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孤獨者書店 將旅人渡至彼岸

嵌入:
文字-A A +A

【記者陳祖晴、葉詩廷/台中市報導】落腳台中審計新村「四弄八號的樓上」,書店彷彿茫茫深海中一座漂浮燈塔,在遠方為每個孤獨的你佇立。詩、文學、音樂,建構起這座空間,給孤獨者書店店長張豫一手扶起文字、一首點播音樂,幸運的你還能得到店長親自占卜、解惑。這裡是「給孤獨者書店」,讓人藉由閱讀,進入孤獨狀態,找到自我。

千禧世代慢靈魂

留著一頭烏黑長髮,盤起成一蜷包頭,靜靜的坐在工作桌旁緩緩拿起紙袋包書、播放七〇年代經典西洋老歌,很難想像給孤獨者書店店長張豫是一九九〇年出生的千禧世代。

出生高雄,畢業於實踐大學媒體傳達設計系,張豫在高中前是個標準升學制度下的孩子,他所知道的文字、作家都是從課本上來的。然而,當大多數同年齡的學生都還在學科、分數的壓力下,張豫已經開始尋找自己,他說:「念設計有一個很重要的事情是你必須要知道你是誰,然後你喜歡什麼,你的價值決定了你的眼光跟你會呈現出來的東西」。

溫暖黃光映照著書店,店長張豫說,書店就是他,因此依照自我心境的轉換,店內佈置也隨時在變動。攝影/葉詩廷

 

大學時張豫開始有選擇性的閱讀,他說「也不知道哪根筋不對,很像一個召喚還什麼的,我就在同學桌上看到一本邱妙津的日記」他翻開來看,發現它好像補足了自己表達能力跟情感之間的差距,「你會知道可能有人跟你在不同的時空裡頭,有相同或類似的心理狀態,你會覺得你並沒 有那麼孤單」張豫認為,如果當初不是在那個「狀態」裡頭,他就沒有辦法讀懂邱妙津的東西,所以它其實是一個「頻率」。

而後,閱讀便與張豫的人生交織不可分。有消化就有產出,有閱讀就有創作,二〇一一年他成立Facebook粉絲團「紙條電台」,將自己的書寫、喜歡的文字及音樂,分享給頻率相同的人。陸續和野餐廳發行創辦人佳佳在市集擺攤,販售自己的文字創作,累積下二〇一五年開設實體書店的種子。

從這裡售出的書都由張豫細心包書,大男孩的外表下,擁有一個柔軟的心。攝影/葉詩廷

 

漂浮在孤獨海的書店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書店名稱來自金剛經的一段,給孤獨長者提供悉達多太子衣食,給他園林靜心、禪修,佛教的涅槃和頓悟指的是到彼岸去,佛陀是乘船者,給孤獨長者就是划船的人。張豫希望藉由這個名字,也代表書店「能夠讓你搭著船到下一個地方去」。

這麼年輕開書店對張豫來說其實是個意外,大學畢業接著當兵,原打算退伍後到出版社上班,卻意外從好友佳佳的邀請中,開始企劃由台中市政府提出的「審計新村摘星計畫」。

「我就覺得好,如果我既然有這個想做的事情,而且也累積了很久,如果可以試試看寫企劃書,如果被相信了,你的企劃書或者你的第二階段面試也過了,代表有人是覺得你可以的。」張豫笑說,那時候不知道為什麼人生有點順利,一切順理成章的到來,企劃成功,租下了裝載夢想的空間。

為什麼會想開實體書店?「我喜歡慢的東西、老的東西、被時間經過的東西」張豫坦言,如果世界上可以有一個這樣的地方存在,人不一定要來,可是你知道有,也找得到地址,你知道是真的有一個人在這個地方,他是真實的,並不是只是存在在網路上的傳播而已。他像一個堡壘一樣,在這個地方穩穩的。

空間內隔著一道牆,左邊是張豫的給孤獨者書店,右邊是佳佳的野餐廳發行,各自生長也相互扶持。攝影/陳祖晴

 

讀書照鏡子 孤獨的本質

來到給孤獨者書店,像是來到一個私人空間,「遠方、流浪、永遠不在這個地方」這是當初張豫為這個空間下的三個關鍵字,想呈現文化衝擊,這個地方像一個想像出來的,永遠在很遠的地方,你看不清楚,但你知道那東西。張豫笑說,這個想法很射手,但呈現的方式很巨蟹,空間擺設簡單、溫馨,像家一樣。

對張豫而言,閱讀的過程就像照鏡子,透過閱讀,尋找與自已頻率相近的句子。「我認為閱讀是一個孤獨的過程,但它其實並不負面,我覺得每個人都需要。現代社會的大家很難享受孤獨的這個事情,於是他們就開始向外追求,我覺得這個東西很可惜」。

店內每本書籍都是張豫親自挑選,除了二手書,也販售許多獨立出版書籍,用摸的、用看的都能感受到獨立出版的溫度與厚度。一開始他給自己的功課是每本書都要親自看過,「既然我是一個那麼講究緣分的人的話,那我也只能當成中間那一個渡書的人」,因此,現在選書以他想看以及他看過的書為依據。

「我常常覺得自己心裡有些東西是沒有被說出來、沒有被解釋過的,當你看到有一些文字的時候你就會覺得『對!就是這個,我的感覺就是這個!』」對張豫來說,閱讀的過程是孤獨而不孤單的。

店內書集以二手書佔多數,許多都是市面上一本難尋的文學經典。攝影/葉詩廷

 

你的最近,我的最遠

某次洗澡時,張豫腦袋蹦出了「你的最近,全都是我的最遠」這句話,靈感源自於與前任情人關係的過程,「我會覺得我們好像保持一個很奇怪的距離感,我很想去聽你最近的消息怎麼樣,可是我好像試了很多管道都沒有辦法去接觸到你的核心,放在心裡頭一直想就出現了這個句子」,於是,寫信活動就從二〇一六年三月二十七日開始。

讀者可以寫下關於自己的最近,並寄信到給孤獨者書店,張豫將隨機地挾入書店某本二手書裡,等待下一位購買者帶走,帶到遙遠的地方去。

回想起寫信活動,有一次張豫被自由時報採訪後收到一封信,十行紅色信紙,鋪滿工整鋼筆字,「一開始就是詢問你們能不能幫忙找書,想找偵探類的」,張豫訝異在這個網路發達的世界為什麼還有人寫信找書,找了寄信地址後才發現是少年感化院,寄件者則是受刑人,張豫也從和偵探書屋的聯繫順利幫受刑人找到了書,在此之後,每逢過年過節,受刑人都會寫信給張豫,談吐近況。

 

書店收到的信會放在盒子內或夾在書頁間,從不同地方到來的旅人都能分享每個「你的最近」。攝影/葉詩廷

 

尋找頻率 從紙條電台到愛的自由黨

從大學時期的「紙條電台」,到二〇一六年十一月成立了真正的線上電台「愛的自由黨」,開播第一集節目。節目中播放張豫喜歡的音樂,在樂曲與樂曲穿插中,他溫柔而深沉的嗓音念起一首首詩、散文。

張豫說:「電台其實就是尋找頻率,用你自己覺得適合你表達你對別人關心的方式,去尋找那個聽得到你聲音的那個人」,他希望對應到相同頻率的人,接通頻率,就能撫慰每個鍵盤背後的心靈。

紙條電台來自於張豫父母的影響,因父母的教育程度不高,爸爸是一、二十年都不寫字的人,就像學生放寒暑假後回到學校握筆的方式變得不太熟悉,拿起筆來是更彆扭的。大學時期放假回高雄,張豫總睡得比較晚,張爸爸就會拿黃色的便條紙,用很彆扭、生硬的姿勢拿著筆,因為沒辦法寫太多字,只能用很少的訊息量表達想對張豫說的話,寫下:「飯在廚房,要吃。爸。」

常有人問張豫什麼樣的文學最美、最感人,什麼樣的字長得最好看,「其實我覺得最真的東西就是最漂亮的東西」,他認為,真實是由很大的力量和情感在支撐著那個字,「紙條」因而成為父母關心自己的溫柔橋樑。

聊起「愛的自由黨」,張豫捲起左手臂的袖子,一行字刺在手臂內,就是愛的自由黨。他說,愛的自由黨的意義很字面,就是「希望大家在愛裡還能夠感受到無邊無際的自由」,同時也是線上電台的副標,這五個字住進皮膚裡,也誕生於網路上,陪伴聽眾在每個禮拜二晚上徜徉。

 

延伸閱讀

生態、性別、另類全球化 虎尾厝沙龍揭竿起義

薄霧書店 迷霧裡發現美術博物館

走進青鳥書店 在書頁間找到幸福的青鳥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2

加入時間: 2007.04.03

輔大生命力新聞

加入時間: 2007.04.03
4,166則報導
2,271則影音
707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2:08

劉啟葦返鄉 用水簾溫室 立體化種香菇

2024-04-17
瀏覽:
1,422
推:
1
回應:
0
2:48

辦詩報、做廣播 府城舊冊店守護台語文學

2024-04-15
瀏覽:
2,319
推:
2
回應:
0
1:49

女同志出國生子 盼台灣開放同婚人工生殖

2024-04-10
瀏覽:
4,253
推:
2
回應:
1
3:10

李子銘用三種好菌 養無毒魚蝦

2024-04-08
瀏覽:
5,081
推:
1
回應:
0
2:23

不老棒球 八十歲球員揮出新人生

2024-04-05
瀏覽:
12,223
推:
47
回應:
0
1:56

林口有機村 種給自己吃的有機蔬菜

2024-04-03
瀏覽:
6,026
推:
0
回應:
0
1:43

輝耀有機農園 打造社區菜市場

2024-04-01
瀏覽:
6,773
推:
2
回應:
0
2:54

茂林牧場的友善雞蛋 快樂的雞生快樂的蛋

2024-03-29
瀏覽:
5,162
推:
0
回應:
0
3:00

排灣族夫妻翻新琉璃珠 荷蘭人越洋來觀賞

2024-03-25
瀏覽:
5,921
推:
0
回應:
0
2:10

不被成衣打敗 日新西服堅持手作

2024-03-22
瀏覽:
4,679
推:
0
回應:
0

給孤獨者書店 將旅人渡至彼岸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927篇報導,共12,789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927篇報導

12,789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