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臺灣聲音 聽見新觀點

嵌入:
文字-A A +A

【記者林佳欣、白欣平/台中報導】

在我們所處的世界裡,我們的耳朵從早晨醒起之前就在接受著許多的聲音,有些我們認為是美好的樂音,有些被我們認知為噪音。但是在這些我們所認知的噪音當中,其實有很多是能夠代表城市發展問題的聲音。

台灣聲景逐漸興起 人才投入多

「聲景,是指無論我們身處何地、由聲音所構成的整體範圍。聲景一詞取自『景觀』(Landscape,或譯地景),但與景觀不同的是,聲景不僅限於戶外。聲景會因為時間、季節、地點、文化而有所不同。」(取自:《聽見聲音的地景》,R•莫瑞•薛佛著、趙盛慈譯,2017。)

「台灣聲景協會」在近年成立,有許多聲音工作者加入聲音資料的採集行業,不過大多數的收集都限縮在生態錄音的範疇內。期望能夠收到某種動物、鳥類等的聲音,也有一群人在收集的是生態變化的聲音,什麼時期有什麼樣的生物在此生活,長期觀察又能發現什麼都市問題等。又有這麼一個人,他所做的是在收集「環境」的聲音,他就是吳燦政。

視覺無法察覺 透過聲音找答案

「台灣聲音地圖計畫」,是吳燦政自2011年開始執行的聲音資料收集計畫,在台灣的各個地區採集聲音,並且結合Google地圖,將聲音資料透過網路串流的方式供大家線上收聽,聆聽自己家鄉的聲音或許會發現原來自己平常習以為常的聲響,竟是讓自己可以馬上認出是自己家鄉的關鍵聲音。這或許就是聲景的其中一個意義所在。

在聲音紀錄的過程中常常也可以發現到一些城市問題,有些城市白天交通繁忙十分嘈雜,一旦入夜就寂靜無聲,這可以發現這個城市的問題所在即是在交通部分需要被疏導,或是因為冷氣機的噪音導致這個城市不得安寧。但又有的城市,白天晚上都在卡車、貨車的聲音當中走過時間,發現到是因為這個地區僅有一條產業道路,所有進出這個地區的貨品都只能走這條道路,因此居住於這個地區的居民每天白天晚上都要被這樣的車流聲干擾作息。

計畫十年里程碑 傳承新一代

吳燦政希望台灣聲音地圖計畫可以在執行十年的時刻畫下暫時性的句點,也是一個新的起點,期待有新的人才加入到這個聲音計畫當中,可以透過不同的觀點看待台灣、看待我們所生活的這片土地,藉由聲音資料的媒介,記錄下不同觀點的台灣。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5

加入時間: 2009.09.29

靜宜大傳創事紀

加入時間: 2009.09.29
1,334則報導
672則影音
161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3:00

陶藝豐富的色彩盛放

2024-03-27
瀏覽:
4,845
推:
1
回應:
0
3:12

引領社區轉型 躍上永續發展

2024-03-20
瀏覽:
7,291
推:
0
回應:
0
3:02

興衰多年 堅守漁業之路

2024-03-20
瀏覽:
6,837
推:
0
回應:
0
2:39

健康好身體 練練五禽戲

2024-03-13
瀏覽:
6,032
推:
0
回應:
0
3:31

百年命相館繼承人 淡看人生

2024-03-13
瀏覽:
15,948
推:
1
回應:
0

玉雕藝術家 見證臺灣玉興衰

2024-03-13
瀏覽:
4,658
推:
0
回應:
0

金屬陶藝家林時植

2024-03-06
瀏覽:
4,522
推:
0
回應:
0
3:29

馬國女婿來臺 實現年少夢想

2024-03-06
瀏覽:
6,119
推:
0
回應:
0
3:02

轉型傳統林業 建立木工創生

2024-03-06
瀏覽:
13,973
推:
3
回應:
0
3:35

陶藝巧手 植栽與神怪交融

2024-02-28
瀏覽:
7,354
推:
0
回應:
0

記錄臺灣聲音 聽見新觀點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926篇報導,共12,789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926篇報導

12,789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