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祿的人生 台灣歷史的戲夢

地區:
文字-A A +A

_

【記者李若筠/台北報導】「海水雖闊,船頭也會相抵,總有一天一定要出頭天。」這是從小跟著父親學戲的李天祿,在十五歲那年立下重誓,將一生奉獻給布袋戲與傳統藝術。身後留下的豐富文化資產,隨著時間而凋零、損壞,李天祿布袋戲文教基金會與師大圖文傳播系合作,共同執行「李天祿珍貴文物與影音資料數位典藏計畫」,記錄他傳奇的一生。 

李天祿於民國前二年出生在台北市北門口一帶,祖父姓何,父親姓許,長子姓陳,四代四姓,反映當時社會老舊的傳宗接代和入贅觀念,讓他自嘆身世淒涼。這位擁有複雜背景的布袋戲一代宗師,在戲台上掌著偶頭,搬演他人的悲歡離合,他人的喜怒哀樂,一生與戲交織相容。

談到李天祿對於布袋戲的貢獻,隨著社會背景的變遷可分為三部分。一九三二年正值布袋戲興盛時期,李天祿自組「亦宛然掌中戲團」,他不拘泥型式的表演,將京劇更緊湊的武打配樂與傳統布袋戲結合,成為「外江派布袋戲」的開山始祖。李天祿文教基金會執行秘書李俊寬說:「他雖然堅持傳統,但吸收不同的元素,以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觀念,在基礎不變下,擷取其他文化精彩的地方。」 

後來布袋戲逐漸沒落,直到五、六○年代有許多外國弟子特地前來拜李天祿為師,李俊寬說:「這群外國學生的舉動引起大家的好奇,為什麼台灣人不學布袋戲,反而是外國人願意大老遠跑來?」,加上當時興起的鄉土文學熱潮,台灣人才開始重新重視布袋戲。

一九八四年,莒光小學創立「學宛然掌中劇團」,正式將傳統文化與布袋戲帶入校園,引起大批媒體報導,再次掀起布袋戲熱潮。接著李天祿與侯孝賢導演合作,參與電影「戲夢人生」演出,率領亦宛然赴法國坎城影展表演,此片還獲得評審團大獎,這齣「李天祿的人生,台灣歷史的戲夢」,將布袋戲和他本人再推向另一波高潮。

身為李天祿的孫子,李俊寬看著爺爺一生致力於傳統藝術的推廣,對於爺爺不藏私的態度印象深刻。李俊寬說:「很多人都會留一手,傳子不傳外,但爺爺不會。」當時李天祿不顧文化界的反對,將布袋戲傳授給外國弟子,他記得爺爺說過,「有人願意學為什麼不教,台灣大學生只會來問問題,這些法國學生是真心想要學的。」

當這些法國學生學成歸國後,演出時便在舞台前掛著一塊牌子,上面用中文寫著「老師李天祿」。李俊寬表示,對於當時陷入中美斷交和退出聯合國等外交危機中的台灣而言,「這算一種文化外交吧,藉此讓大家認識布袋戲,也認識台灣。」

李天祿的一生影響著布袋戲文化的興衰起伏,師大圖傳系王健華教授認為此文化具有寶貴的典藏價值,先前的保存僅限於制式化的照片呈現,於是決定與李天祿布袋戲文物館合作,展開李天祿珍貴文物與影音資料數位典藏計畫,並將計畫分為三步驟:文物資料數位化、傳承與資源共享、口述歷史和推廣文化。

王健華表示,第一步是將這些瀕臨消失的照片文物,和受到腐蝕的偶頭數位化。接下來會將重點放在傳承和資源共享上,希望把二十年前李天祿親自演出的影像,配上傳承弟子的重新配樂,用現代設備結合,拍成高畫質影像,「就像當初把貓王和披頭四的歌聲抓出來,和樂團重新演奏結合,用原汁原味的聲音呈現,把歷史文化保存得更好。」,並拍攝製作戲偶的過程給後人欣賞,透過影片了解從福建、泉州遠遠流傳過來的優良文化。

%E6%9D%8E%E5%A4%A9%E7%A5%BF%E8%88%87%E5%85%92%E5%AD%90%E6%9D%8E%E5%82%B3%E7%87%A6%E7%A4%BA%E7%AF%84%E5%81%B6%E9%A0%AD%E8%A1%A8%E6%BC%94

至於資源共享方面,建立網頁是首要步驟,藉由網路將資料分享出去,設立一個互動平台,讓民眾把自己所收藏的文物歷史與大家分享。王健華說:「文物館的東西不一定完整,布袋戲有太多分支,李天祿有太多弟子,沒有延續傳承的資料到哪去了?我們不知道。所以希望透過民眾互動的力量,找到更多寶貴的歷史。」

最後則是口述歷史與文化推廣工作。希望透過口述歷史,找到布袋戲或文藝界耆老,口述李天祿的事蹟和文化地位,呈現一個不僅只有影音資料的數位典藏,還包括有內涵的生平記錄和貢獻。並將李天祿和布袋戲文化向國外推廣,讓全世界都知道台灣的文化驕傲,也喚起年輕人對台灣傳統文化的興趣。

李俊寬表示,雖然布袋戲是傳統,但對於年輕世代來說,因為從未接觸而產生新鮮感,且布袋戲擁有豐富的文化,連日本音樂、爵士樂都融合其中,「如果只用傳統兩個來定型,那就太狹隘了。」李俊寬建議大家,可以透過看戲開始了解布袋戲文化,透過在音樂和感官刺激上的吸引,加上詼諧有趣的內容,即使知道什麼是布袋戲,也會想要進一步認識。

延伸閱讀:

李天祿珍貴文物與影音資料數位典藏計畫
李天祿布袋戲文物館
亦宛然掌中戲團外江派布袋戲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2

加入時間: 2007.04.03

輔大生命力新聞

加入時間: 2007.04.03
4,167則報導
2,272則影音
708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2:02

教人重做遺失婚戒 何宣螢用金工保存回憶

2024-04-19
瀏覽:
1,363
推:
0
回應:
0
2:08

劉啟葦返鄉 用水簾溫室 立體化種香菇

2024-04-17
瀏覽:
2,852
推:
2
回應:
0
2:48

辦詩報、做廣播 府城舊冊店守護台語文學

2024-04-15
瀏覽:
2,980
推:
2
回應:
0
1:49

女同志出國生子 盼台灣開放同婚人工生殖

2024-04-10
瀏覽:
4,664
推:
2
回應:
1
3:10

李子銘用三種好菌 養無毒魚蝦

2024-04-08
瀏覽:
5,375
推:
1
回應:
0
2:23

不老棒球 八十歲球員揮出新人生

2024-04-05
瀏覽:
13,477
推:
47
回應:
0
1:56

林口有機村 種給自己吃的有機蔬菜

2024-04-03
瀏覽:
6,575
推:
0
回應:
0
1:43

輝耀有機農園 打造社區菜市場

2024-04-01
瀏覽:
6,907
推:
2
回應:
0
2:54

茂林牧場的友善雞蛋 快樂的雞生快樂的蛋

2024-03-29
瀏覽:
5,329
推:
0
回應:
0
3:00

排灣族夫妻翻新琉璃珠 荷蘭人越洋來觀賞

2024-03-25
瀏覽:
6,084
推:
0
回應:
0

李天祿的人生 台灣歷史的戲夢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964篇報導,共12,790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964篇報導

12,790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