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台北北區家扶中心啟動傳愛列車,串起保護網絡,讓愛終止暴力!

2012/10/13 17:29
2,779次瀏覽 ・ 1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2012用愛包圍,保護兒童Let’s Go 

……,大概是國小一年級,爸爸只要喝酒回來就會發脾氣,然後摔家裡的東西,接著不管多晚,都會把我跟弟弟叫起來打,最嚴重的一次是拿水管打我,讓我痛了很久…… 。後來,聽說是隔壁的阿姨經常聽到我們的哭聲,去跟社會局反映,我們家才獲得幫忙,而爸爸也努力的去改變自己(摘錄自過去曾受家扶基金會服務對象阿坤的一段話)

照片

根據內政部兒童局統計資料顯示,民國99年、100年分別有18,454名及17,667名兒童遭到到各種形式的虐待,然光是民國101年上半年,受虐兒的人數攀升到10,054名,預估今年度的受虐人數極可能再創歷年新高,這些數字代表著兒童的身心遭受嚴重戕害,有些無辜的小生命甚至來不及長大就離開人世,令人惋惜!

台北北區家扶中心長期投入兒童保護工作,為了替這群弱勢中的弱勢發聲,於民國101年10月13(六)在天母SOGO百貨公司旁廣場辦理「2012 用愛包圍,保護兒童Let’s  GO」兒童保護宣導活動,現場設有:身體密碼、兒童保護者聯盟、小孩要笑嗨嗨、兒保小常識等有獎徵答等攤位,希望藉由遊戲闖關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讓民眾了解何謂兒童虐待、如何避免兒童虐待,以及遭到兒童虐待的求助管道。活動現場最受矚目的是邀請到兒童保護網絡中的重人士亦來共襄盛舉,包括台北北區中心扶幼委員會蔡明哲副主委、台北市士林區忠誠里曾坤來里長、台北市士林區雨農民國小學留素芹校長、台北市士林分局蘭雅派出所林俊祺副所長、台北大直愛鄰小兒專科診所張凱忻院長、法律扶助基金會士林分會長張菊芳律師分別在廣場內各定點擔任各愛心守護站站長,透過啟動傳愛列車通過各愛心守護站方式,象徵串起兒童保護網絡,彼此緊密的連結,全體人員大聲呼喊「用愛包圍守護兒童,保護兒童Let’s Go」。

照片
照片

為了幫助像阿坤這樣的孩子,讓受虐兒擁有一個安全的家,台北北區家扶中心謝曉雯主任呼籲民眾正視預防兒童虐待議題,希望大家的「雞婆」,眼觀四方、耳聽八方多留意身邊的孩子,強化守護受虐兒的社會網絡,只要哪裡出現受虐兒,馬上立刻挺身通報,幫助受虐兒。此外,兒童受暴後的生理創傷雖然會消失,但是心理創傷卻需要很長的時間療癒,更需要付出龐大的社會成本去輔導、治療家扶基金過去曾經針對服務過的個案做統計平均一個受忽視的虐童,一年將產生二十六萬多元的社會成本;此外孩子們有模仿能力,不知不覺中也將暴力模式施加下一代,國內媒體也曾報導一戶雲林的家庭,暴力循環已傳遞4個世代,美國學者鮑文(Bowen)研究也指出,家庭暴力最多可形成八個世代的循環。因此,兒童虐待的影響的層面既廣且深,亟需國人多加關注及投入其中。

根據內政部兒童的統計資料發現兒童保護案件的通報來源有「社會工作人員」、「教育人員」、「醫師人員」、「保育人員」、「警察」、「司法人員」、「村里幹事」、「父或母」、「鄰居及社會人士」等,在這些通報人士中,除了「父或母」及「鄰居及社會人士」外,其餘人士在執行業務中若有發現兒虐事件時均負有責任通報的義務,所以大宗的通報案件來自於責任通報,而「鄰居及社會人士」並非責任通報,通報比例相對來得低。民國99年、100年及101年上半年的通報數量分別為30,947案、28,955案及18,567案,其中「鄰居及社會人士」的通報案量分別為2,579案、2,008案及811案,佔總數的8.33%、6.93%及4.36%,且通報量有逐年下滑的趨勢。謝曉雯主任表示由於政府及家扶基金會過去的努力,使得兒童保護網絡內負有通報責任的人士能夠敏感地發掘出兒虐個案,但「鄰居及社會人士」通報量的下滑是一種提醒,社區民眾不若前述人士有受過相關的專業訓練,對於兒童保護的內涵理解自然不若專業人士,通報數量低自然是可以理解。謝曉雯主任也強調關心受虐兒無關乎專業,只要有心誰都可以是保護兒童的好鄰居,比如說當您時常聽到鄰居小孩淒厲的哭聲、看到孩子在該上課時間卻沒去上課、看到孩子夜間在外玩耍及穿著不合時宜的衣服(夏天穿長袖)等,這個時候只要您跟上述網絡內的人員如社工人員、教育人員反映,或是主動撥打「113」向政府通報,或撥打家扶專線「0800-078585您請幫我幫我」,每個人只要多一分熱心,孩子受到的傷害程度就會少一點。

台北北區家扶中心扶幼委員會蔡明哲副主委感謝社區民眾熱情參與、兒童保護網絡中的重人士共襄盛舉及三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永慶房屋、紐約人壽及英國保誠人壽等企業熱情贊助,使本活動順利舉行,對家扶與受虐兒童少年都是一股正向的能量!台北北區家扶中心將持續努力不懈地深耕服務地區之社區,期待培育更多兒童保護種子,建構更為完整綿密的兒童保護社會網絡。

照片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