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今天 池上飯包 不賣飯包

2012/11/02 17:03
3,495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5
檢舉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subtitles off, selected

      緣由:報導「2012文化創意博覽會之池上飯包」
      時間:101年10月19日(五)
      地點:台北市
      音樂:創用CC by Marcin brzozowski
      http://www.jamendo.com/en/list/a111199/fugue-robert-haas-brzozowski
      參考資料
                1.悟饕官網

       

      口白:

      「便當」一詞 最早源於 南宋時期
      意思是「便利的東西」
      傳入日本後 稱為「弁当」
      在早期 台灣 以閩南語 稱之為「飯包」
      因受 日治時期影響 慣稱為 「便當」

      而池上飯包 還是堅持

      稱為「飯包」而 不稱為「便當」

      照片

      池上飯包 是一個 將近百年
      很重要的 代表台灣味的 美食文化

      1939年還 在日據時代
      我們的 創始人 老太太
      她就從 當地 採集蕃薯
      用油炸方式 作兩個蕃薯餅
      用月桃葉 包起來
      就在 池上的月台 開始販賣
      之後 剛好 因緣際會
      老太太 接觸了 一個作木片的 木片商
      他介紹她  用木片 來包這個食物
      後來 也因為這樣
      發現到木片 因為 會吸收水分的原因
      讓米飯 吃起來 更Q 更香
      而且附和 一些木頭香氣
      冷掉 也更好吃

      現在我們 在台灣 有二百二十家門市
      吃到的 都是 第四代 飯包
      後來有 第五代飯包
      是為了 我們要 重現 原來傳統的風味
      所做出來的 紀念飯包
      是沒有 販售用的
      這就是 整個飯包 演進的過程
      所以 我們希望 藉由 這樣的過程
      讓大家 以後吃到 池上飯包的時候
      能感念 創始人 那一份的用心

      為什麼叫 悟饕呢
      看我的 logo(招牌) 就可以 知道
      其實 看起來
      很像一隻手 拿了一個碗
      用筷子 在吃飯
      當你 在吃飯的時候
      就會 領悟這份 池上飯包的用心
      在作的人的 用心
      在種米的人的 用心
      在作業時的 用心
      還有 我們 創始人
      當初 在創立 這池上飯包的 體貼之外
      跟用餐問題的 愛心跟用心
      吃飯包 也能吃的 有創意
      把文化 吃進去

      在文化創意博覽會 展區裡
      中午時 很多人 要來買飯包
      但是 他們 今天
      不賣飯包  只賣文化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