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棄世代二:別再說回收就好!「青瓢」推環保杯租賃服務,省下的免洗杯可堆成12座101大樓

文字-A A +A

當一個社會問題受到重視,它就存在著商業價值。如果大家對環保觀念接受度提高,自然比較願意支持有環保作為的業者,業者也有更多誘因和我們合作,選擇減少一次性垃圾。

 
 
文/社企流-梁元齡 核稿編輯/李沂霖、郭潔鈴
 

 台灣近期頻掀「一次性垃圾」辯論,吹起各種環保商品購買熱,限塑似乎成了一件「很潮」的事。但也有人質疑,回收做得好難道不夠嗎?限塑真的有必要嗎?

 根據行政院環保署統計,截至 2017 年 10 月底,台灣的垃圾回收率高達 60.34%,讓當局相當自豪;環保署回收基金管理委員會官員也曾指出,台灣的寶特瓶回收比例達 95%,在全球名列前茅。

(一次性容器使用氾濫,是對環境的傷害。來源:青瓢粉絲團

我們自豪的回收率,背後其實有這些問題
 
 全台正為優秀回收率額手稱慶之際,主張限用一次性杯具的環保型社會企業「青瓢」,對回收卻有不同看法。青瓢共同創辦人林志龍與夥伴在 2016 年成立公司,推廣環保杯租賃,正是因為看見「回收率」背後龐大的結構性問題。
 
「回收率只是一個數字。」林志龍表示:「回收率高,不代表產生的污染就降低。」

 他指出,當我們回收一個塑膠杯,只代表著它進了回收體系,杯子的生命卻不會就此就劃上句號。回收後的杯子會面臨「回收成本」的問題,如果成本過高,後期處理方式往往不如想像中環保,一樣會消耗環境資源,有些回收物甚至沒有再被利用,就直接進了焚化爐。「回收是個很理想的概念,但其中有很多環節,當你實地去做,還有很多問題要克服。」

 台灣人喝飲料的風氣興盛,一年製造出 15 億個免洗杯,就算把這些免洗杯都回收,也恐面臨上述回收體系中的「死角」,顯見回收並不如表面上環保。林志龍因此指出:「重點不只是把容器回收,而是要重複使用(Reuse)這些容器,才能取代每一個你製造的新垃圾,盡力從源頭減量。」

讓你選擇「好服務」,幫飲料族無痛減塑
 
 機械背景出身的林志龍有著強烈的「工程師魂」,熱愛發掘問題所在,並對症下藥。身為飲料族的他曾調查,每 10 個飲料顧客中,僅約一個人會自備環保杯去買飲料,其餘 9 成消費者為圖方便,都使用商家提供的免洗杯。但林志龍也坦言,即便自己關心環境,過去每當天氣燠熱、口乾舌燥,他卻沒帶杯子的時候,「我還是會妥協,用免洗杯,因為真的太方便了!」
 
 有一回,他隨過去任職的非營利環保組織赴海外參加會議,當時的主辦方與法國環保杯企業 Ecocup 合作,在會場中提供環保杯。會議結束時,杯子全數回收,容器垃圾量「掛零」,打破了大型會議「人手一紙杯」的典型景象。林志龍因此靈光乍現:如果販售飲料的店家、攤販和活動單位,給消費者一個免洗杯之外的選擇,是否就是改變的契機?
 
 2016 年,林志龍離開非營利組織,找上夥伴鄭文普與朱怡錚,希望改變台灣飲料族浪費的習性,杯具租賃企業「青瓢」因而誕生。林志龍引述減塑社企「好日子」(agooday)創辦人簡仲威的說法表示:「解決垃圾問題的方法有兩種,一個是好產品,另一個是好服務。青瓢在做的就是好服務,我們提供主辦方和一般民眾更便利的選項,讓他們成為改變的一份子。」
 
 


林志龍(右一)與青瓢環保杯租賃團隊。(來源:陳文姿

 

 青瓢選擇推廣「好服務」的原因,是觀察到使用習慣與環保理念間的巨大落差。他們意識到,消費者其實不缺杯子,而是缺一個為他們培養好習慣的推手。「我們常常呼籲大家自己帶環保杯,但現實就是民眾容易忘記、不習慣隨身帶杯子。」林志龍說,即便民眾有帶環保杯,裡頭大多裝了家裡帶來的水,飲用水也不是處處可得,「如果為了喝飲料而把水倒光,實在不符合一般人的使用情境。」
 
 青瓢不挑戰一般人的習慣,而是致力以和諧、無痛的方式,找到免洗杯使用環節的切入點,幫大家戒除一次性垃圾。他們參考法國的 reCUP、Ecocup、日本環保餐具推廣聯盟等海外減塑團隊的經驗後,認為有限定範圍的活動中,比較容易集中回收杯子,因此發展出進駐各大活動的環保杯租賃模式。
 
 


(青瓢到馬拉松活動現場擺設攤位,提供運動員茶水。來源:青瓢粉絲團


 
青瓢杯只租不賣!重複使用是最大原則
 
 除了擬定一套租賃制度,青瓢也改良了租借容器的大小。由於台灣民眾習慣喝大杯飲料,「青瓢杯」最大容量達 500 毫升,比國外減塑團體平均 250 到 300 毫升的杯具容量多上將近一倍。綠色的杯蓋、半透明的杯身,青瓢杯造型簡單大方,沒有複雜的機關或設計,盡量壓低不必要的生產成本。杯身材質選用聚丙烯塑膠(Polypropylene,簡稱 PP),可耐高溫及酸鹼,讓消費者安心使用。
 
 根據東京大學的研究,製造這樣的杯體,所耗資源比 7 個一次性杯具還低,意即每個青瓢杯只要使用達 7 次,便能達到環保的效果。
 
有些民眾抵達活動現場,看到青瓢攤位上擺滿了簡樸可愛的青瓢杯,常會前來詢價。但青瓢堅持,杯子只租不賣,力求讓重複使用的次數最大化。
 青瓢與主辦單位最常見的合作模式,是由青瓢直接主導活動減塑方案,協助主辦單位全面禁用一次性垃圾。他們除了提供自製的青瓢杯,也會找餐具租賃業者合作提供碗筷。
 
 青瓢提供容器的其中一種方式,是於現場設置容器租借站,讓參與者能定點借、定點還;另一種方式則是先將杯具全面分配給各攤位,讓他們販賣餐點時以環保容器盛裝,結帳時直接收取顧客的押金,當顧客使用完畢,再到定點歸還、退款。
 
   杯子的使用租金通常由活動主辦方負擔,顧客則需繳交 15 到 30 元不等的押金,以免忘記歸還容器。
 
   金額不高的押金制度,乍聽很容易使杯具遺失,但林志龍說,綜合過去經驗,歸還率均能達 95% 以上,遺失率極低。此外,借出去的杯子毀損率也僅不到 1%,意即每場活動後,幾乎所有杯子都能繼續到下一場活動「服役」。
 
 不過,青瓢偶爾也會遇上主辦方基於場地或其他考量,無法全面配合禁用塑膠的情況。有些主辦單位會提供免費的擺攤機會,讓青瓢進駐活動現場,鼓勵忘記帶杯子的民眾當場租借,由使用者一併支付 4 到 5 元的租金和 30 元押金。
 
 為了吸引民眾租用容器,青瓢會與主辦方一同制定政策,像是要求使用免洗餐具的民眾額外加價,或者舉辦「租容器即可抽獎」等活動。
 
 如果青瓢團隊無法親自到場,則扮演減塑的協調人,替主辦單位聯絡餐具租賃業者,肩負起洽談、溝通、付費和歸還手續等事宜,把環保餐具寄到全台各地。
 
 


(青瓢杯造型簡單大方,堅持只租不賣。來源:青瓢粉絲團


不只租杯子給你,還替你做垃圾減量、環境教育
 
 青瓢成立初期,為求穩定維運,團隊看準路跑活動的杯具用量龐大,且有定點供應茶水、集合解散等特質,因此鎖定各種馬拉松活動進行推廣。然而,團隊一一前去遊說後,成效卻令人沮喪。「主辦單位依舊比較在乎運動,」林志龍說:「對於環保,他們都會表示支持,但資源有限,無法全面配合。」除了超級馬拉松協會、康健雜誌和東吳大學等校的校園馬拉松,青瓢在路跑業務上碰了不少壁,鎖定馬拉松的業務也暫時止步。
 
 但出乎團隊預料的是,隨著媒體曝光漸漸增加,青瓢兼具減塑和環境教育的特點,引起了眾多學校的注意,使學校主動上門和他們合作。幾次合作後,拜各校間緊密的交流所賜,青瓢的作法一傳十、十傳百,讓越來越多學校前來洽邀,青瓢得以參與園遊會和校園路跑,不但減少垃圾產生,也替學生們上了一堂大型環保課。
 
 


(青瓢參與校園園遊會,協助減少垃圾產生,也替學生們上了一堂大型環保課。來源:青瓢)


 林志龍回憶,與各校的合作活動中,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板橋高中的「減塑生活節」園遊會。這是目前青瓢主辦的活動中,規模最大的一場,共計約減少 3 千個杯子、2 千個碗,外加 1500 組湯匙跟筷子。當天他帶著攝影機遊走校園,拍攝全校師生手持環保容器、吃吃喝喝的景象,心裡相當欣慰踏實,覺得一切努力都值得了。
 
 不只租賃業務,青瓢累積多場大型活動經驗後,也扮演起「垃圾減量顧問」角色。「主辦方即使租了餐具,還是不太清楚實務上如何執行、怎麼執行最有效。而我們提供的服務,便包含了顧問的附加價值。」在主辦單位制定減塑和容器歸還政策時,青瓢會從旁協助、給予建議,例如提議設置統一的容器回收站點,讓整體環保流程更流暢,或建議主辦單位制定規範,像是舉辦園遊會攤位的歸還率競賽等方式,提高使用者歸還容器的誘因。
 
 藉著出租一個個青瓢杯,外加面面俱到的減塑經驗和教育理念,青瓢一步步協助活動主辦單位向一次性垃圾說再見。截至目前,他們已經參與超過 150 場活動,省下成千上萬的垃圾;光是團隊主導減塑的合作案中,就已累計省下 6 萬個免洗杯,高度相加起來等同 12 座 101 大樓。
 
 


(青瓢鼓勵使用環保杯,取代一次性容器。來源:青瓢粉絲團


致力找到無痛減塑的方法,給大家另一個選擇
 
 青瓢成立短短兩年,從事垃圾減量的成績可圈可點,但他們仍不滿意。林志龍說,團隊至今仍在不斷思考,還能從哪些環節切入顧客購買飲料的過程,幫更多飲料族無痛告別免洗杯。但要跨出閉鎖式的大型活動、進入消費者的日常生活,還須找出租賃制對商家的誘因。
 
 「我們會思考,商家為什麼要用環保杯租借服務?當一家飲料店生意本來就很好,他們為什麼要改變自己的流程或模式?改變的目的是什麼?」林志龍說:「青瓢杯的運作性質屬循環經濟,比線性經濟多了回收、清洗的程序,一定會增加成本。在免洗杯這麼便宜的情況下,我們就得絞盡腦汁,想出更多附加價值。」
 
 為了找到更多租借落地的可能,團隊目前正與環保團體「海湧工作室」籌劃一項「日常租借」計畫,讓租借不再只限於大型活動,也能突破時間、空間限制。他們將試驗地點選在小琉球,擬於一年內展開。青瓢計劃到當地設置租借站,讓遊客租用杯子,或與飲料業者合作,提供顧客選用環保杯盛裝,等行程結束再歸還。
 
 「小琉球的垃圾處理有挺大的問題,許多垃圾得運回本島。加上那裡觀光客多、天氣又熱,飲料杯消耗量很大,非常需要做垃圾減量。」但林志龍也指出,小琉球位於外島,地區相對封閉,較易回收杯具,商家規模也相對小,可能因此較願意配合使用環保容器。
 


(林志龍期許青瓢成為環保的推手,透過參與活動,將垃圾減量的觀念深植人心。來源:青瓢粉絲團


 儘管挑戰不少,林志龍態度依然樂觀,對台灣日漸高漲的環保意識懷抱希望。
 
「當一個社會問題受到重視,它就存在著商業價值,Pockeat 食物袋熱賣就是個例子。」他表示:「如果大家對環保觀念接受度提高,自然比較願意支持有環保作為的業者,業者也有更多誘因和我們合作,選擇減少一次性垃圾。」
 林志龍也提到,看見「餐具租借」的模式漸漸成為許多學生團體的創業切入點,他備感欣喜,並相信環保會成為越來越夯的話題。
 
 不只從使用上改變消費者的習慣,林志龍也期許青瓢成為環保的推手,透過參與活動,將垃圾減量的觀念深植人心。不過他也相當謙虛地說,青瓢只是大家的「另一個選擇」,「我們不會自詡是最好的,但希望提供解決方案,給民眾參考。」正如青瓢的標語:「體驗青瓢,成為解決問題的一份子。」青瓢發動了一場軟性革命,盡力幫顧客、商家無痛減塑,邀請大家為地球盡一份心。
 
(本專題委託社企流製作刊登)
 

【參考資料】

人手一杯 塑膠杯浩劫(節能減碳故事賞)

活動碳足跡計算器(行政院環保署)

回收及廢棄物處理(行政院環保署)

不拘小「節」 減碳從生活行動開始(環境資訊中心)

資源回收價低致進焚化爐?環保署:目前回收價格穩定(蘋果日報)

About Reusable Eco-foodware(日本環保餐具推廣聯盟)

【繼續閱讀】碳棄世代專題
 

--

--
歡迎追蹤低碳社群媒體:Facebook  LINE@  Instagram  YouTube  Twitter  Google+  Pinterest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07.11.14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

加入時間: 2007.11.14
1,532則報導
1則影音
3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碳棄世代二:別再說回收就好!「青瓢」推環保杯租賃服務,省下的免洗杯可堆成12座101大樓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927篇報導,共12,789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927篇報導

12,789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