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畫家李璐宇的鋦瓷工藝

文字-A A +A

80後新銳藝術家李璐宇。

(記者鄭松維∕台北報導)在台灣的民間習俗,破碗是不放在家裡面的,瓷碗是很容易碎裂的物品,通常破了就只好丟棄,但如果是具有紀念價值或者是名貴的瓷器,則另當別論。在早年農業時代的鄉下,經常看到頭戴斗笠的阿伯,肩挑扁擔,兩端各一個提梁小木櫃,裡頭裝各種工具和生火用的風箱,扁擔上掛著三角飛檐旗,手裡耍著撥浪鼓或小銅鑼,走街串巷吆喝「補硘(ㄏㄨㄟ)仔、補硘仔…」,老人家是專門修補破碗破瓷的鋦匠。時至今日,台師大博士生、80後的新銳藝術家李璐宇也學著鋦瓷工藝,令人大開眼界。

李璐宇在大陸是小有名氣的青年畫家,目前為中國書畫家聯誼會會員、榮寶齋簽約畫家、李可染畫院青年畫院畫家、台灣元墨畫會會員。曾任中央美院繼續教育學院高研班兼任教師、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兼任教師、炎黃藝術館專任教師、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助教。2006年中央美院附中畢業後,免試保送中央美術學院,2010年再獲公費入學研究所,2014年取得中央美院碩士學位。

鋦瓷工藝採用一種近乎完美的套路來面對不完美。

李璐宇表示,學習鋦瓷純粹是出於好奇和興趣,作業過程是當作一項心靈修復的休閒娛樂;手邊一些慣用的茶碗,心不在焉時,碰撞摩擦了表面,出現了小的裂痕、破損、碎紋,但是,經由修繕之後,仍可繼續愛惜地使用。金繕後的瓷器如同身體的疤痕會讓人軫恤,復原之處越發惹人憐愛,親手修補損壞物品,素來就是人類天賦的一類本能,妥善修理的流程是美感之體驗。

金繼殘瓷每一步都要等漆膠風乾,屬於慢工出細活。

李璐宇指出,鋦瓷工藝是採用一種近乎完美的套路來面對不完美,從而填補出殘缺美的完好風物。金繼時先用生漆固胎,塗抹在器物斷面上並放入窯爐中烤乾,然後調製膠合漆,再將斷面上塗抹膠合漆,把兩半密黏在一起,等待徹底乾燥後,削平突出表面的部分,最後上金粉之前,薄塗一層可以蓋住基底、防水的弁柄漆,等漆面略乾,便可以毛筆沾金色粉末,均勻塗在上面。

藝評家羅二松說,金繼每一步都要等漆膠風乾,屬於慢工出細活,作業時要有耐心,集中意志力,一點都馬虎不得,有時補缺、打磨、推光需要反覆操作,次序如同是一番心性的鍛煉,惟有靜下心來,無微不至的面對每道工序,才能修補出好的金繕作品。鋦瓷工藝在歐美國家蔚為風潮,愛好者不全然是為了紓壓心靈,沒有遮掩的「殘缺美」,反而擁有更多的粉絲。

李璐宇水墨作品:左上《安平晚渡》、右上《沙鯤漁火》、左下《斐亭聽濤》、右下《澄臺觀海》。

羅二松表示,市場上大部分的陶瓷器都是批量生產的,因此損壞的器物價格幾乎是比完美的陶器低得多,然而,近幾年社會掀起復古潮流,老阿嬤時期的金繕細活,將殘缺的器物修復完整,經由二次施作讓器物獲得重生,引起了滑世代族群的關注和探索,李璐宇嘗試把器物常規的使用價值,進而提升為集觀賞、收藏和藝術價值的創作項目,是一種追求美好的態度。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22.07.08

鄭松維

加入時間: 2022.07.08
81則報導
1則影音
0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都會藝遊十八周年聯展 中正紀念堂登場

2024-05-11
瀏覽:
2,964
推:
88
回應:
0

大眾媒體對藝文展演活動的影響力

2024-05-10
瀏覽:
1,871
推:
0
回應:
0

新北三峽區前里長伯李坊良的彩繪砧板藝術

2024-04-11
瀏覽:
3,882
推:
37
回應:
0

中央美術學院第一畫室 天價油畫的搖籃

2024-03-27
瀏覽:
2,794
推:
1
回應:
0

淡水頂田寮有機農場 元宵節免費吃湯圓

2024-02-25
瀏覽:
4,245
推:
68
回應:
0

2024年第34屆香港書展台北展前磋商

2024-02-23
瀏覽:
3,555
推:
0
回應:
0

當火車站變成藝術展場 雄獅旅遊實現夢想

2024-02-22
瀏覽:
5,950
推:
46
回應:
0

板橋慈惠宮新春舉辦躦轎腳領發財金

2024-02-15
瀏覽:
3,920
推:
0
回應:
0

北市少警隊cosplay國際動漫節宣導防詐知識

2024-02-06
瀏覽:
3,433
推:
0
回應:
0

水墨畫家李璐宇的鋦瓷工藝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7,890篇報導,共12,843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7,890篇報導

12,843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