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家鐘永和 夏日旅行拓展光影視野

文字-A A +A

(記者鄭松維∕台北報導)炎炎夏日何處去?當暑假來臨時,是孩子們最期待的時刻,也是許多家長最頭痛的時刻,苦惱為孩子們該如何安排活動。資深攝影家鐘永和則是在仲夏期間,與三五好友四處旅行,以鏡頭捕捉事物,用心注意去感受,留下生活新記錄,並訂於8月6日至28日,假台北市99∘藝術中心舉辦舉辦《夏日戀情》呂良遠、楊樹森、鐘永和創作聯展。

鐘永和曾任新聞局光華雜誌專任攝影、資編處攝影編輯、星巴克人文藝術顧問、國父紀念館策展諮詢委員、台灣美術館典藏委員。多次受聘為攝影競賽評審,如全省美展、金鐘獎、金鼎獎、觀光局台灣采風攝影比賽、縣市文化局美展攝影項、退輔會國家農場攝影比賽等;攝影集冊著作等身。現為永禾工作室總監,人文攝影家,中華攝影藝術交流學會顧問。

鐘永和是用旅行來拓展攝影視野,累積了30多年的光影歲月,從人文、自然、鄉城素描的角度,紀錄著城鄉美好的風景,上個世紀八○年代,正值台灣農業轉型工業社會,鐘永和開始架起相機,捕捉台灣這片土地的人事地物。攝影作品中有很多草垺的光影,稻米收割後,農民將脫了榖粒的稻草桿「欉」起來,在田裡曬乾後,再堆成草阜,是過去農村常見的景致,如今的農村田野,幾乎已經看不到照片裡的那些草棚,他期盼影像所散發的原鄉氣息,能激發思古之幽情,滿足觀者審美的心靈。

1839年人類發明了「攝影」,2019年欣逢一百八十周年,鐘永和選在這一個非常有意義的日子,出版《鐘影錄》專書以茲紀念,並在全省誠品、金石堂書店公開發行。自2016年在歷史博物館推出「台灣鄉城素描-鐘永和一甲子」攝影展之後,鐘永和便積極投入記錄一生攝影創作軌跡的新書出版計畫,嚴選40年來的精彩攝影作品,將生活行腳及人文觸角的時光記憶付梓成書。

藝評家羅二松指出,一些古老的紀實影像由於採用了傳統的攝影技術,例如銀版攝影術、濕版攝影術等,如今已經幾乎絕版,市面上沒有人懂得運用,這些失傳的技術反而造就影像處理必備的稀缺性和重要性。這類影像作品的收藏價值相對提高,隨著時間的久遠,增值的空間也越來越大,而攝影家的知名度越高,或者未來潛力被看俏,其作品廣受業界的肯定,投資價值顯而易見;坊間作品版數越少,製作等級越高,有攝影家簽名和授權銷售的作品,潛在的升值條件也必然越高。

鐘永和表示,影像紀實是他的生活心境,攝影職場如同一個人在蒙古瀚漠中,享受著孤獨與寂寞,是一種幸福和感性,庶民文化無限寬廣,歲月行移永無止境,看見事物千萬別騷動,徐徐地無聲隨行接近,必能在炎熱的夏日下,隨心所欲探尋療癒的生活風景。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鄭松維

攝影家鐘永和 夏日旅行拓展光影視野

0

加入時間: 2022.07.08

鄭松維

加入時間: 2022.07.08
83則報導
1則影音
0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李敖捐助珍藏中國美術精品 極富慈善拍賣意義

2024-05-28
瀏覽:
1,758
推:
0
回應:
0

藝術不能當作職業?

2024-05-25
瀏覽:
3,011
推:
90
回應:
0

都會藝遊十八周年聯展 中正紀念堂登場

2024-05-11
瀏覽:
3,272
推:
94
回應:
0

大眾媒體對藝文展演活動的影響力

2024-05-10
瀏覽:
2,001
推:
0
回應:
0

新北三峽區前里長伯李坊良的彩繪砧板藝術

2024-04-11
瀏覽:
3,961
推:
37
回應:
0

中央美術學院第一畫室 天價油畫的搖籃

2024-03-27
瀏覽:
2,859
推:
1
回應:
0

淡水頂田寮有機農場 元宵節免費吃湯圓

2024-02-25
瀏覽:
4,333
推:
68
回應:
0

2024年第34屆香港書展台北展前磋商

2024-02-23
瀏覽:
3,641
推:
0
回應:
0

當火車站變成藝術展場 雄獅旅遊實現夢想

2024-02-22
瀏覽:
6,005
推:
46
回應:
0

攝影家鐘永和 夏日旅行拓展光影視野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8,503篇報導,共12,863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8,503篇報導

12,863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