空堂,這便是教學的留白,讓小朋友可以發揮、思考,以便認識自己、了解自己需要什麼。」

 另外,種籽實小於民國九十三年建造三座生態池,藉此發展許多自然課程,除認識池內動植物,更特別的是,老師會定期帶領學生下水,除雜草、清理生態池等,皆由師生協力完成。

 校長黃瑋寧表示,目前最重要就是維護生態池,由老師帶領學生下水清理,如此一來,不僅可接觸、認識真實環境,還能了解生態池動植物習性,以達到「如何運用生態池,而不破壞生態」的目標。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