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竹」歸根 破土而出的地下牛角onTV

嵌入:
文字-A A +A

【記者鄒翔、駱姿宇/新北市報導】汽車緩緩駛入觀音山間,蜿蜒的山徑旁隨處可見片片竹林。位於五股觀音山上的茂新有機蔬果園,是莊崴森一人打造的有機天地。重視土地與健康的他,堅持不噴灑農藥,並且使用自然堆肥,將砍下來的老舊竹屑再製成「尚純」的肥料,餵養土地最原始的養分,不僅能讓落「竹」歸根、提升地力,更種出又嫩又甜的冠軍綠竹筍。

綠竹筍外型呈現彎曲牛角狀,口感甜嫩,適合做涼拌竹筍料理。 照片/莊崴森提供

從科技新貴 變身為竹筍農夫

「我才二十幾歲而已,每天這樣賣肝是可以賣多久?」原本從事機械設計工作的莊崴森,正逢事業蒸蒸日上,考量家中兩老年過古稀,以及勞力密集產業的現實面,因此決定婉拒老闆外派中國的邀約。莊崴森說,當時父親年事已高且肺功能受損,三不五時便往醫院跑,身為獨子的他必須擔起照顧父親的責任,負責照看家中大小事,所以下定決心留在台灣。

在醫院照顧父親的日子,時常能看見病患進進出出,他們憔悴的面容與病痛纏身的模樣,莊崴森全都看在眼裡。到了晚上,許多病患總是這裡不舒服、那裡痛,根本無法好好地睡上一覺。而病房裡發生的家庭人倫悲劇,更是讓當時二十多歲的他看了難受,同時也讓莊崴森體悟到人體健康的重要性。「人不管你再有錢、再富有,還是說你位高權重也好,如果你沒有很好的身體健康的話,什麼東西都是多餘的。」莊崴森感慨地說。

在醫院裡的所見所聞,使莊崴森開始思考工作與人生之間,究竟該如何取得平衡?機械業屬於勞力密集型產業,需要付出很大的精神與體力,且工作壓力大,他不想要年輕時拼命工作賣肝,年老再來後悔為了工作弄壞身體,所以他試著尋找彈性大、能自主承擔的工作,希望接下來的生活節奏能由自己主導。

剛好父親與長輩之前是種綠竹筍的,莊崴森搔了搔頭,笑說自己很幸運,家中有土地、有長輩能夠請教,投身農業的門檻與難度相對降低許多,因此在二〇〇四年年初時,便決定向公司老闆遞出辭呈,返回五股觀音山的家中,創立茂新有機蔬果農場,正式開啟他的有機之路。

農場內共有二十三座有機葉菜溫室設施,皆為莊崴森一人搭建。 照片/莊崴森提供

危機即轉機 大膽嘗試不退縮

幹勁十足、懷抱著有機理念返鄉的莊崴森,卻未曾料到有機之路竟行得如此艱難。由於早期的農業政策與用藥知識不如現代進步,觀音山的老筍農們大多習慣使用農藥、除草劑等化學藥劑除去害蟲與雜草,就連莊崴森的父親也不例外。當時許多農夫並不曉得農藥對人體的影響,噴灑農藥時未做足防護措施,長期吸入、皮膚接觸農藥後,導致身體健康受到危害。

莊崴森說,在醫院照顧父親的那段日子裡,已經看到太多人因疾病受盡折磨,因此打定決心絕對不使用化學藥劑。儘管莊崴森的有機理念堅定不移,但是在人人皆慣用化學藥劑的年代,該如何實行有機農法?又該從何做起?於是他轉向與地區農會尋求協助,殊不知在有機農法知識與技術未普及的年代下,農會也愛莫能助。

「沒關係啊!我就試著不要噴農藥、不用化學肥料看看,到底會發生什麼事情呢?」莊崴森秉持著科技人的實驗精神,不舉旗投降,反而選擇大膽嘗試,與害蟲展開搏鬥。後來他陸陸續續種了玉米、綠竹筍、高麗菜等作物,日夜看守農園抓害蟲,最後的結果不是被蟲啃得坑坑洞洞就是賣相不佳,原本該長成牛角形的綠竹筍,卻長得像尖尖的桂竹筍,莊崴森無奈又好笑地說:「桂竹筍栽培方式比較簡單,而綠竹筍是要去灌溉栽培、下肥料的,結果大家跟我說這是桂竹筍,我就很生氣呀!這明明是我辛辛苦苦種的綠竹筍,怎麼會說是桂竹筍!」

一次次的失敗經驗,一甲地的作物收入從八十萬瞬間降至八萬,莊崴森不禁納悶地想:「難道台灣真的沒辦法做有機農業嗎?」正當他苦思對策之際,偶然得知了一個有機肥料製作的課程訊息,報名參加後才發現原來自己不孤單,課程中他遇到許多同行於有機之路的夥伴,彼此互相交流、討論有機栽培的技術、知識與心得。「還是有很多人一直堅持有機這條路,所以那時候就覺得值得繼續嘗試、努力下去。」尋得志同道合的夥伴,讓莊崴森找到持續前進的動力,也從此改變莊崴森的種筍人生。

刀起筍落 要砍要留皆是學問

要種出鮮嫩的綠竹筍,充足的日照、水份以及富含有機質的土地是三大關鍵,位於觀音山的茂新有機蔬果農場,擁有觀音山火山岩灰積累而成的土壤,如此得天獨厚的條件更是讓觀音山的綠竹筍聞名遐邇。

談起種植竹筍的方式,莊崴森笑說自己幾乎一整年都在忙,綠竹筍的產季長達半年,主要在六月至十月之間。十月份停止採收後,是莊崴森一年當中能喘口氣休息的時候。到了十一月便要開始砍掉枝條偏黃、不會再生筍的三年竹(老竹),留下能夠生筍的二年竹與一年竹。而一年竹就是所謂的母竹,竹身翠綠、沒有枝條,生出來的竹筍品質是最好的,因此也是明年產季的指望。

兩個月過後母竹長完,莊崴森會在竹子節間的生長點兩側挖坑、放入天然肥料,靜置發酵一個月後鬆土、蓋土,再過一個月後整平,最後等待三、四個月讓綠竹筍生長後即可採收。為了減少病蟲害的侵襲,莊崴森選擇降低綠竹筍的種植密度,隨時監督竹筍的生長位置,並砍掉過度密集的竹子,讓陽光能夠充足照射,也使害蟲無所遁形。重視竹筍品質的他,寧願不灑農藥、辛苦抓蟲,就算犧牲產量也不願違背有機初衷。

傳統筍農在面對雜草時,往往選擇使用除草劑一勞永逸。堅持有機的他,則是選擇與雜草共生共存,以「砍頭不砍根」的方式,切掉雜草的地上部、保留根部,使土地保持水分與養份。如此一來,下大雨時有機質便不易被沖刷掉,富含養分的土壤也能讓綠竹筍長得漂亮,筍肉鮮嫩又甘甜。

冒出頭的雜草,在夏日烈陽之時,同樣具備了保護土地的能力。莊崴森說,土表上的雜草能夠減少太陽直射土壤的面積,使水分不易蒸散,因此相對於使用除草劑、寸草不生的裸地,雜草的存在更能保護竹筍的根莖,不讓埋藏於地底下的「寶藏」受到損傷。

莊崴森邊介紹、邊比劃綠竹筍的生長過程與細節。 攝影/鄒翔

機械結合農業 創造營養新生機

「我們不知道肥料商的肥料取得來源在哪裡?過程是不是會受到雜菌污染?那我就想說有竹葉可以就地取材,為什麼我們不用?」莊崴森指出,肥料支出通常佔了農業收入的一半,又擔心肥料的來源無法掌控,進而造成田區污染,因此他靈機一動,產生將竹材製成肥料的念頭。

左鄰右舍聽到他的想法時都覺得不可思議,認為纖維粗硬的竹子怎麼能做成肥料?具有機械背景的莊崴森,以樹枝碾碎機為參考概念,不斷改良、跑遍各地請教專家、廠商,耗時三年後終於開發出全國第一台「竹子碾碎機」,成為農場中的一大亮點。

「竹子是從這塊土地長出來的,如果可以把這些東西再回歸到土地裡,這是一個循環不止、增加地力的方式。」莊崴森神情認真地說。砍下來的老竹、樹葉都是滋養土地的最佳材料,又硬又長的竹子,透過竹子碾碎機磨成易分解的粉狀後,混入有機土壤進行發酵、熟成,便成了環保的自製肥料,不但能省下買肥料的支出,同時也讓資源回收再利用,以最天然的方式回饋土地。

由莊崴森不斷改良、開發而成的全國第一台「竹子碾碎機」。 攝影/鄒翔

因「筍」結良緣 抱得美人歸

茂新蔬果農場總面積一點五公頃,除了零點六公頃用來種植綠竹筍外,其餘的零點九公頃則涵蓋了柚子園與二十三座有機葉菜溫室。多樣化的栽種不僅能維持地力,更提升了消費者的回購率。「消費者很高興,這次來有竹筍,下次來有玉米,每次來都有不同的驚喜,有些客人甚至都成為朋友了呢!」莊崴森開心地說。

返鄉種綠竹筍、實行有機農法,莊崴森說自己很幸運,獲得家人的全力支持,更因返鄉務農,進而與太太相識結緣。「我太太娘家剛好在觀音山這裡有農園,她每天騎摩托車載她媽媽來這裡種田種筍,所以就剛好認識了。」一談到太太,莊崴森臉上難掩幸福笑容。

即將邁入務農的第十五年,莊崴森仍不忘初衷,持續以有機耕作的方式回饋土地。二〇一七年時,莊崴森更奪得五股區筍王競賽的冠軍。他也表示,目前農作物的銷售狀況相當穩定,因此接下來的目標是品牌化,希望能將農產品進行簡單加工、包裝,做成禮品或是禮盒的形式,增加品牌的知名度,讓大家能更認識來自五股觀音山的茂新有機蔬果農場。

正在發酵中的有機堆肥,冒出一團團白色熱氣。 攝影/鄒翔

採訪側記

談起綠竹筍的專業知識,莊大哥的神情專注、滔滔不絕地向我們介紹,並且開著「鐵牛車」帶領我們在農場間穿梭,對我們而言是一次非常新奇的體驗!言談之間,我們感受到了莊大哥的爽朗與幽默,敘事生動、邏輯清楚的他,總能讓我們十分投入在故事之中。訪談到了尾聲,我們見到了莊媽媽、莊太太與剛放學的兩個兒子,一家人和樂融融的歡樂氣氛,也讓我們的採訪畫下了一個美好的句點。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2

加入時間: 2007.04.03

輔大生命力新聞

加入時間: 2007.04.03
4,165則報導
2,270則影音
706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2:48

辦詩報、做廣播 府城舊冊店守護台語文學

2024-04-15
瀏覽:
1,463
推:
1
回應:
0
1:49

女同志出國生子 盼台灣開放同婚人工生殖

2024-04-10
瀏覽:
3,837
推:
2
回應:
1
3:10

李子銘用三種好菌 養無毒魚蝦

2024-04-08
瀏覽:
4,730
推:
1
回應:
0
2:23

不老棒球 八十歲球員揮出新人生

2024-04-05
瀏覽:
11,133
推:
47
回應:
0
1:56

林口有機村 種給自己吃的有機蔬菜

2024-04-03
瀏覽:
5,894
推:
0
回應:
0
1:43

輝耀有機農園 打造社區菜市場

2024-04-01
瀏覽:
6,582
推:
2
回應:
0
2:54

茂林牧場的友善雞蛋 快樂的雞生快樂的蛋

2024-03-29
瀏覽:
5,019
推:
0
回應:
0
3:00

排灣族夫妻翻新琉璃珠 荷蘭人越洋來觀賞

2024-03-25
瀏覽:
5,759
推:
0
回應:
0
2:10

不被成衣打敗 日新西服堅持手作

2024-03-22
瀏覽:
4,562
推:
0
回應:
0
2:40

牧羊古道 廢棄半世紀後手作修復

2024-03-18
瀏覽:
17,293
推:
4
回應:
0

落「竹」歸根 破土而出的地下牛角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888篇報導,共12,784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888篇報導

12,784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