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是父 地是母 河流是血液-來自南投仁愛的人間淨土 紅香與梅村

文字-A A +A

【節目播出通知】

節   目:台中廣播FM100.7頻道「 街頭巷尾」
主 持 人:金牌主持人 蜜雪兒
播出時間:11/27(一)〜12/1(五)約中午11:25~12:35

本週分享的是南投縣仁愛鄉紅葉國小學區部落,包含紅香,梅村,溫泉,慈峰等四部落的真善美,以及泰雅傳統習俗還有在地溫暖的人情,歡迎同步線上收聽。

http://www.lucky7.com.tw/fm1007live.htm

http://hichannel.hinet.net/radio/index.do?id=1559

上圖:台中廣播”街頭巷尾”主持人 蜜雪兒(中),這次邀請的,是遠從南投仁愛紅香及梅村部落的梅村部落長老(紅葉國小家長會長) 夫人葉櫻夢(左1)、梅村教會傳 挪碼阿豆 傳道夫婦(右1及右2),及紅葉國小校長曾玉瑩(左2),他們都是在地方無私奉獻、友善大地的靈魂人物。

農村好讚https://www.facebook.com/rural.swcb.gov.tw/posts/1523512397730434

山是父, 地是母, 河流是血液

幾位來南投縣仁愛紅香及梅村部落的朋友,與境內【紅葉國小】曾以瑩校長等一行人,擱下身邊事物,花費來回約6小時車程,來到台中廣播受訪,為的就是要將在地理念告訴大眾,告訴大家友善大地與自然環境友善共處的重要性,讓部落的真善美,透過空中傳遞各界,讓大家知道【山是父親, 地是母親, 河流是他們血液】。

【原汁原味的自然美】

“因為這段路很難走,所以進出不便,也因為進出不便,所以幫忙篩選了參訪者”紅葉校長曾以瑩總是會這麼安慰又驕傲的訴說著。

這裡的部落很美,但要進入前會經過投89產業道路,一段非常難走的路,雖然讓當地進出有些困難,卻也因此保留了原始之美,反觀一些被破壞怠盡的好山好水,這是曾校長以及部落居民感到安慰的,雖沒帶入觀光,卻帶來更珍貴的寶貴大地與自然美景,這是再多錢都換不來也喚不回的無價寶貝。

部落居民大多集中於紅香及梅村兩個村落,是北港溪上游的谷地,由高處瞰視景色婉如人間仙境世外桃源,其中又以紅香為最大村。過去,曾有秋季滿山遍野火紅楓葉之景,並散發芬芳香味,因而有「紅香」美譽;居民均為泰雅族人,民風純樸,四週盡是保持原始風貌,是很足得渡假的地方,沿途岩生秋海棠一大片,看的人心花怒放。

境內的紅香溫泉,約位海拔1000多公尺山腳,其泉水屬中性弱減碳酸泉,溫度約攝氏40-60度左右。環境寧靜清幽,在高山美景之中享受天然的露天溫泉,彷彿壓力與煩惱皆拋諸於腦後,為低度開發溫泉區。

 

來認識來自南投 不一樣的【紅葉國小】

提起【紅葉國小】,想到的會是那裡呢?有別棒球聞名的臺東紅葉國小;也不同於花蓮老溫泉區的紅葉國小,在臺灣西部的南投縣仁愛鄉西北部山區,也有所紅葉國小,東鄰合歡山、西鄰八仙山、南鄰白狗南山、北接白姑大山,北港溪上游貫穿紅香部落,座落於純淨自然的紅香村,住著一群愛山愛土的泰雅族人。

學校四面環山有如一小盆地,而聞名全臺的「紅香溫泉」就在離校約800公尺處,這麼純淨自然的環境,更來了一位溫柔慈愛的女校長曾以瑩,與族人就像家人,像母親般的呵護學童(註:溫泉行政區屬於力行村的溫泉部落,因靠近紅香部落,所以稱為「紅香溫泉」)。

學區包括梅村、溫泉、紅香及慈峰等部落,屬原住民泰雅族部落,因慈峰距離本校約10公里,遂於民國53年6月設分班於慈峰部落,初期只招收兩班,採複式教學,現今慈峰分校因招生不足問題而暫停,紅葉國小海拔約1200公尺,慈峰約海拔1500公尺,目前僅有1戶學生(2位學童,為兄妹),在沒紅綠燈的山路,家長須開半小時車程,才能從家裡抵達學校上學,很辛苦。 

學校也可以這麼做~部落的整合平台

由於紅葉國小地處偏鄉部落,加上交通不便,路況不佳導致進出困難,找外來老師有相當困難,於是曾校長著力開發在地師資,挖掘在地人才,如讓家長自已當老師,讓地方人士參與學校教育;也因此,學校演化成地方四個主要部落的整合平台,曾校長的無心插柳,成為她努力推動地方三生的志願,不但學校成為當地公共會議討論活動的主要空間,也是三生、文化、產業、友善大地推廣的主要平台,更重要的是,全校人力資源,也自然而然成為當地活化發展與推廣的團隊。

 

有機茶推廣~~~

梅村部落長老吳春文會長夫婦,除幫茶農照顧茶園,更積極推動有機茶產,朝安全友善栽植走向,是個很棒的茶區;有幾位學童家長也是製茶師,每逢製茶時節,總會一同協助製茶。

紅香生態農場是當地主推的友善農場,蘇新章為農場董事長,內所推皆為有機農業材料,並親自栽種,農場主人每星期都會載送安全蔬茶給小朋友吃,邊種植邊推廣,蘇董三年前更自行買地植樹朝水土保持努力,農場管理是來自外地漢人的女士,在部落工作6-7年,人稱"宋媽媽",當地人說,宋媽媽不是原住民,但卻是真正的山地人。

此外,仁愛鄉農會林理事長是紅香人,自已也載種有機紅茶、烏龍茶;而在慈峰部落,有位賴永富先生,是外地人移居此處的第二代茶農,目前為仁愛鄉原鄉茶道協會成員,努力有機栽種,前年榮獲得米其林食品指南最高榮譽三星獎,接連第二年則獲二星獎,相當不容易。

另部落族人自已種茶並擁有茶園及茶廠的不多,僅有兩家,分別是前紅香社區發展協會高理事長的清香茶園,以及帖比倫山莊江家的霧敦茶園;紅葉國小除邀請原鄉茶道協會到校推廣茶道,也帶小朋友到茶廠了解製茶過程,讓孩童對地方產業不陌生,並能跨領域學習。

 

泰雅文化傳承

梅村教會挪碼阿豆傳道,則致力於泰雅文化,傳道夫人-拉瓦.米臼,更擔任母語教師及傳統藝術課程老師,包括:泰雅母語、傳統歌謠(過去生活文化都在歌謠中展現,如:織布、綄紗、打獵…等)、傳統樂器(如:梧桐木製的木琴及口簧琴,傳統樂器製作,光是材料即須半年烘曬;木鼓:先人的智慧,在中間挖空,智慧的結晶,自然產生共鳴及擴大效果)。

105年起,學校藉由暑假巡訪部落舉辦夏日樂學,校長帶著全校師生一起到舊部落探訪,希望藉此活動認識並重視泰雅文化及族人生活。山上石板屋(半穴居)還住著耆老,長輩們以中文和母語交叉的講,告訴大家這裡的歷史故事,很久以前,舊部落人口多達2000多人,後來因著環境變遷和遷移。

家族團結和友好關係,是泰雅族一大特性,整個家族都住在一起。這樣的民族特質一直保留著,這樣的概念習俗仍深深影響並延續下一代,感受到每個家庭互相尊重、和樂相處的氣氛。

殺豬不只泰雅部落也是許多原民部落,於重要活動節慶一定必備的生活習俗。有重要活動及喜事,幾乎會殺豬。

學校對於教育傳承,是根深柢固的,在經過一段時間,整個走訪、探索與體驗後,未來希望藉由小朋友的不拘形式的發表與解說,將所學所感對外展現,包括:在地產業、人文故事或生態環境…等 ,怎麼對外介紹自已的家鄉,讓自已更認同自已部落、認識泰雅文化,以身為泰雅部落為榮,當自已重視自已,自然也得到外界支持與認同。

 

【環境造就優質師生】-案例分享

學校教導主任黃主任夫妻,102年即於紅葉任教,將部落孩童視如已出,主任夫人就像媽媽,是孩童開心或委曲時最想抱抱的對像。也因為沒自已的小孩,假日常留在學校沒回去,常四處走,與社區互動關係很好。

曾校長非部落族人,卻比一般更關愛部落,她認同”越在地、越國際”的說法,因此,不但致力母語言傳授,外語能力培養更不遺餘力,學校有位來自南投中寮的單身年輕女老師,102年剛畢業,還不到30歲即進入部落服務,其專長為英文,期間雖離開過,今年又主動調回紅葉,只因唸唸不忘山上的孩子,只要小朋友有需要加強,晚上也常無條件陪孩子強化外語能力。

另有位柔道助理教師,7年來也都服務於鄰近部落,年年再聘,年年持續選擇這生活不方便的泰雅部落區職教。

紅香部落有位今年就讀仁愛國中的黃政三同學,自幼有歌唱天份,因居偏遠山區,國小六年級第一次接觸歌唱比賽(南投市歌唱比賽),一唱就得冠軍;上國中後,因仁愛國中亦致力原住民歌舞,黃同學也被發掘,今年應邀與許景純老師,在國家劇院展現動人歌聲。

另柔道是紅葉教學項目之一,在地即有國手於校內任教,為和地方拿到相當棒的成績。也是今年上國一就讀草屯國中(因草屯國中有體育班),居住梅村部落的一位同學,國小即拿到全國銀牌,一開始阿嬤不給參加,要幫忙田的工作,經學校與阿嬤溝通才被准許,就讀國中後,從柔道改學角力,一般國二或國三才可能拿到冠軍,這位同學竟破例的於國一即獲全中運角力冠軍。

 

青年、美食及行銷

如果您問,當地的傳統美食是什麼,部落族人會告訴您,玉米加鹽及蕃薯水煮就是傳統美味,有時越簡單越在地,也越回味;另外紅豆飯、小米跟白米所醃豬肉,都是當地值得品嚐的美食;此外,醃豬肉及香長也是傳統美代表,馬告和打那(就是紅刺蔥)都是重要材料;另介紹當地特有產物”ㄏㄨㄥˋ “,傳道逗趣的稱它是馬告的舅舅,都是許多美食的珍貴食材,真的是值得親嚐的山上好滋味(註:醃豬肉及香長可宅配)。 

甜杮、高麗菜、茶及青椒是當地主要經濟收入,耕作期約3-11月,其餘淡季只能果園打工,目前淡季如何維持生計是族人面臨的問題, 若沒有豐收就難過冬了,因此,傳道透過臉書及教會的力量,為地方農特產強力推廣,長老更將杮子葉製成杮葉茶,希望為部落族人帶來些許收入,多少改善居民生活。

學校近期與台科大合作,將藉由電子地圖行銷部落,今年更結合地方特色文化與美食,辦理文化營並開放對外,體驗食農文化特色遊學,並藉此討論規劃發展深度體驗,因為路徒難行,吸引來的都將是愛地友善環境的遊客,不但不破壞大自然,還可能增進地方收入。

所幸因著民族特質,部落生性愛家、愛家人,許多年輕人高中畢業即為照顧長輩和家人而返鄉,幫忙管理農產及茶園,還有10來位務農青年,這對偏鄉部落,一直以來面對超高齡化的生態窘境,總算帶來了些許的安慰與希望。

【觀光與環境永續並存?】-現今面臨的考驗與課題

山上大多為原住民保留地,土地屬原住民所有,以往但為維持生計,有些族人將果園承租漢人,族人當佃農無法溫飽,幾年後漢人賺完離開,部落依舊貧窮,更留下被開墾和農藥汙染的土地。

現今部落漸漸絕醒,發展友善大地、永續共利模式,對他們而言,山是父,地是母,河流是他們血液。

溫泉是當地重要資源,而紅香溫泉因常道路中斷無法經營,部分居民認為,也因為這原故整個自然環境才沒被觀光而破壞,得以保留下來,如何讓觀光與環境永續並存,真的是一大課題。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16.07.08

農村阿妹

加入時間: 2016.07.08
44則報導
1則影音
0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山是父 地是母 河流是血液-來自南投仁愛的人間淨土 紅香與梅村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952篇報導,共12,790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952篇報導

12,790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