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12月5日起全面禁止新型菸品 違者最高處20萬元

文字-A A +A

澳門12月5日起全面禁止新型菸品 違者最高處20萬元

澳門立法會在2022年8月31日表決通過「預防及控制吸菸制度」修正案,新法規定全面禁止製造、分銷、銷售、進口和出口電子煙(含加熱菸)及供口服或鼻吸的菸草製品,包括攜帶進入澳門都屬違法,最高可處20萬元澳門幣,經過90日政府公告後,新法在12月5日正式生效。

澳門政府表示,電子煙商將電子煙包裝為減害、時尚等錯誤訊息,誘導青少年吸食,致使電子煙在各國的使用情況尤其在年輕族群中快速增長。

根據《澳門青少年煙草使用調查》,2021年13 至15 歲中學生人群的電子煙使用率為4.0%,較2015年的2.6%高1.4個百分點,同時也比紙菸吸菸率2.1%高出許多。12月5日新法生效後,違法的「個人」將被處澳門幣4,000元罰款(約新台幣15,762元),若是「實體店家或菸草業」違法,將被科處澳門幣2萬至20萬元(約新台幣76,217至762,172元)。

澳門政府表示,禁止新型(興)菸品(包括電子煙及加熱菸)是為了減少年輕人接觸新型菸品的機會,除加強立法和執法工作外,亦將持續加強控菸宣傳教育工作,尤其是針對青少年的菸品危害及電子煙菸害的宣導與教育,以增強年輕人拒絕使用菸品的能力,達到降低吸菸人群的目標,並呼籲大眾為自己和他人的健康應拒絶並遠離菸品。

同時,根據2022年《澳門人口煙草使用調查》結果顯示,2011年至2022年間,吸紙菸人數由79400人降至59700人,紙菸使用率由16.6%下降至10.6%,下降幅度為36.1%。澳門紙菸使用率指標已達到世界衛生組織倡議,提早達到WHO訂立的MPOWER目標,於2025年前將吸菸率降低至比2010年少30%,顯示澳門政府控菸措施執行成效顯著。

台灣拒菸聯盟表示,鄰近的香港與澳門已相繼通過禁止電子煙、加熱菸等所有新型菸品的製造、輸入、分銷、展示、廣告與販售,同時禁止攜帶入境, 但台灣的「菸害防制法」已15年半未修訂,修法如此牛步,未來不僅無法禁止菸商推陳出新的新型菸品,連好不容易下降的成人吸菸率及青少年吸菸率都將不降反升!

台灣拒菸聯盟呼籲,為保護年輕人, 維護國人最大健康,立法院應密集黨團朝野協商,執政黨更不該光說不練,唯有本會期確實通過菸害防制修法,才是不讓新型菸品危害台灣年輕世代的應有作為。

參考連結:

無煙澳門健康生活協會 http://www.shlam.org.mo/

香港吸菸與健康委員會 https://www.smokefree.hk/index.php?lang=tc

澳門政府新聞稿 禁止電子煙新規定12月5日生效 違法者最高將被科處20萬澳門元 https://www.gov.mo/zh-hant/news/947365/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1

加入時間: 2020.11.04

台灣拒菸聯盟

加入時間: 2020.11.04
744則報導
0則影音
0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75%民眾認為 新興菸品更容易讓青少年吸菸成癮

2024-05-31
瀏覽:
1,660
推:
0
回應:
0

5.31世界無菸日 沒有菸害防制,沒有健康台灣!

2024-05-30
瀏覽:
1,884
推:
1
回應:
0

不是糖不是酒! 研究曝最毒1物 恐大增胰臟癌機率

2024-05-28
瀏覽:
1,482
推:
1
回應:
0

世衛組織發起運動 打擊新興菸品對青少年行銷

2024-05-27
瀏覽:
2,237
推:
1
回應:
0

想戒菸卻屢次失敗,醫師協助增3倍成功率

2024-05-26
瀏覽:
2,651
推:
1
回應:
0

加熱菸無助戒菸,別傷害自己或親愛的家人

2024-05-25
瀏覽:
3,500
推:
2
回應:
0

電子煙讓卵巢提早老化 但22%年輕女性不理會

2024-05-23
瀏覽:
2,576
推:
10
回應:
0

匯集公益的力量:董氏菸害防制食品營養心理衛生

2024-05-20
瀏覽:
2,110
推:
22
回應:
0

成功戒菸後的陳時中 身體變好野心變大...

2024-05-18
瀏覽:
3,649
推:
19
回應:
0

董氏40年 感謝有您

2024-05-17
瀏覽:
3,185
推:
1
回應:
0

澳門12月5日起全面禁止新型菸品 違者最高處20萬元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8,296篇報導,共12,857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8,296篇報導

12,857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