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人際互動 超乎想「巷」的社區營造

地區:
文字-A A +A

【記者許家嘉/台北報導】當都市裡越來越多公寓大廈,建設越來越講究美觀舒適,然而硬體本身是空的,唯有透過人的互動,城市才有生命力。於松山社大「從週遭環境玩社區營造」課程擔任講師的張文斌,從後巷的社區營造開始,致力於加強人際關係與公私部門的交流,他說,「空間只在人和人有了信任之後,才有意義。」

02

文山區忠順里的後巷美化是里長與里民共同努力的成果。
許家嘉/攝影

本身學習建築與法律,現任職於衛生下水道工程處的張文斌,研究社區營造已有十年,他認為社區營造不只是硬體空間的改善,而是軟體部分的營造。「建立人與人的信任感才是社區營造的核心。」從社區內尋找居民共同關注的議題,進而凝聚社區的認同感,這些都是建立在彼此信賴的基礎上。

進行都市計畫後的台北,百分之九十都是四周為計畫道路的街廓社區,所謂的「後巷」,指的是都市街廓建築內的防火巷、防火間隔所串聯而形成的空間。參與「台北市青年社區規劃師培訓計畫」已經十年的張文斌,曾經發表後巷宣言,與學員共同擬定臺北市街廓社區營造自治草案,在教學的同時,也會帶領學員親身走入社區,挖掘更多社區背後的故事。

03

「從週遭環境玩社區營造」課程中除了張文斌,另外請到
不同領域的社區相關人士授課,張文斌也在每一堂課中擔
任助教,在旁攝影與紀錄。許家嘉/攝影

獲內政部評鑑「全國治安標竿社區」以及多項綠美化活動特優的文山區忠順里,是張文斌帶領學員戶外參訪的社區,里長曾寧旖視里民為一家人,只要里民有事拜託都在所不辭的個性,讓她一連任就是八年,更培養出一批優秀的志工團隊。她說,「人的營造比環境營造更難,因此事前尊重很重要,讓里民能夠充分了解我想做的事情。」張文斌更透露,在學員參訪後巷前,志工們特地把機車移出來讓學員參觀,也希望里民能夠慢慢培養公共空間的美德,這也是環境教育的開始。

04

每個人上課時都認真的聽講,課後大家會來個大合照,從中
凝聚情感。許家嘉/攝影

曾經得過第三屆台北都市景觀設計大獎的張文斌,以「台北後巷我的家」的概念去營造後巷,認為要先找出社區的共同問題、並在公私部門協力合作的營造過程中,尋求解決問題的機制,在彼此互動中產生信任關係,同時凝聚了居家與社區的共同意識,產生街廓社區的歸屬感。

05

松山社大學員在忠順里辦公室的合影。許家嘉/攝影

他也感嘆公部門只在硬體上建設,而沒有從軟體、人與人的關係上進行更多營造。「軟硬體的結合才能創造社區共同的歸屬感。」他以內湖區三段為例,後巷的居民在維修門窗的時候,會考慮鄰近的門窗顏色與外觀是否具有整體一致性;還有將閒置空地作為生態經營,藉由小朋友從幼稚園回家時必經的後巷,讓里民更親近營造的後巷空間。

06

充滿綠美化的文山區忠順里社區。許家嘉/攝影

本身也是公部門的張文斌進一步舉例,一九九四年政府開始糾舉違建,但是做法卻是默認之前的違建、拆除八十三年之後的違建。他認為這樣非但沒有達到公平正義的原則,而且也無法改善人際關係。「就算有人違建也不用排擠他。」若把懲罰違建的錢拿來支付該社區的公共事務花費如課稅、繳停車費,讓社區有了感情互動的空間,「這樣才是去營造最大的公共利益。」

07

生態花園的社區營造實例。張文斌/提供

課堂上常見學員共同討論,老師與學員也不像傳統上對下的模式進行教學,張文斌說,其實來社大上課的學員有三分之二已經是學校志工,並發自內心希望社區可以更好,「他們的學經歷不見得比我差。」他覺得自己是激發學員對議題的了解、發洩心中想法的管道,透過老師在社區上的專業與學生互動,更能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我們也會是慢慢培養出彼此的信任感。」透過每次課後合照讓學員彼此認識,以及網路讀書會互相討論,凝聚出學員持續關注議題的能力。他分析會來上課的學員通常是想看別人對社區經營的想法,藉由討論來了解自己,進而增加自信心,再營造信任感,便能進一步尋找創作來源,最後增加自我認同的價值觀。

08

圖為文山區某處的違建建築,其中充滿許多公私部門的矛
盾與都市計劃的問題。張文斌/提供

彼此培養信任後,不管是任何場合都能一起坐下來討論,因為溝通的基礎已經建立。身為班代的黃秉驤分享之前去民生社區東榮里的經驗,「那裡的環境很適合居住,但紛爭很多,居民公共道德、向心力較差。」家住民生社區精忠里的施坤良則表示,希望透過這堂課的學習,返回社區推動更多的綠美化。

09

每次課後的網路讀書會,由學員間互通email的方式,進行問題
的交流,也可增進彼此對議題的熟悉與情感。張文斌/提供

目前正準備將這些理念集結出書的他表示,「我希望一個城市在都市計劃之後,更要去打造人和人具信賴感的街廓社區。」持續建構人際互動的情感、致力於社區營造的使命,張文斌期待未來的臺北市成為一個更有人情味的城市。

 

延伸閱讀
臺北市後巷空間整治計畫
台北市青年社區規劃師:後巷實習
歷屆都市景觀設計獎
忠順里整合里民專長 打造彩陶藝術社區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4

加入時間: 2007.04.03

輔大生命力新聞

加入時間: 2007.04.03
4,166則報導
2,271則影音
707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2:08

劉啟葦返鄉 用水簾溫室 立體化種香菇

2024-04-17
瀏覽:
1,378
推:
0
回應:
0
2:48

辦詩報、做廣播 府城舊冊店守護台語文學

2024-04-15
瀏覽:
2,319
推:
2
回應:
0
1:49

女同志出國生子 盼台灣開放同婚人工生殖

2024-04-10
瀏覽:
4,253
推:
2
回應:
1
3:10

李子銘用三種好菌 養無毒魚蝦

2024-04-08
瀏覽:
5,081
推:
1
回應:
0
2:23

不老棒球 八十歲球員揮出新人生

2024-04-05
瀏覽:
12,110
推:
47
回應:
0
1:56

林口有機村 種給自己吃的有機蔬菜

2024-04-03
瀏覽:
6,026
推:
0
回應:
0
1:43

輝耀有機農園 打造社區菜市場

2024-04-01
瀏覽:
6,706
推:
2
回應:
0
2:54

茂林牧場的友善雞蛋 快樂的雞生快樂的蛋

2024-03-29
瀏覽:
5,162
推:
0
回應:
0
3:00

排灣族夫妻翻新琉璃珠 荷蘭人越洋來觀賞

2024-03-25
瀏覽:
5,921
推:
0
回應:
0
2:10

不被成衣打敗 日新西服堅持手作

2024-03-22
瀏覽:
4,679
推:
0
回應:
0

建立人際互動 超乎想「巷」的社區營造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926篇報導,共12,789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926篇報導

12,789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