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長0609分享-獨處

地區:
分類:
文字-A A +A


若沒有獨處,人根本不可能擁有屬靈生活-哈佛大學心理系教授盧雲(Henri Nouwen)

請大家回想,自己每天有多少時間獨處呢?你獨處時在做些什麼呢?是在看電視、想念某人、算計仇人,還是只是在發呆呢?(圖為羅丹的著名作品-沉思者)

 

  獨處這話題對某些人來說可能是陌生的,不一定是能獨處的時間少,而是我們很少認真去思考、品味它。獨處可以讓人成長,也可以讓人墮落。剛剛我問大家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在做些什麼,不是有人說會去想些不高興、仇恨的人或事嗎?獨處是很有價值的,有位哈佛大學心理系教授盧雲(Henri Nouwen),他就是在獨處時感受到 神的呼召。

 盧雲發現哈佛教授只是世俗的聲譽,並不是當年 神呼召他委身的方向與價值。他因此放棄教職,跑到加拿大一間身心障礙團體當一位教保員。他說:「若沒有獨處,人根本不可能有屬靈生活。」

 

 

獨處兩極的矛盾與辨思

獨處時可能有以下三種情況:

孤寂到獨處-自己與自己。

如果人一整天或數天都不說話,人自然就會沉澱下來。孤寂與獨處是不同的,獨處不一定孤寂,而孤寂也並非是因為一個人。孤寂就是只剩下自己,有很多人沒辦法忍受這種孤寂的狀態。人是很奇怪的生物,人是喜歡人群的,但一旦人多又渴望安靜,人常常就陷在這種兩難的矛盾裡。

敵意與善意-人際關係

獨處時常常會浮現敵意與善意這兩種念頭,容易想到別人,想到這些人際關係的種種。人是喜歡被善意對待,不愛受他人的敵意,但是在人際關係中卻常常出現這兩種期得的落差,互相的矛盾。

幻想到祈禱-自己與神

在獨處時你是否曾經聽到 神的話呢?而這些是不是自己的幻覺呢?基督徒要學會分辯那些到底是魂裡的意念(幻覺或感受),還是靈裡的領受( 神的話語)。

 

 

屬靈生活

一切真實的根源

在人群中,如果你神遊,仍然可以獨處。獨處是一切真實的根源,能力、價值觀、特質常常都是你先有了經驗,再透過獨處的沉澱而來。而在獨處時,最重要的是與神的獨處,這就是力量的泉源。

 

團契、獨處、事奉的順序

  從靈修的角度來看,順序應是獨處、團契、事奉。

獨處

早晨先花時間獨處是最好的。因為獨處是核心力量的源頭。早晨上班時我們有時會很煩,因為今天有不想面對的事,有討厭的人,所以建議大家先花時間與神獨處,把心先平靜下來。順從 神的啟發與引導,相信他的帶領,勇敢面對每一天。

團契

這是指我們核心能力付出的對象,我們要學習如何與想法不同的人相處。即使在教會,是非也非常多,而這背後往往不是有什麼真正的仇恨,而只是想法不同而已。但人的本性,常常讓我們覺得不是朋友就是敵人。

要過天上的生活,就要先學習如何與想法不同的人相處。但要接納不容易。對某些人來說,要接受別人的饒恕也是不容易的。這就跟愛與被愛的道理一樣,愛人不容易,要被愛也不容易。

事奉-對 神的信賴,與神同在的生命流露

真正的事奉會讓你發現獨處的重要。《聖經》上沒有獨處二字,但處處有獨處的影子。保羅一生的信念是要殺盡所有自稱為 神的兒子的人還有基督徒,因為那違反羅馬帝國君權神授的觀念,但後來他在大馬士革被 神光照,他第一件事就是跑到阿拉伯獨處,才有了後來的頓悟。

耶穌給5000人吃飽後,他退到曠野。他的門徒出去行神蹟回來,耶穌也叫他們去獨處。獨處能轉換,再重新得力,所以是一切能力的根源。在靈裡領受 神的話,而為了避免獨處思想時,誤解了神的意思,先要對聖經熟悉,並從團契中獲得自我平衡需要的力量。

 

 

伊甸該有的事奉

我每天基本上有2個會議,牌七一樣多的公文。越忙就越需要獨處。上星期六我人在高雄,星期日在澎湖。最近董事會還要我提伊甸的發展藍圖。我最近在獨處時想到伊甸的藍圖,簡單來說可以是下面的想法:

人生的意外,意外的人生

身心障礙朋友現在大都是因為交通意外、職災、中風等疾病所造成。而這些朋友找上了伊甸,伊甸就要給他們一個意外的人生。遇到意外的,從此要用不同的角度來看原有的生活;職災可能是工作太危險,或是自己太輕忽。而生病可能是因為自己飲食不正常,沒有好好照顧自己。

心臟病好之後,是否要繼續抽煙呢?我們讓身心障礙朋友重建不是要回到從前,而是給他們一個新的生活模式。一個能走路的人坐了輪椅,生活的環境和生活勢必要調整,也要有新的態度、和信念,因為他們可能再也回不到過去了。最重要的是,我認為意外要有上帝的介入,讓神進入生命,讓他們有屬靈的生活。

6000個失能家庭的希望工程

希望我們未來能讓這些遭逢人生意外的朋友們,能看見活著有新的意義,伊甸基金會讓這些家庭重拾希望,而且是建立「正確」的希望。

關切當代弱勢族群需要的策略伙伴

伊甸關心、倡導很多議題。但不是每一樣最後都落實成為直接服務。伊甸仍以早療、職建和照顧服務為主,我們的核心仍然是失能家庭。

我們可以關心很多當代的課題,但不一定全部都要自己做。而是用策略聯盟的方式。像偏遠小學案值得關心,但教育非伊甸本行,因此採用策略聯盟的方式。

以後大家被問到伊甸在做些什麼時?我這些話可以幫助我們定義,尋找我們的核心價值。

發展全人照顧服務的資源網路

未來我們每個人都在一個痛苦的轉折點上,因為我們上有父母、下有孩子,負擔很重,台灣逐漸進入高齡化的社會,未來我們都會承擔許多。像我岳父近日在一個月內先後因冠狀動脈繞道手術、胃動脈破裂(手術存活率15%)而開刀2次。而家母眼睛白內障及人工水晶體手術。你們能想像我最近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嗎?所謂發展全人照顧服務的資源網路,其實還是為了我們每個人而建構,因我們都在變老。只是,越忙碌我更需要獨處。

過去伊甸花很多時間來「內部關切」,我們總是一團合氣~就是很容易吵成一團,大家生氣。

NPO是因為社會先有了需求,然後我們存在的使命就是去填補它。所謂的顧客關係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RM)就是要看我們要對社會上那些人有貢獻,接著才決定伊甸的組織如何發展,而不是憑我們各單位的意願。未來的伊甸就從「顧客的需求」開始,伊甸到底要對社會有何貢獻。過去,我們從沒不曾有系統地去整理我們的貢獻,我們給了他們多少幸福。雖然我們都知道是有的,我們每天服務的案主超過6000人!但重點是社會大眾知不知道?捐款人、案主、董事會、同工,這些人都是我們的服務對象,我們要把所有人都串連在一起。

這些是我獨處時常思考的,你可以問自己:你滿意自己所做的嗎? 神滿意我們所做的嗎?
 

能事奉的伊甸人:有屬靈紀律的門徒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07.04.23

伊甸基金會

加入時間: 2007.04.23
719則報導
7則影音
1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執行長0609分享-獨處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7,125篇報導,共12,815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7,125篇報導

12,815位公民記者