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台灣檜木唱歌 嘉義未來新星

文字-A A +A

【記者林思汝/嘉義報導】

  2010年11月3日禮拜三,嘉義市興嘉公園有街頭藝人范欽章在現場表演,其所拿的樂器檜笛,和主題「聽檜木在唱歌」互相呼應。特殊的檜笛,材料為嘉義特有的阿里山檜木,其製作的過程經過無數的改良,終於成為現在的成品,未來期望透過街頭表演和商店的宣傳,讓更多嘉義市民接觸檜笛,欣賞其獨特的美。

  嘉義市興嘉公園一處松樹下,許多老人家聚在一起下象棋,街頭藝人范欽章在旁拿起檜笛,閉上眼睛,沉醉地吹奏出一首首老歌,「聽台灣檜木唱歌」的板子佇立在一旁,誇張的語句使旁人駐足觀賞,過沒多久,聚集不少圍觀的觀眾,聽到忘情處,大家搶著點《王昭君》、《能不能留住你》等經典老歌,還有人把現場當成卡拉ok,忘情地對著麥克風高歌一曲,現場觀眾陳明註,隨手拈來一片薄薄的松葉,就和范欽章合奏,松葉吹出的聲音和樂曲非常契合,現場觀眾忍不住拍手叫好,陳明註表示:「覺得他吹得不錯,所以想和他一起演奏曲子。」大家配合著悠揚的樂曲拍打節奏,現場氣氛歡樂又和諧。

手捧檜笛,認真吹奏每一首樂曲的范欽章。

記者林思汝/攝影

 

  會以「聽台灣檜木唱歌」為主題,樂器上大有文章,當天演奏的檜笛,顧名思義是以檜木製成,當初會有這構想,是范欽章的朋友張福昇提出,「有一天看到范欽章拿出義大利製的木笛,突然想到,為什麼不能用阿里山檜木做呢?」他說道。這靈光一閃,讓范欽章和張福昇開始著手於這塊領域,他們認為把土製的陶笛,轉變成檜木材質意義重大,「檜木是嘉義的特產,也是全世界數一數二的好品質,檜木做的檜笛只有嘉義有,能完全表達嘉義意象。」范欽章自豪地說道。對嘉義充滿熱愛的他們,不斷調整檜笛的音色和構造,終於在一年前達到音色穩定的狀態。  

  檜笛在許多方面都和陶笛雷同,但最大的不同在於陶笛用捏塑而成,檜笛則是雕刻,需要有一定的雕刻技術才能製作,但是檜笛成功率較高,因其雕刻完就可直接吹奏,不像陶笛需經過燒窯,較容易損壞。而最讓范欽章喜愛檜笛的原因是檜木本身的特色,「每一塊檜木的紋路都不同,做出來的每件作品都是獨一無二,而且檜木自然散發的香味,是陶笛所沒有的。」他滿意地說道。身為范欽章學生的朱子衿和朱子佩,對於兩者皆有涉獵,認為兩者最大的不同在於安全上,朱子佩表示:「陶笛是由土所燒製而成,重量比檜笛重,摔到地上就會壞掉,但檜笛卻沒有這方面的困擾。」在音色上,她們認為檜笛比陶笛柔軟,但在吹奏技巧上,和陶笛並無兩樣。

各式各樣不同形狀的檜笛,可感受創作者的玩心和努力的心血。

記者林思汝/攝影

 

  雖然檜笛有眾多優點,但並沒有打開知名度,因而范欽章和喜愛檜笛的朋友,一起組成「台灣檜笛工坊」,持續製作品質優良的檜笛,也和朋友們組成檜笛隊,希望藉由到處表演,讓大家知道檜笛這樂器,這些動作都是想讓嘉義人瞭解檜笛所蘊含的嘉義特色,他們都期望檜笛能成為嘉義未來的特產,「嘴裡吃得是雞肉飯,耳朵聽得是台灣檜木在唱歌。」范欽章充滿期待地說道,未來的藍圖,工坊的各位都在努力實踐。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1

加入時間: 2008.03.13

中正E報

加入時間: 2008.03.13
4,510則報導
2,183則影音
569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9:43

歲月流轉 走進嘉義西市場

2024-04-22
瀏覽:
3,363
推:
1
回應:
0
7:44

嘉義雙語教育 英文從小學起

2024-04-22
瀏覽:
2,994
推:
2
回應:
1
8:11

消失的影響力? 淺談學生媒體

2024-04-22
瀏覽:
2,082
推:
0
回應:
0

嘉市新氣象 西區大發展

2024-04-15
瀏覽:
12,564
推:
22
回應:
0
2:58

傳統手工製香 堅守文化價值

2024-04-15
瀏覽:
7,071
推:
1
回應:
0
2:50

人間月老 媒那麼簡單

2024-04-15
瀏覽:
4,278
推:
4
回應:
0

守護傳統建築 竹崎鄉土角厝文化

2024-04-08
瀏覽:
5,844
推:
1
回應:
0

鵪居樂業 納入法規後的鵪鶉產業

2024-04-08
瀏覽:
5,163
推:
1
回應:
0
2:59

獨劇特色 訴說台灣故事

2024-04-08
瀏覽:
8,924
推:
5
回應:
0

手繪看板師傅 一筆一畫的電影世界

2024-04-01
瀏覽:
3,956
推:
0
回應:
0

聽台灣檜木唱歌 嘉義未來新星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7,125篇報導,共12,815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7,125篇報導

12,815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