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媒體報導之 「國立故宮博物院閉館整建」爭議事件

文字-A A +A

  國立故宮博物院(以下稱故宮)為本國最具規模的國立博物館以及臺灣八景之一,臺北復院成立自1965年,一年可接待超過614萬人次參訪旅客,曾位列2015年全球參觀人數第六多的藝術博物館,不僅是展現本國文化水平與社經發展指標,也身負帶動觀光之文化外交責任。隸屬於行政院的中央二級機關的故宮擁有資源優勢,特展規劃、未來走向及政策訂定皆受全民關注,2015年底位於嘉義縣太保市的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啟用,定位為「亞洲藝術文化博物館」,並以「放眼亞洲、提升視野」為職志,實現「平衡南北‧文化均富」,帶動臺灣中南部地區的文化、教育、社會、經濟發展, 2018年1月故宮提出「新故宮計畫」,包含北院整(擴)建、南院「國寶文物修復展示館」建設以及博物館群國際觀光網絡系統建置等子計畫,然而2018年7月時任故宮院長陳其南於上任即提出「故宮台灣化」口號,引起各方人士關注,後於2018年11月在立法院備詢時證實故宮北院將自2020年底閉館整修3年,更是引起各界譁然。

  然而,故宮閉館並非國內公立場館首例,台北市立美術館於2017年9月下旬至2018年6月閉館9個月進行修繕;國立歷史博物館於2018年7月進行閉館的整修工程,皆未見如故宮閉館之撻伐聲浪。那麼,直接反映輿情的媒體是如何報導故宮閉館事件?運用哪些框架建構出此事件樣貌?

  經筆者搜尋臺灣四大主流媒體(自由時報、中國時報、聯合報、蘋果日報)平面報紙並以框架理論分析,研究發現媒體呈現此一事件的報導,內容及主題性多趨向於政治層面,充分反映選舉期間造成的影響。此外,消息來源以中央官員與藝文人士為主,主角與第三者成為主要議題建構者:

一、新聞報導以政治議題為大宗:

        整體新聞分佈框架以政治議題比例為高,推測因此事件發生於2018年11月12日,距2018年中華民國地方公職人員選舉投票日(2018年11月24日)僅剩不到半個月,正值選戰如火如荼之時,故宮不僅為國立博物館,且於政府體制屬行政院一級部會,相較其他公立藝文場館,更加受到高行政標準監督。又因故宮中國藝術史與漢學研究機構,身分特殊易挑起國家意識認同敏感話題,再加上事件主角過往的爭議言論,多方加乘下增加此事件報導篇幅。

二、官員與藝文人士發言權相當:

    整體看來,消息來源以中央官員為大宗,藝文人士為次。進一步發現,中央官員於此事件中為受爭議者,故有一定篇幅為報導事件始末、說明與回應;其次藝文人士可被定位為此事件的第三者,與事件無直接關係,為媒體假想的中立者,做為與媒體立場相同的支持者,其專業度與一定權威性亦成為反對立場方的壓力。

三、正面意見極少:

  除少數幾篇屬中立意見,其餘多為負面評論。筆者認為因事件處理者相關配套不足,於報導後亦無法提出正面回應,拋出閉館3年震撼彈後,經大規模報導後改為還須專業評估之說法,無妥善回應讓第一時間負面評論無法扭轉,反而加深各界質疑。

 四、理性處理,感性詮釋:

   在分析中發現,中央官員在事件發生後之回應內容,多有空間、數據、專有名詞等文字,凸顯繁瑣細節力圖呈現專業規劃。而引述第三者所言,除了專家學者以自身經驗及學識評論外,亦加入情緒感受,增加親近感、與閱聽者更為貼近。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19.12.27

馬維君

加入時間: 2019.12.27
2則報導
0則影音
0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文創法黃牛條款,將真正終結藝文黃牛?

2023-12-14
瀏覽:
3,377
推:
23
回應:
0

分析媒體報導之 「國立故宮博物院閉館整建」爭議事件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474篇報導,共12,754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474篇報導

12,754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