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 台語真的沒有字嗎?

地區:
分類:
標籤:
文字-A A +A

文/陳昭誠 2001

  在台灣普?被稱為「台語」並佔台灣母語比率70%以上的語言─真的沒有字嗎?這個議題的緣由,當然是建立在台語是方言、它沒有字的刻版印象上。而這個印象的各種態樣更由於中文優勢的主客趨勢下,呈現出強弱、尊卑、主奴的糾葛思維與身段。然而根據筆者從事台語文創作、研究八年的心得,卻發覺台語是超過百分之九十九有字。當然這兒所指的字,是指有文化根源的漢字,而非造字或拼音字。這裏就讓我簡單舉例性的一一剖析吧!

 

自台灣有人倡行母語以來,匆匆十年有餘,相關學者都清楚台語與華語大致有75%是互融共通的,所以他們都想當然台語是75%左右有字25%沒有字,所以主張拼音加入甚至全盤代之。其實當您用翻譯式的直覺對應中文的白話去找字的話,除了難免差錯疏漏外,當然會找不到字,畢竟中文的建立也不過近百年的事,所以當你肯放大胸懷在整個漢文化的詞藻字眼裏去找的話,應該並非難事啊!這兒就舉些較近代文言文做為範例:

  例一:台灣文獻叢刊嶺南 胡建偉纂著的澎湖紀略卷五仕途第八行「庶不負有司作與之意……」;劉銘傳上台灣驟難改設省會謹陳管見疏中後段「庶可無勞內地……」(筆按:前項用字類詞俯拾皆是)。這裏的「庶」翻做白話正是中文的「才」,而「才」在古文裏,如「庶才不致」,是語助詞,「庶」才是主語,顯然現代白話是棄「庶」不用而用「才」做主語了。庶中文讀ㄕㄨˋ,台語人因不知道怎麼念就降下平念ㄕㄨ──(同台語事的音)─而造就了忘我的文讀[1]。其實若用台語的白話直接對應文言詞去念:「ziah不…及ziah可無勞…」不正好融會貫通了嗎!要知道「庶」正是「蔗、遮」的字根(韻母所在),蔗、遮的台語讀zià、zia,參酌對照之下,文言的「庶」,台語讀做ziah不就「庶是正港e讀法、寫法嗎」。再深入來說,「庶」讀ziah不讀su的好處多多,蓋「庶務與事務、庶民與士民」之間的音讀,就可以清楚而避免混淆了!這妙處真所謂台語的「一兼二顧,摸蜆仔兼洗褲」啊!

  例二:泉音「四kè去」、漳音「四kùe去」。台文界率多寫「四界去」,界,音kaì,實不適當。武林 郁永河裨海紀遊卷上第五行:「半步間,往返四過…」不正一清二楚的寫出來麼!我們再用白話同音類詞順序演念─「過來!過去!緊過來,緊過去!四過來!四過去!」─這一念不豁然而通嗎?如果你還不信,請到台南鄉間一處叫「四過」的地方走走,一定好玩啊!

  在這兒我們回頭提出一些台語對應中文卻讓學者找不到的字:
--
  夏威夷大學鄭良偉教授多年來常在發表的論文裏,提到沒有漢字的三個例子。那就是一、cahcab,二、qùi,三、quiqai。他主張三組的前者有字後者沒字,在這六個音節要分開的前題下應該漢羅併用。在這一個例子裏台華雙語辭典的編纂楊青矗先生是用文白一字雙讀處理的,顯然他沒考慮到台語插牌cab之間的不同。其實簡而言之,台語的cahcab,正好對應中文的罷!
--
  第二個例:qùi─這個例子就比較複雜。中文的本字應為「?」─關尹子六七篇:「以?生萬物」可為古先証。本讀qùi,證據在春秋傳:「齊人來氣諸侯。」這裏「氣」是的意思,義與 通,而的音很清楚是qùi的音才讀得通(有意義),是故─總為了漢文化因斷代動亂而使氣、?混用,致中文前身的漢文已剩可憐的一個音節了。然而這樣的事証,並不代表筆者主張「氣」讀qùi而?讀qì,而是與中文相容的「氣」直接讀qì,而qùi另找其字。我想除拼音外,心部的「忥」字應該是最恰當傳神了!「忥」的本義也正好是氣息的氣。至於qì與qùi為什麼要分開呢?一口氣跟一口qùi的截然不同就是很好的明証!其他更精細的類詞比較大家是可以經探索而知其奧妙吧!
--
  第三個例子,quiqaiquiqai必須分開的理由在於台語的「qai查嫫、真爻qai、qai搏跮」這幾句話,畢竟是無法用「開」字來寫讀的。這裏我們不妨大膽用字形的拆解,回到當初造字的象形去理解,開的字根「幵」讀做qai(中國的開也寫做幵);則qai寫做幵、「開」專讀做qui,不是可以迎刃而解嗎?
  另外尚有一般教材或寫作的錯例,例如把中文的老鼠改寫成鳥鼠,造成鼠輩的滿天飛;i?寫做掖種改字做;「喝」寫讀做huah─而不知其為had。…更離譜的是─把熨衫寫成燙衣、最後一目寫成最後一眼,真令人不忍卒讀啊!
--
  綜合上述的二大項五個小例子,簡略提示所指出的是:我們必須跨時空去了然漢文化的根由與變遷,是以文化也好,文字、語言的音義也好,都是一種參差複合的遞變,而非完整的一脈相傳。換一個角度來說,以一個音節,動詞倍數對方(中文)的語系[2]去牽就對方,當然台語是會找不到一些字。然而從中文很多同音字的特性看來,很多中文的同音字是台語的不同音字;反之,較少的台語同音字是中文的不同音字。再來中文有一種一字多音或破音濫用於多處的現象,用文法分析很難通透的問題,台語是必須跳脫寫出自己的用字與規律的。這裏就當做另外重要的議題,他日再論了。
--
  總的來說,若通過深入研究,我相信台語是有字的。我所擔心的是:台灣的文化界對中文的依賴,縱使錯亂也要維護它不打緊,往往也把中文的錯亂帶到台文來,「阿媽寫成阿嬤」就是一例。另一方面台文界意識形態的空洞化,儘管嘴巴大談脫漢論的倀言;手寫的縱也包括非漢字的各式符號,其內容卻慢慢向中文靠攏了!當然華語
為大東方普遍溝通的工具是沒啥問題,選擇它做為文化的語言也應該得到你我的尊重。問題是漢文化豐富感性的音節在那裏呢?漢文化細緻綿密的表意系統又跑到那
兒去呢!啊!文化的脈動─如果端賴強者愈強,大恐龍的滅種該是咱們要深思警惕的。而人類的文明若沒有弱者的再生奮發以致啟動多元良性的激盪,則台灣文化的
根本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diego.chen.56

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如果當年國民黨將國語列必修是一種壓迫,那麼將台語列必修不也是一種壓迫嗎?何不將國語及台語同列選修,讓人民自己選擇。

cuax

每碰到一個山頭,又有一種新發明,或是新創字理論及新閩南語的拼寫法。已經到讓人眼花繚亂,不知所從了!不料,後繼者,依然樂此不疲,還有出書演講甚至基金會當靠山。如此,三而四的一再的重造輪子(reinvent the wheels)。不知後繼者,有否看看百年間的前輩之成果,可以加以修正或提出補正性的理論。前些日子在成功大學的台語文學用字論戰雙方人馬隔空陣,小蔣(台羅/TL派)及老黃(漢字使用派)之肉搏戰之爭可見一般。

?

看不懂您的批評。文中既無新拼寫也無新創字。

cuax

閣下的拼音法,以IPA(國際音標)分析可看出:
z->(IPA/以下同) ts (同於"台語通用拼音"/DT)
c-> tsh (同於台語通用拼音/DT)
q-> kh (q表示kh較少拼音法用)
k-> k (同於TL)

而聲調(tone)符號同於POJ(白話字/教羅)或台羅(TL).
再來合詞上閣下沒有採用變調(tone sandhi)表示.

因此結論這種拼音法據分析可能是閣下合編創出來的。

cuax

對不起,不知閣下的拉丁字母拼字法是用哪種拼音法?

2

加入時間: 2007.05.29

hon

加入時間: 2007.05.29
255則報導
3則影音
0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轉貼] 台語真的沒有字嗎?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926篇報導,共12,789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926篇報導

12,789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