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圓服務教育 精神病患的新天地

文字-A A +A

採訪者:靜宜大學大傳二A 410519966 黃子晴 大傳二A 410514924 盧怡靜、大傳二A 410514877 吳宇玟、大傳二A 410527228 陳昱汝

同心圓服務教育 精神病患的新天地

精神病患是經常被重視討論的對象,精神病仿佛被定義為一顆定時炸彈,人人都唯恐避之不及,大多精神病院都設立偏遠,成為最邊緣的群體。但仍有一群精神病患在同心圓,他們在學習著,感受著生活。

同心圓復建中心位於臺中市清水區,融於社區中的復建中心,讓精神病患在這裡既不用離開原家庭,又可共同生活學習的環境。同心圓中的精神病患不再是病患,而是學習生活的學員。中心的孫德利主任說:「他希望每個人可以感覺到在這里是自由自在的,也可以更多了學習和互動。由此,讓他們懂得人與人間的接納和了解。」 通過生活的體驗而懂得合作,溝通,學員每日都會在早市購買蔬菜,又需一同烹飪,吃飯,打掃,製作手工,園藝,還原真實社會的模式,藉此鍛煉,增加自信和對生活的熱情。

學員在學習如何炒菜。

來這裡之前每個學員都曾有對生活,人生的負面情緒以及在家庭和社會中并不愉快的經歷。23歲的黃學員患有輕微幻聽症,因應聘工作時,沒有得到詳細的檢查和問答,當公司發現她患有幻聽,因此被解僱。她說道:「 這並非幻聽,而是每天聽見爸媽一直逼問各種問題。」家人的不理解和溝通不良使黃學員感受到社會和家庭的雙重壓力。45歲的詹學員則患思覺失調和精神分裂症,曾反復留院四五次,一個人在家無聊會感覺鬱悶和被困住,還曾提及:「 有這種疾病,會被外面的人歧視,因此也不太願意去找工作,另外得到的薪水很低,一個月大概才八九千塊錢,會有認為人生不公平,產生輕生的念頭。」而他居住大甲區,但卻沒有類似同心圓的復建中心可供給他們使用。

學員和老師學習做健身操。

自從詹學員加入了同心圓,孫主任帶著他們出外遊走,都能讓他心裡放鬆,而不再受負面情緒困擾,更能得到緩解。孫主任也說道: 「我曾以為和學員的關係只能是提供服務和接受服務的關係。但前幾年我在上班途中有發生一起車禍,到中心後,學員會主動表達對我的關心和擔憂。」這令他感動,也覺得長期的共處,使他和學員成為互相陪伴的夥伴,並且學員也可以能夠學會表達擔憂,愛意的情緒。

王治療師與學員聊天溝通。

中心的職能治療師王如琴坦言: 「這份工作的困難處在於和家屬和學員建立關係。」剛開始家屬和學員都會有陌生和距離感,而王治療師則評估每個人的能力功能,做針對性訓練,後來的熟悉則能夠緩解相互的關係。並且讓家屬和學員能夠配合訓練而得到幫助和進步。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18.06.27

文學與實踐

加入時間: 2018.06.27
5則報導
0則影音
0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鬼門關前走一遭,開始學會讓自己更好

2018-09-07
瀏覽:
2,143
推:
9
回應:
0

隱者天空

2018-09-07
瀏覽:
1,904
推:
1
回應:
0

校門口的大誌阿伯

2018-09-07
瀏覽:
3,096
推:
6
回應:
0

同心圓服務教育 精神病患的新天地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927篇報導,共12,789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927篇報導

12,789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