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食變盛食 點亮台北街頭

嵌入:
文字-A A +A

【記者葉舜欣、張絲雨/台北市報導】面對流浪的街友,你能夠給予什麼幫助?是捐款、捐物資還是發便當?在台北,有一群人和別人不一樣,他們募集人們用不完的食材,將「剩食」烹煮成盛食,分享給街友,並坐下來與他們共進晚餐。他們希望可以透過一晚熱呼呼的食物,拉近街友與社會大眾之間的距離。


人生百味共同創辦人朱冠蓁(左二)帶領志工到台北車站與街友分享食物。   攝影/葉舜欣

人生百味 從街頭開始

人生百味由朱冠蓁、巫彥德、張書懷共同創立。他們原本相識於公平貿易協會,在二〇一四年太陽花學運時,一同走上了街頭。巫彥德表示,學運期間經常會有一些因為吃不完導致過期丟掉的食物,但是當街友上前詢問是否可以領取那些物資時,卻被拒絕。後來,經過與物資站的協調,他們將學運中一箱沒有人要的包子,前往龍山寺分給街友。

這個舉動成為了一個契機,巫彥德表示,其實許多人家裡都會有多餘的、煮不完的食材,而剛好有一群人需要這些食物。因此,人生百味發起了「石頭湯計畫」,透過網路募集人們家中用不完的食材,在每月的最後一個週末進行烹煮,然後帶領志工到台北車站與街友共進晚餐,除了可以解決食物浪費的問題,最重要的是希望可以透過和街友聊天,改變大家對街友的成見。

「最重要的是同理心的建立,再來是食物的處理,最其次才是將食物拿給需要的人。」巫彥德表示,街友一直在那裡生活,一定會有自己獲取資源的方式,也許每個月一次的食物分享可以讓街友享用比較豐盛的一餐,但其實對他們來說,並不會帶來很大的幫助,所以最重要的是改變人們對於街友的歧視。

活動開始前,人生百味共同創辦人巫彥德(左一)與志工討論他們對於街友的看法。   攝影/葉舜欣

號召網友溫暖街友的胃

巫彥德說,一開始,他們是透過網站募集食材與志工。後來,他們也開始拜訪店家與市場,向他們募集賣不完的食材,例如蔬菜、肉類和主食。朱冠蓁說:「有些人一想到剩食,就會想到藍色臭臭的桶子。可是我們找到的剩食,長相漂亮,可是也許有一角碰傷了,或是不太紅的蘋果,所以大家在挑選的時候才被淘汰。」

巫彥德回憶,當初他們團隊中也沒有擅長烹飪的隊員。第一次進行計劃時,恰好來了兩位會下廚的志工,在他們的主導下,成功將食材料理好,與街友分享。隨後也開始有了固定會下廚的志工,帶著大家互相討論與學習,將募集來的食材變成健康又美味的食物。計畫進行至今,他們完成了二十二次的食物分享,也製作了超過一千三百份的料理。

志工們正在料理募集來的食材。   攝影/葉舜欣

每一次的食物分享都會募集十五位左右的志工。巫彥德表示,他們會在網路上開放報名,然後依據參加原因等進行篩選。他們希望每一次參加的志工都是不一樣的人,那麼就可以將計畫的理念推廣給更多人知道。

用一碗石頭湯 拉近人與人的距離

朱冠蓁表示,「石頭湯計畫」取名自法國童話,三名士兵以石頭作為湯底,然後號召村民放入更多食材,共同熬煮出一道美味的濃湯。而人生百味的這個計畫就是希望由各方面募集他人用不到的食材,烹煮出豐盛的食物,與街友分享。

「當我們有一個可以分享的東西時,其實是比較容易讓彼此之間的隔閡稍微降低一點。就像是有一個不熟的同學請你吃東西時,會讓人產生一個他對我還不錯的感覺。」朱冠蓁表示,人與人之間一起進餐,通常都是朋友或家人之間非常親密的互動,人生百味希望將這樣的聚會改到街頭上。

有一位街友,志工們都稱呼他「阿西哥」,自二〇一二年就開始在台北車站流浪。經過兩三次的食物分享,阿西哥已經能夠放開和志工們聊天,不再拘謹。看見前來分享食物的志工,他還會將自己的小凳子拿出來讓志工們坐著,然後大家一起閒話家常。

志工Selina表示,雖然自己也曾參加過不少的志工活動,例如拜訪老人院等,不過與街友相關的活動是第一次參加。她說:「這個活動很不一樣,我能夠真正接觸到街友,與他們聊天。我發現街友們和一般人想像的是有差別的,他們有些也是受過教育的。」她認為這個活動有效地改變了大家對於街友的看法,拉近了彼此之間的距離。

延伸閱讀:

人生百味 賣出生命第一百零一味

創世服務街友 開辦洗澡、炊事車

愛心農場 提供街友工作機會

陳鼎勳 把街友當朋友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3

加入時間: 2007.04.03

輔大生命力新聞

加入時間: 2007.04.03
4,166則報導
2,271則影音
708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2:08

劉啟葦返鄉 用水簾溫室 立體化種香菇

2024-04-17
瀏覽:
2,225
推:
2
回應:
0
2:48

辦詩報、做廣播 府城舊冊店守護台語文學

2024-04-15
瀏覽:
2,492
推:
2
回應:
0
1:49

女同志出國生子 盼台灣開放同婚人工生殖

2024-04-10
瀏覽:
4,354
推:
2
回應:
1
3:10

李子銘用三種好菌 養無毒魚蝦

2024-04-08
瀏覽:
5,221
推:
1
回應:
0
2:23

不老棒球 八十歲球員揮出新人生

2024-04-05
瀏覽:
12,845
推:
47
回應:
0
1:56

林口有機村 種給自己吃的有機蔬菜

2024-04-03
瀏覽:
6,200
推:
0
回應:
0
1:43

輝耀有機農園 打造社區菜市場

2024-04-01
瀏覽:
6,835
推:
2
回應:
0
2:54

茂林牧場的友善雞蛋 快樂的雞生快樂的蛋

2024-03-29
瀏覽:
5,194
推:
0
回應:
0
3:00

排灣族夫妻翻新琉璃珠 荷蘭人越洋來觀賞

2024-03-25
瀏覽:
6,000
推:
0
回應:
0
2:10

不被成衣打敗 日新西服堅持手作

2024-03-22
瀏覽:
4,717
推:
0
回應:
0

剩食變盛食 點亮台北街頭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947篇報導,共12,790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947篇報導

12,790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