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有好水十選嗎?來作自己的溪流管家

文字-A A +A

『看到出海口了!』幾個孩子爬上石頭指著前方,有穿越成海賊王的感覺!今天,這群孩子像大人,可以協助溪石下水生昆蟲的翻找調查;而同行的大人則也成孩子,趴在水面看魚穿梭,躺在水裡不想回到陸地的世界。

沒有下溪之前,你不會知道……
你一定知道溪流最後匯入海,但在沒有真實走下溪之前,我們其實不知道他入海前是跌宕地熱情投入?還是平緩地欲迎還拒?更沒想到還會有座公路未開通前的臨海石拱橋,40年前海邊的梯田人家會過橋跨溪交通、也沿著溪邊的圳溝取水灌溉。
因為溪很小似乎不太重要,所以這裡住了誰,也不會有調查告訴我們。直到飛行攝影機被食蟹獴盯上、以及下溪時經過潭邊岩壁看到紫嘯鶇的巢。
這兒有名的是海,有很多漁港、也有很多人浮潛。但沒有下溪之前,不會知道距海200公尺樹蔭茂密的溪谷裡,閃著藍紫光芒的鰕虎公魚護衛著繁殖地盤;被放流的笛鯛魚苗背著T型標記,在還沒長成一米身軀前也會繞進溪裡活動。河海真的一家。

下溪觀察才會發現,利用溪流的動物比我們想像的多:
(左)黃長腳蜂取水,(右)近海放流的銀紋笛鯛幼魚也入溪。(周銘泰攝)

這些感知不同於兩座橋後的烤肉人潮,我們在這裡,看見了既熟悉又陌生、和人類世界平行但共存的流域之生。這是貢寮小溪的日常,多樣的鄰居源自於她的自然不工整。而她曾經要被整治成平整的河岸、平緩的河床,因為很多因素,包括規劃者不知道這裡有這麼多些共生的鄰居們依賴著他的原始野貌。

隔山有時如隔行,規格化的治理行不通
我們和溪流的關係正被規格化:戲水需要在工程整理過的整齊河岸、而近年流行的生態藍帶,常常把生態賴以累積的大小礫石和複雜植生剷平。因為面對極端氣候的慌張和民意壓力,我們想用最快的方式宣告不再缺水不再淹水,所以忽略了上游加速排水就會增加下游積水的可能,忘記了平時有水用是因為大地像海綿一樣貯存天雨。甚至在美麗的原始河川泛舟做生意之後,開始嫌棄那刺激及風險,想要把太刺激的激流整平,忘了這些溪石都是秀姑巒溪之所以孕育文化並受遊客喜愛的主因。
在這些需要有效率有依據的規格化作業中,坐鎮中央的人會忘了不同的氣候造就河溪不同的豐枯節奏、不同的地質地形也早揭示了風險所在。更糟的是我們民眾都把河溪的事交給政府處理,而負責的主管機關專業可能只在排水或坡地安全,因而忘了河溪還有平時的生態功能,也忘了河溪附近生活的人們,最能蒐集她或溫柔或咆哮的不同面貌,最知道什麼季節坐在哪顆石上最安全舒服,最有機會察覺深潭或河灘有哪些動物會出沒。

Immersion+UX環境治理也需要沈浸式和參與式設計
隔一座山,地質地形就不同,溪況魚況也會不一樣。專業資源多半跟著專案走,對於還沒有要治理的溪流少有資源會去瞭解,也沒有精準研究的目標。而一旦需要做了,時間又很倉促。但當更多住在水邊的人,能長期地用感受觀察記錄,真實的現象及變化的節奏,有機會提供更多治理實作的元素。這就好比語言文化的「沈浸式」學習累積,只需要,有群線民常常走向一條溪。台東荒野的「野溪調查小組」,算是台灣的先驅團隊,一條一條走,準備為台東的溪流立傳。
而且,河溪如同其他環境資源,具有多功能的生態系服務(Ecosystem Services)。當治理需對多元需求的使用者交代,可以透過參與式設計蒐集不同的「使用者經驗」。河溪的多元使用者包括那些不會說話的生物們,等到他們用滅絕來表達就來不及了,透過長期的觀察記錄,或許我們也都能幫魚說蝦話。

日本經驗,作自己的溪流管家
環境條件相似的日本常有我們可借鏡之處。最近為人津津樂道的經典在靜岡縣三島市從有豐富湧泉的源兵衛川,開始的一連串一條接一條河溪的守護行動。其起心動念只是想恢復梅花藻下有魚兒穿梭的景象,從撿垃圾開始,從撿垃圾開始,將熟悉傳統的老人、朝氣蓬勃的孩子、青少年的學習,都結合在一起;這當中還有不同專業的企業投入、對城鎮有整合發展想法的公部門投入制度與資金的支援。因而一條曾受污染的河川,重新成為可以散步想要親近的帶狀有機體。近期「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參訪交流「Groundwork三島」,可以期待他們後續的報導。

日本的生態復育、觀光推動及地域學習,很注重在「水邊的景觀和體驗」。全國各地都有「水辺の楽校」,長期帶動市民參與水邊的觀察,並且透過臉書部落格等讓市民看到這條溪上的季節種種及變化。並加入河溪棲地的整備營造。國土交通省也民間學界合作,持續辦理「日本水大賞」到今年第20回,鼓勵地方政府、學界、民間團體提案守護河溪從產業再興到瀕危生物保護等不同面向。這些行動的背後都還有環境省自然環境局的資源監測投入,紮實地把河溪生態視為整個社會重要的自然資本。

其實日本經歷過很長一段時間,在都市發展及災害治理中讓河溪越來越人工化,一樣降低了生態的豐富度,在漫畫「魚河岸三代目」描述洄游漁業資源的凋零時都有詳實的批判,知名兒童文學作家阿部夏丸的小說,也從生活在溪邊的孩子眼中深刻描繪【註】。但挽救這些環境資本的覺知,透過從小情感的連結而被喚醒,因而當接近城市的次生自然地區的生態水準降低時,日本開始確保不要再有更多損失,並且在更深少人煙的自然裡投入更多的保育支持。
【註】魚河岸三代目《vol.7一尺香的眼淚》、《vol.10充滿希望的鰻魚》;阿部夏丸《說謊的阿大》、《不會哭泣的魚》,在台灣都有出版。很生動地描述了日本受治理影響的河溪生態。

每月一次來巡溪

這些支持,不是固定形式的四處沿用,而是從生物的角度觀察瞭解自然系統要如何運作,再試著把這樣的運作力還給自然。在多樣性更高的台灣,山高雨狂,一條河溪的恩賜和肆虐每每變換著面貌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如果我們不開始行動,會因為瞭解和想像越來越少,有一天,會讓身邊的河溪只剩下排水的功能,而失去那些灌溉生命和生活經驗的多元豐饒。所以,從守護水廊道的和禾水梯田的「保育和夥人」開始,我們寫下:「是的,我們有點貪心,巡了上游的田水,還想找你們一起巡下游的溪!」「說真的,我們不去看看,就沒有人知道所有的這些影響及季節節奏如何發生著!」於是每個月有一天【巡溪日】,從擁有十多條有名字的溪流的貢寮區開始,一起探索、記錄溪裡的發現及溪岸的環境,就算一起走走水岸也好。【從河說起】,未來不一定在哪裡,我們將在這裡邀請雞婆的你加入!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08.02.27

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

加入時間: 2008.02.27
441則報導
0則影音
0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乘著溪水,漂流到下游

2019-12-04
瀏覽:
2,739
推:
0
回應:
0

取水閘隔開的燦爛與哀傷—新城溪巡溪後記

2019-10-08
瀏覽:
3,142
推:
0
回應:
0

海濱 x 溪流 x 森林 x 人家,交融在一起

2019-07-09
瀏覽:
2,478
推:
0
回應:
0

水,就不愛直來直往

2019-04-24
瀏覽:
2,265
推:
10
回應:
0

溪水哪裡去?從地表消失的川流水

2019-02-18
瀏覽:
2,697
推:
0
回應:
0

請別叫我排水溝—田寮洋無名溪巡溪誌

2018-10-25
瀏覽:
2,957
推:
1
回應:
0

榕樹溪:上游不乾涸的約定

2018-09-11
瀏覽:
3,262
推:
0
回應:
0

翻岩、跑步機、勇闖天堂路:龜壽谷溪極限夏令營

2018-07-04
瀏覽:
2,301
推:
0
回應:
0

貢寮遠望坑溪護魚區,修繕工程釀生態災難

2018-06-26
瀏覽:
6,266
推:
116
回應:
0

屬於童年的那條溪,你的還在嗎?

2018-06-23
瀏覽:
3,341
推:
3
回應:
0

你也有好水十選嗎?來作自己的溪流管家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474篇報導,共12,754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474篇報導

12,754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