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包裹自然 繭裹子的衣著革命

嵌入:
文字-A A +A

【記者洪鼎翔、葉向媛/台北市報導】在普遍力求低生產成本的成衣市場中,業主常常忽視衣物原料與環境的關聯,以及生產勞動者的工作權益。在台北,有兩位年輕人成立「繭裹子」服飾,在倡導公平貿易之餘,堅持純手工製衣,重視衣物原料與產地的關係,並在生產過程落實減碳,為環保盡一份心。

一位美國建築師的啟發 環保種子開始萌芽

「繭裹子」品牌的創辦人 — — Liz、Vinka大學時都就讀建築系,畢業後在上海從事建築相關工作時,受到當時的美籍老闆相當深遠的影響。Vinka表示,老闆對於環保很有自己的想法,不僅白天辦公室很少開燈,也鼓勵員工們多爬樓梯、不搭電梯。此外,他對綠建築也有獨特的見解,例如:不該透過設備來解決耗能,而是要從根本做起。建材多用木材、磚瓦,少用鋼筋水泥,不蓋超過兩層樓的房子,以及屋內不裝空調等。

這些理念,在當時的Liz與Vinka心中種下了環保的種子。

二〇〇七年,Liz與Vinka參加於上海舉辦的Eco Design Fair,這是由一位加拿大籍環保建築設計師發起的活動,召集二十五個環保團體和組織,並展出環保創意產品。在展覽中接觸了環保設計與公平貿易後,兩人便決定回台創業實踐環保。不過他們的創業志向並不在建築,Vinka說:「台灣因為地小,對於房屋的需求度高,自然很難透過建築去做環保。」由於Liz在大學畢業後,曾到澳洲學習服裝設計兩年,對於成衣業已經有一些了解,二〇一〇年,專賣手工藝品與服飾的繭裹子在台中誕生了。

談到公平貿易與永續發展的關係,Vinka的眼神充滿堅定。 攝影╱葉向媛

因緣際會接觸公平貿易 確立繭裹子的方向

「其實第一年相當辛苦。」Vinka說。當時不僅資金不足,當地消費者對於環保設計產品的接受度也不高。為了更好的發展機會,兩人看準台北的消費力,以及北部消費族群的環保意識,便於二〇一一年將繭裹子的本部移到台北。

在創業初期,Liz和Vinka除了做衣服外,也會設計手工藝品,由於當時引入的線材源自公平貿易,也促使他們真正認識公平貿易,進而打算將環保的理念與此結合。然而,台灣的消費者對於公平貿易與環保手作還不太了解,所以市場接受度並不高。

「一般合作廠商也大都要求一定程度的訂單量才願意合作,但當時的市場需求量很難符合廠商的生產要求。」Vinka說。兩人遲遲找不到合適的生產廠商合作。經歷無數次的溝通後,二〇一三年,繭裹子才正式發表第一套結合環保以及公平貿易設計的衣物。並於二〇一四年,正式成為WFTO(世界公平貿易組織)的成員。

公平貿易的產品真的比較貴嗎?

「早期會接觸公平貿易,是從它們的材料開始。」Vinka說。公平貿易的材料多半是天然、回收材料,甚至是有認證的有機材料,例如黃麻、有機棉,或是動植物的纖維。繭裹子產品的原料大都來自東南亞國家,並依照產地屬性,做出對環境破壞最小的選擇。

例如孟加拉的黃麻、印度的棉花、寮國的絲,以及尼泊爾的羊毛、蕁麻。盡量選擇各產地的原生材料,以減少材料在運輸過程的耗能與排碳。而在設計產品的時候,也要了解產地原料的特性。Vinka說,在尼泊爾的山區,居民會用蕁麻編織成漁網,這就是一個相當堅韌的素材,所以用尼泊爾蕁麻製作出來的產品會相當耐用。

「讓每一項產品都有自己的故事。」Vinka說,真正了解原料產地的風土民情和文化,也是繭裹子產品設計的一個環節。此外,在產地手工製造與公平貿易的結合之下,不僅提供在地人就業機會、收入保障,與一般成衣工廠相比,也減少許多機器帶來的汙染。

「確實,公平貿易產品的訂價較高。」Vinka表示,主要是來自於人力和環境成本的差別。許多國際服飾品牌為求低價,以低工資在第三世界國家雇用大量人力。另外,許多對環境破壞較大的化學、人工纖維,也因為低價而受到大多服飾品牌的青睞。然而,這些在背後消耗的成本,是許多消費者看不見的。

秉持公平貿易精神製造的產品,對生產者和消費者而言,都是一種保障。攝影╱葉向媛

由內而外 全面的環保精神

二〇一七年,繭裹子開始監控各門市的能源使用狀況。Vinka說,像是每一次倒垃圾的重量、每個月的電費和用電量都會記錄下來。倘若各門市下一期的電費低於上一期,就能獲得「節能獎金」回饋到員工身上。

Emma是繭裹子團隊的行政管理,負責處理貨品物流,她說,繭裹子的貨品運送以海運為主,因為海運相較空運排炭量較低。除了尼泊爾這種內陸國家會以空運運送之外,大部分還是海運的方式最適合。

繭裹子團隊的助理李品儒表示,公平貿易的有機棉,不灑農藥,除了減少棉農的健康威脅之外,也能讓消費者穿得健康,也能維持減少對土壤的破壞;另外,公平貿易的動物皮,只會從自然死去的鹿、牛身上取得,相較於許多皮草養殖場,這樣的做法人道許多。

使用來自肯亞的廢棄拖鞋底製成的獅子、河馬造型藝術品,為廢棄物賦予新生命。攝影╱葉向媛

從消費行為改變世界

「我們鼓勵消費者不用塑膠袋,紙袋也最好不要用。」Vinka表示,很多人還是習慣買東西一定要購物袋,除了購物袋外,最好是連包裝紙都不用,才能達到最佳減碳效果。而這些省去的包裝成本,則轉換成現金回饋,也成功改變了顧客們的消費模式。就算是去其他店消費,也會養成自備購物袋的習慣。「過去人們比較重視從食品出發的有機生活,而我們創造出了新的族群。」Vinka說,一般的節能減碳、減塑其實都是相當容易的,真正要落實環境保護,得從整個產業的生產鏈源頭往下檢視。

儘管自家產品的產製成本較高,利潤也較少,但這樣的作法,除了改變國外偏鄉婦女們的生活,也透過她們手工製作的產品,連帶影響國內消費者們的消費習慣,繭裹子團隊相信這是一個正向的循環。

「日本的公平貿易已發展相當成熟。」Vinka說,目前繭裹子在台灣的九家門市都營運的不錯,市場已經差不多飽和,之後打算前往日本、中國拓展亞洲市場。此外,兩人未來更打算前進西方社會,在澳洲以及紐西蘭設點。

採訪側記

環境成本是我們在這次訪談過程中得到最大的領悟,大多數人在買東西時,都很在意價格是否物超所值,卻忘了背後的產製過程是否對環境帶來破壞。繭裹子的店內給人一種神秘的感覺,每一件手工藝品、 衣物都很獨特,且背後都有自己的故事,未來在購買衣物的時候我們也會想更留意產地的背景故事。

延伸閱讀

素食皮革做包包 時尚也能落實動物友善

生態綠八年推廣 台北也能很公平

綠天使 穿出時尚與公益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3

加入時間: 2007.04.03

輔大生命力新聞

加入時間: 2007.04.03
4,158則報導
2,263則影音
705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3:00

排灣族夫妻翻新琉璃珠 荷蘭人越洋來觀賞

2024-03-25
瀏覽:
2,465
推:
0
回應:
0
2:10

不被成衣打敗 日新西服堅持手作

2024-03-22
瀏覽:
2,945
推:
0
回應:
0
2:40

牧羊古道 廢棄半世紀後手作修復

2024-03-18
瀏覽:
6,423
推:
2
回應:
0
2:20

客語走讀楊梅富岡 品味仙草瞭解客家文化

2024-03-15
瀏覽:
5,794
推:
24
回應:
0
2:09

一人裝傻一人吐槽 漫才搞笑暗諷社會議題

2024-03-11
瀏覽:
3,717
推:
0
回應:
0
2:06

張希慈揭露性暴力 從傷痛走向修復

2024-03-08
瀏覽:
6,194
推:
0
回應:
0
1:53

不賣面紙賣腸粉 無障礙餐車推動街賣轉型

2024-03-04
瀏覽:
10,032
推:
2
回應:
0
2:40

登過聖母峰 詹喬愉投入淨山和救難

2024-03-01
瀏覽:
5,919
推:
4
回應:
0
3:04

南方書店邁入七十載 見證時代更迭

2024-02-26
瀏覽:
9,916
推:
6
回應:
0
2:57

放牧雞取代除草劑 林書文打造生態農園

2024-02-23
瀏覽:
14,891
推:
2
回應:
0

創新包裹自然 繭裹子的衣著革命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474篇報導,共12,754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474篇報導

12,754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