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山一同思考乎?你在山上看了什麼又悟了什麼?

文字-A A +A

與山一同思考乎?你在山上看了什麼又悟了什麼?

 

※ 1.攝影大師羅伯.卡帕說:「如果你照片拍得不夠好,是因為你靠的不夠近。」 2.吳念真在《看見台灣》的旁白:「請不要訝異,這就是我們的家園-台灣。如果你沒有看過,或許就因為你站得不夠高。」 ※

 

當你走了一些山之後,發覺每個山怎麼長的都差不多?山還是山,看山也還是山,你不看山山還是山!山就在那裡。其實,登山、走山、看山、遊山、賞山、感山、悟山,都因人而異!亦即,你是什麼人存著什麼樣的心就可以看到、看見什麼樣態的山?山,在每個人的心目中應該都長得不一樣?而且即使同一位登山者在不同時間去登同樣的一座山,他所看的這座山每一次也都會有不一樣的感覺?不知愛登山的你,有無這種體會或見證?

在山上的每一個細節,都潛藏著登山者能否安然下山的密碼?百岳老查喜歡獨攀,因為在從容漫遊中你看到的山,可能會比較接近山的「本來面目」?獨自一人只要一進入登山口,整個精神就提到跟山一樣的高度,每個細胞也都敏銳起來,「頻率」或所謂的「磁場」幾乎會跟山同步,時時刻刻接受來自於山的訊息與話語!性情面目,人人各具,有人胸次浩然,天真絕俗,惟百岳老查俗人一,每自問登山、遊山、悟山而看了些什麼?味在酸鹹之外,或可歸結為四個面向來說明:

 

一、山的長相:就是整個山林的形態面貌,不該是瞎子摸象的片段或以偏概全的山。《涅槃經》紀載:一群盲人在摸一隻大象,「其觸牙者,即言象形如萊茯根(蘿蔔);其觸耳者,言象如箕(畚箕);其觸頭者,言象如石;其觸鼻者,言象如杵;其觸腳者,言象如木臼;其觸脊者,言象如床;其觸腹者,言象如甕;其觸尾者,言象如繩。」意謂著每人都只觸摸到一部分,都以為這一小部分就是整隻大象,引申為每個人所處的位置、角度、心態、乃至於意識型態不同而得出不同的形象與結果。而愛山的人爬山,對於某些山特別偏好,也許因為近、因為美、因為好走、因為特殊、因為人云亦云而盲從?但,每座山各有其千秋亦各有其特色,都值得去走走,細細去發掘你未曾發現過或感覺到的美,以及它不為人知的一面?因此百岳老查說,每座山長相互異、個性不同、內涵尤其有差,登山者就是要有順藤摸瓜以及打蛇隨棍上的能耐,登堂入室且直窺其堂奧,這樣你就較能發現每一座山獨特的美、的俊、的奇!

 

二、山的氣度:氣度有氣概、氣魄、風度和度量之意,你會認為山有氣度嗎?只要你入了山且具備了「察言觀色」的能耐與慧根,你就會看到山林從容不迫、表裡俱陳、鎮定自若的悠然氣度!也就是登山者先要有一個很好的登山態度,然後你才有可能逐漸看出屬於山林特有的氣度。正因為山有這個廓然氣度,所以處處可被有心人看到、感到山所展現出來的不凡神情、氣魄與「大器」。也正因為如此,登山者常常慨歎「山抓得住我,而我卻抓不住山?」一旦你抓住了山,就會有「如飲醇醪,不飲自醉」的快感?此時,你的氣跟山的氣相契相通,既一氣呵成也一見如故,不免讓登山客對眼前山景打從心底的一唱三歎起來?

 

三、山的胸襟:胸襟就是胸懷?山的胸襟日沉靜,人的行山自有適。不但登山客有胸襟,山也有胸襟,山林無私天地寬,所以說山的胸襟寬闊無比!「有胸襟,然後可能載其性情、智慧、聰明、才辨以出。」擴充眼界惟登山,盪滌胸襟好看雲?也就是山林的美景將登山客的胸襟洗滌得不染一點塵濁,此時山的胸襟就是你登山客的胸襟,登一座山巒,開拓萬古胸襟,此之謂也!《封神演義》:「此人名為閑士,腹內必有胸襟。」你如果想要做一位目盡青山懷今古且「看山還是山」的登山藝術家,上了山就不讓熙攘紅塵擾於胸襟,而要涵養出你對山林的悠悠情懷,神情存在於胸臆之中,務使山心如你心,胸懷高潔,腳下自然磊落而雄放?才能夠明亮一切事物,照見一切精彩!

 

四、山的語言:山有話,但不會多話;山有情,但不會濫情。人語空山答,只是一場談笑山風?山會說話?先說一則研究結果,「早在1983年就有兩篇研究報告指出柳樹、楊樹和糖槭會互相警告有昆蟲來襲。同時長在被昆蟲襲擊的樹附近的樹木會釋出驅趕昆蟲的物質以抵禦攻擊。這表示它們知道鄰居正遭受磨難,並想辦法做出回應。這意味著沒有大腦的植物也會發出、收受和詮釋信號。(新紀元周刊)」植物會說話,聽說是真的?但山呢?山說的是什麼樣的語言?若有少數「歹料」的登山客或多數的山鼠「入侵」,山便會發出警告之聲,只是這些被警告的人很白目,或被財迷了心竅,以致聽不到山在說話?百岳老查曾寫說,「用心而默行,山將在你耳際滔滔不絕;只有在山上才聽得見山在說話,也只有在山上萬籟寂靜之情況下才能與山對話,用心清淡,而情致自遠。」豈余好與山對話哉,余好聽山言山語是也!

 

上山,是為了下山?你是什麼樣的登山人,全在你對山的態度上?百岳老查將多年的登山態度,加上一點點也許不是很成熟的心得,逐一、逐次化為篇章,你認為是胡謅也好、是唬爛也罷,相信在最艱苦的攀登壯旅中,你的身體以及山林都會記住你的無畏、信心與勇氣。不管你把登山當作一種運動、修行、旅遊或「不知為何而上」都沒關係,重點是你有無隨著你的內心召喚,到山上去發現自己或找回自己?這一路的煎熬與褪變,所累積出的心靈風景,回眸處靈犀不過一點通,崇山峻嶺總有醍醐在其中……我問青山怎不老?青山應我幾時再臨?

~ 百岳老查 2018.04.16.

 

附 記:

為山而遊,因山而思,承轉自然,攀得高峰,弄此山頭月,鳥鳴共夜棲,這就是登山的景與境!本照片是百岳老查某年攀登奇萊東稜時(毛毛雨天氣,照片霧霧的),站在帕托魯山基點旁之大岩石上所拍攝,腳下片雲飛,眼前孤峰出,能不嚮往?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16.02.04

winda tsai

加入時間: 2016.02.04
737則報導
0則影音
0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與山一同思考乎?你在山上看了什麼又悟了什麼?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952篇報導,共12,790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952篇報導

12,790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