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減碳 更應該推動減災

文字-A A +A

一美元的減災整備經費,可以減少至少 42 美元的應變重建支出。面對大規模災害,一美元甚至可以發揮達 680 美元的效果。

文/王价巨 (銘傳大學建築系副教授。本文修改自作者臉書網誌《節能減碳? 為什麼不減災?》一文)

Sandy颶風侵襲後的紐約長島地區。 (Source:UN ISDR flickr, CC BY-NC-ND 2.0)

    在美國工作時,因為減災整備工作一直很難以量化,也難以看到量化數據成效,為了因應預算的爭取,單位提出了兩個計畫:一個是災後應變重建的經濟估算,另一個則是因應全球暖化的議題,以碳排放為對象的估算。

    經濟部分以發生地區的災前災後進行境況模擬與資源投入、賑災經費加以比較;災害和碳排量關聯性則是藉由既有投入機具、動員人員旅次、來往距離、維生需求、空間破壞的生命週期估算‧‧‧等等計算,再依據該地點影響範圍原先的平均量計算。因為這是內部報告,也有資深長官覺得納入的項目、討論範圍和數據還不夠全面,需要更多的學理論證及精算,因此一直沒有審核通過,所以也沒有發布報告。雖然整體研究的細緻程度還不足,但是我認為設定的概念、邏輯和方法論有其根據且可行,可提供進一步探討。     摘錄該評估,以影響區域為對象,討論災害應變和重建對比於排碳量的關係:

一次一般規模的住宅火警,大約是一個受影響範圍 0.5-1 年的總排碳量;
一次社區型的水災,大約會耗費該社區 3-5 年的總排碳量;
一次泥流(不到土石流程度),平均耗費受影響範圍 10-15 年的總排碳量;
•   一次中大型化學工廠火災及爆炸,平均耗費受影響範圍 20-25 年的總排碳量;
•   一次龍捲風,大約是受影響範圍30-60年的總排碳量;
一次阪神大地震或加州北嶺地震,大約是受影響範圍 100-120 年的總排碳量;
•   一次卡翠納颶風,大約是受影響範圍 150-200 年的總排碳量;
一次車諾比核子事件,已達受影響範圍 800-1000 年總排碳量,還無法結案。
相反的,一次一個月的旱災,可減少該地區至少 5-10 年的總排碳量。
如果旱災持續越久,連帶工業都受到影響,減碳量更是倍數成長!!
 

    再以經濟面的結果來看,一美元的減災整備經費,可以減少至少 42 美元的應變重建支出。因應大規模災害更為可觀,面對大規模災害,一美元甚至可以發揮達 680 美元的效果。

2000-2012年間的全球天災損失 (Source:UN ISDR flickr, CC BY-NC-ND 2.0)

    既然大家都知道也認同減災整備是重要的工作,為什麼很多政府不願意推動?除了沒有英雄外,這還必須從內部成本和外部成本談起。

    減災整備的成本是內部化的,人為了生存會自己尋找出路,自己會願意投入相對的資本來尋求生存的機會,不管是修繕或是能力提升,利用的都是內部流動的小規模資本,外部人員大多難以經手,也就無利可圖。但是,應變重建就不同了,尤其是重建,需要大量的經費和工程,相對的也帶入大量的外部資源及經費,讓經手的單位和人員都有了「轉一手」的「機會」。

    節能減碳,從減災著手更有成效;縮減開支,減災效益更明顯;如果要避免貪污舞弊,把減災工作認真做好更是實在。

【相關閱讀】
氣候變異下台灣災害防救機制的危機與轉機》王价巨 5-Dec-2010
氣候變遷 災害管理新挑戰》王价巨 11-Mar-2013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1

加入時間: 2007.11.14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

加入時間: 2007.11.14
1,531則報導
1則影音
3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節能減碳 更應該推動減災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921篇報導,共12,789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921篇報導

12,789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