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學校

文字-A A +A

◆文/「東基公益」發展室管理師  王秀亭

  為了讓年近九旬的媽媽有重新「接受教育」的機會,2021年五月兒子鼓勵媽媽來到專門給老人「上學」的一粒麥子基金會「關廟日間照顧中心」,開啟了多彩生活。跟著老師做手作、運動,吃得營養豐富,樂於跟兒孫分享上課點滴……還把家裡的一面牆變成手作品的展示空間。媽媽變得開朗、活潑、有自信,常把笑容掛臉上。這所「老人學校」讓媽媽開心上學,兒孫能安心工作。


▲運動輔療是楊數阿嬤(第一排右三)喜愛的課程之一,每次上課總是坐在最前排,跟著老師動起來。攝影/楊茹晴

上緊發條

  在大學任教、已婚的林世哲回想著臥床多年的父親2020年十月過世後,習慣把憂愁與煩惱往心裡藏的母親獨居老宅,無論是情緒、生活需求、安全等各方面,都使兄弟們難以放心。但四個兄弟,一個住在台北、一個在澳洲、一個在「天上」,只有在屏東教書的他離老家最近,於是一週回老家四次陪伴母親,成為生活日常。

  時常要屏東、台南來回跑的林老師,光是單趟車程至少四十分鐘起跳,每月油錢破萬是家常便飯,但最惱人的其實是時間被嚴重壓縮。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時,要在有限時間內,完成生活瑣事、教學工作、家庭事物,才能回老家陪伴母親。許多事情必須有所割捨,尤其在教學及學術研究上的要求,當時幾乎都在「著火」。

  林老師曾為長期臥床的父親申請過長期照顧資源,深知長照服務對長輩及家屬的幫助,遂嘗試為獨居的母親申請長照服務,強烈希望媽媽可以走出去,讓人生再出發,抱著「還有機會學習」的期待。經過各方面的評估後,母親開始接受關廟日照半日托的服務。

上學去

  林老師說,媽媽怕花錢、怕被人家笑,一開始很排斥到日照中心。但媽媽兒時讀過小學夜間識字班,留有美好的上學回憶,提到上學,內心是歡喜的。加上知道老人學校就像當年的小學一樣不用付學費,兒子因工作無法回家陪伴的白天時間,會有人照顧,為讓家人放心,逐漸接受到日照中心上課。

▲楊數阿嬤在關廟日照手作許多作品,並將得意之作展示在家中人員進出的必經之路。攝影/林世哲

  楊數阿嬤從一週只去兩天,逐漸增加到五天,林老師也感覺到母親的改變。例如:衣服穿搭不再只有居家服,每天睡前會先選配好隔天的上學服裝;團體生活使說話語詞變得豐富,以前連再見、謝謝、感恩都因害羞而難以說出口,如今可以很自然地和親友互動,也常和家人分享上課點滴及快樂。

  長期茹素卻將許多種水果列為拒絕往來戶的楊數阿嬤,因為日照中心的團體影響力,現在竟然什麼都吃。把日照中心視為「學校」,對於醫護人員到學校裡衛教的醫療觀念可是言聽計從,以往常讓家人捏把冷汗的錯誤傷口處理方式,不再堅持使用,知道要先消毒,還要勤洗手、多運動才能保健康。

  此外,楊數阿嬤雖已九十二歲高齡,在老人學校裡做手工藝、考驗數學運算能力與記憶力都表現得很優秀,常被老師誇讚。身體狀況、活動能力也不輸給年紀較輕的「同學」,無形間提升了自信。還時常帶自己的手作品回家珍藏,家裡就有一個專屬的展示空間。

安心與放心

  「媽媽到日照中心,給家人最大的幫助,就是安心和放心。」林老師進一步說明,放心的是日照有營養師把關餐食,不必擔心媽媽吃飯和營養問題。媽媽也不再喊著「無伴」,做事沒動力,如今有老師和同學陪伴,用各種課程填滿了生活。日照團隊也會幫忙觀測媽媽的身體狀況,有一回觀察到媽媽連日飲食不佳、步態不穩、雙手力量些微異常,提醒家屬注意後,家人緊急帶媽媽就醫,及時發現小中風,治療後恢復良好。

  再者,對家人來說可以安心工作。林老師回憶,父親臥床期間,最害怕照顧父親的外籍看護在上班時間或半夜打來電話,當時都必須立即飛奔回家,時日一久,只要聽到電話聲,就覺得恐怖,因為一定是老家發生事情了。如今,電話聲響起,已不覺得恐怖,那是關廟日照給家屬防範於未然的提醒或告知,「有日照,真好。」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23.09.26

東基公益

加入時間: 2023.09.26
5則報導
0則影音
0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Run伴,更是「歌」伴

2024-01-04
瀏覽:
7,475
推:
0
回應:
0

重陽敬老有禮了!

2023-11-01
瀏覽:
4,476
推:
0
回應:
0

池上「友雞舍」

2023-10-24
瀏覽:
4,357
推:
1
回應:
0

老人學校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7,374篇報導,共12,827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7,374篇報導

12,827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