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教育2.0,從那瑪夏、台南開始
概念形成了後,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與大地旅人在台灣北中南東四區規劃了四場『能源教育2.0暨社區轉型工作坊』。前兩場分別選在如詩如畫,卻也飽受災害凌虐的高雄那瑪夏區的民權國小以及素來以卓越能源教育知名的台南市後壁區的永安國小起跑。
兩場工作坊我們均從『調適與轉型』這個主題出發。社區轉型跟能源議題有什麼關係?介紹為什麼需要協助社區轉型、強化社區韌性與恢復力?在『產油頂峰期(peak oil)』來臨時,已經患有石油上癮症的現代人,可以如何因應缺少石油的窘況?會中我們也分享了一些具體的方法,例如某些社區透過發行社區貨幣,建立社區互助互惠的機制,讓社區中成員的能力與彼此的需求可以互相滿足,相互提供服務,以減少耗用能源的交通往來需求;透過都市農耕、雨水蒐集等等策略,讓生活在都市的人,也能學習利用在地的資源,而不必總是依賴由外輸入的資源。而因應地方的特色,在那瑪夏我們邀請了學校家長來分享布農族與鄒族人如何於善用當地的植物資源。而在台南後壁,我們則拜訪了國寶級建造竹屋的廖枝德老師傅,並參訪了林振隆先生在自家土地上建造中的一棟竹屋。因為善用當地資源自然是減碳的生活技能之一。無論身處鄉村或都市,都是如此。
重建是轉型的契機
民權國小是莫拉克風災後的重建學校,在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的資助下,這座相對低碳的綠建築設計不僅是一個當地的教學中心,未來也將扮演著社區防災與庇護的場所,準備與當地社區一起面對未來更多挑戰。到過民權國小的人,一定會讚嘆與好奇學校與工程單位如何克服艱難的交通條件,完成這座美得讓人不想離開的校園?吳庭育校長幽默卻感人的故事雖然此刻聽來輕鬆有趣,相信重建歷程背後卻藏著莫大的壓力與困難。沒有過人的毅力與全校師生家長的團結,很難一步一腳印地整合在地資源、尋求外來支援,重建校舍。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的邱姿蓉專案經理則透過分享國家地理頻道的紀錄片分享建築師團隊與基金會如何克服脆弱危險的災後道路運送物資建材、考量到教育的需要、又要兼顧友善環境的訴求,而讓教室和圖書館都成為既省能又有在地特色的綠建築。
台南後壁區的永安國小雖然並非災後重建學校,但在新校舍的重建上融合了節能的建築設計,讓學校本身就是一座大教具。在經費有限的限制下,卻反而能營造出低調樸實之美無論採光、通風、用水等,都呈現符合當地文化與環境的親切感。孩子們在課堂中不需空調,有的是稻田、湖光與大環境互動所產生出來的舒適微氣候環境。看到這兩個風格不同的學校,參與者都讚嘆,在這裡學習的孩子們真幸福!而如此節能、善用在地能源與資源的學校,相信能夠引領孩子們從生活中認識能源,也更能面對因為氣候變化引起的各種生活挑戰。
九月、十月新竹台東見
為了持續將能源教育2.0的觀點以及台達電贊助綠建築校園的重建經驗分享給台灣其他地區的教師與社區朋友們。九月與十月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與大地旅人團隊將分別在新竹、台東舉辦兩場次的課程。除了分享轉型、調適與能源議題的相關性之外,在新竹,我們將應用民富國小場地透過都市農耕的實作,示範應用在地資源與能源的實際方法。參與者還有機會一窺民富國小的零碳教室有什麼奧妙。而在台東,我們將拜訪台灣永續校園的前輩鄭漢文校長所經營的桃源國小,也將瞭解當地社區如何善用在地資源與在地智慧來創造真正低碳節能的在地經濟。課程一樣精采可期,請密切注意之後在主辦單位網站上所公布的訊息。
【課程訊息】
「大地旅人環境工作室」
【延伸閱讀】
《調適與轉型 才能面對未來》江慧儀 29-May-12 低碳生活部落格
《轉型城鎮~與地球氣候變遷和諧共存!》江慧儀7-May-11 氣候戰役在台灣節目
----------------------------------------------------------------------------------
公播版DVD與BD已經發行!
由生態作家劉克襄撰稿、民謠詩人陳明章配樂
、廣播金鐘常客田麗雲導讀結合空中攝影師齊柏林史詩般的壯闊空拍
以及公視金鐘團隊精緻呈現的地拍紋理
是2012下半年,不容錯過的環境教材!
更多公播版影片細節,請洽東暉多媒體:02-2382-6769
(「鳥目台灣」公播版販賣所得,將全數再投入後續空拍環境電影製作)
「飛閱台灣-空拍環境影像展」
同步在士林科教館七樓西側特展室展出
每日0900am~1700pm開放 展期至11/30
憑科教館常設館門票免費入場
(逢周一休館)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