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design超越障礙

地區:
分類:
文字-A A +A

【記者陳建中報導】你能想像重度和極重度的殘障人士可以出產出許多精美的書籍和期刊嗎?在Vdesign視覺設計中心裡,不管是排版、編輯等工作都是由殘障人士一手包辦,其中包括了許多英文專有名詞和需要無數次校稿的難度極高的專業論文。

勝利身心障礙發展中心在台灣已經有四十五年的歷史,主要是針對小兒麻痺和腦性麻痺在做潛能發展訓練。六年前在台北設立了北部發展中心,第一個服務部門是做建 檔的部分,「許多大銀行的建檔工作都是委託我們在做的。」Vdesign視覺設計中心是隸屬於台北市私立勝利身心障礙潛能發展中心的其中一環,裡面十三位 的成員都是經過面談、社工晤談、擁有電腦基本的能力和測驗後,再經過九個月的訓練,學習許多專業的設計軟體,才能成為其中一員。主要服務項目有,POP海 報設計、DM、型錄設計、編排、期刊、印刷等等。

張英樹表示,為了克服身體、行動、心理種種的不便,Vdesign要讓這些重度和極重度 的殘障人士可以在家中做居家工作,電腦成了唯一可以突破身體限制的工具,所以Vdesign就開始從事平面及美術方面的工作,也透過電腦的遠距教學,達到 技能學習。「我們都是靠口碑的,因為我們訓練出來的員工,做出來的產品都是有一定的水準和品質的。」張英樹說,擁有專業的技能,在未來才可以在社會上生存下去。

桌上滿滿的書籍都是出自於秀秀﹝化名﹞之手,編輯專業的程度都是許多人讚賞有佳,「許多客戶都不知道她是極重度殘障人士,只能在家中作業。」張英樹說,因為許多人都礙於身體的不便,所以經過訓練後,都會在家裡作業,剛開始會幫忙接案子給他們做,之後,口碑做出來了,廠商自然而然就會自己聯絡他們了,「這就是品質保證!」

張英樹認為,庇護工廠是要訓練身心障礙人士可以出社會工作,庇護工廠只是短暫的「休息站」,所以訓練手法與計畫就很重要,所預期身心障礙人士達到未來出社會可以順利工作的目標,施以訓練,這才是庇護工廠最重要的職責。「庇護工廠就像是一個 SHOWROOM(展示場所),讓外面的雇主可以看到他們的表現。」張英樹說,讓身心障礙人士有專業的技能,出產的產品有品質,這才是最重要的價值。

張英樹表示,現在許多人會買庇護工廠的產品,多半是因為愛心及關懷,「但產品的價錢真的等於產品的價值嗎?」許多庇護工廠的捐款總是大於銷售量,「如此大家不知不覺得對我們貼標籤!」忽略了身心障礙人士的專業和品質的保證,覺得身心障礙人士的表現並不如一般人。

勝利發展中心 居家學習網 http://elearning.victory.org.tw/about/victory.htm
Vdesign官方網站:http://myweb.hinet.net/home11/a8630b7226/ftp/index100.html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07.04.03

輔大生命力新聞

加入時間: 2007.04.03
4,179則報導
2,284則影音
713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3:17

海洋家族 以兒歌跨足性別平權之路

2024-05-31
瀏覽:
2,030
推:
0
回應:
0
1:38

街頭畫家馬渝婷 從台灣畫到澳洲

2024-05-29
瀏覽:
2,731
推:
2
回應:
0
2:02

自己的名片自己印 顏宏霖傳承活版印刷術

2024-05-27
瀏覽:
2,218
推:
2
回應:
0
2:50

空中寫字就能溝通 中原大學打造聾啞輔具

2024-05-24
瀏覽:
5,131
推:
13
回應:
0
2:25

蝶海再現 台灣蝴蝶保育學會保育蝴蝶

2024-05-22
瀏覽:
3,890
推:
3
回應:
0
2:57

白永恩神父的愛 為身障者打造安身家園

2024-05-20
瀏覽:
3,878
推:
0
回應:
0
2:57

年少誤觸法網 更生少年現聲分享回頭路

2024-05-17
瀏覽:
4,466
推:
0
回應:
0
2:42

植物染、有機棉  讓服裝與環保共生

2024-05-15
瀏覽:
3,876
推:
1
回應:
0
2:13

好朋友書店 從童書到老後的心靈旅程

2024-05-13
瀏覽:
5,986
推:
1
回應:
0
2:43

林進忠攜手青銀農民 邁向無毒行健村

2024-05-10
瀏覽:
6,668
推:
0
回應:
0

Vdesign超越障礙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8,338篇報導,共12,857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8,338篇報導

12,857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