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運內湖線的「『無』障礙」空間

地區:
文字-A A +A

 

 最近內湖線由於行駛中斷的問題而鬧得沸沸揚揚,此外,令人更擔憂的,就是其中的「無障礙空間」了。在空間劃方面,我們擔心的,是我們還只繞在「無障礙」打轉。

(圖片來源:聯合新聞網台北捷運內湖線 議員:車廂太擠啦2009.05.05)

 自規劃到啟用初期,在報上經常可見立委們或者身心障礙團體代表來到捷運內湖線,並仔細檢驗內湖線的空間,指出空間太過狹小,不利輪椅、嬰兒車等行動輔具通 過;而有些說法則認為行動服務鈴設置在人潮擁擠之處,移動不便者得進入重重人潮才能尋求服務;此外,也有些專業人士認為車廂內也應設殘障專區,方便身障人士上下車。
這些訊息提醒我們,大眾交通運輸的規劃設計,仍然需要開放性與包容性。但這些抨擊的意見還有另一個令我們反思的層次:我們經常還只是圍繞著「無障礙」打轉。

 談到無障礙,我們經常會與身心障礙者連在一起,結果這樣的倡導便好像變成一個專為身心障礙者打造的憐憫或者特權般的概念。早在1950年代,在歐美的設計者便開始思考更高層次的設計概念,這個設計概念的企圖是希望創造出好用的設計,不只是專為障礙者,更是讓每一個人都能使用的好設計。這個全面的新觀念就是「通用設計」(universal design)。

通用設計中,包括有七個原則:
原則一︰使用的公平性,一種操作方法就能滿足每一個使用者的需要,是讓人一看就明瞭的設計。

原則二、適應不同喜好與使用習慣的設計。

原則三、簡易直覺使用。使用方法應簡潔易懂,無關乎使用者過去的經驗、知識、語文能力及專注程度。

原則四、明顯而多管道媒介的訊息,有效透過不同的溝通媒介,讓使用者有效了解設計訊息。

原則五、容許錯誤。產品設計應盡量降低因意外或因不注意所引之錯誤,讓人能夠避免誤觸、即使誤觸也提供保護。

原則六、省力。設計應要有效率省力,舒服並不費力。

原則七、適當的體積與使用空間,同時考量各種使用者及輔助者的體型與姿態上的需要。

 過去我們的建成空間需要轉變成無障礙,而現在,我們要讓無障礙空間再升級到通用設計,開展出意義更廣泛的友善空間。

 因為通用設計不只身障者適用,就連老人、婦女和兒童都適用,它是為了我們每一個人。至少,我們都會有要拉行李箱和推買菜車的時候吧?

文/于棻


外部連結:
第四屆通用設計獎

2008通用設計大賞入圍專區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1

加入時間: 2007.04.23

伊甸基金會

加入時間: 2007.04.23
719則報導
7則影音
1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捷運內湖線的「『無』障礙」空間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7,125篇報導,共12,815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7,125篇報導

12,815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